一种耙斗装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190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6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耙斗装岩机,包括槽体、台车、绞车、工作卷筒和回程卷筒,工作卷筒和回程卷筒都连接于两根刹车闸带,两根刹车闸带连接于两根调整螺杆的一端,其特征是:设置有两根操作杆,两根操作杆都固连有拉杆;两根拉杆和两根调整螺杆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杆;连杆的一端和调整螺杆是转动连接,拉杆另一端和连杆固定连接。积极效果在于:实现了耙斗机操作机构的精简,减少了机构中复杂的传递杆及附件,缩短了操作距离,减小了各种阻力带来的力的损失和对机构的损伤,提高了耙斗机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职工在操作过程中因抛(洒)出的煤(矸)带来的安全威胁;降低职工人工出矸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耙斗机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Rake bucket rock loa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craper loader,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trolley, winch drum and drum, work return, work roll and back roll are connected to the two ends of the two belt brake, brake belt connected to two of the adjusting screw, which is provided with two levers, two operating lever fixed rod; two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ther ends of the two rods and two adjustment screw;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adjusting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pull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positive effects that: the scraper bucket machine operating mechanism streamlined, reducing transfer rod and accessory complex mechanism, shorten the distance, reduce the resistance brought by force and loss of body injury,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scraper bucket machine; the maximum to avoid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for workers throw (spill) of coal (gangue) security threats;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of gangue,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scraper bucket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耙斗装岩机
技术介绍
耙斗装岩机主要用于煤矿、冶金矿山、隧道等工程巷道掘进中配以矿车或箕斗进行装载作业,是提高掘进速度,实现掘进机械化的一种重主要设备。其工作原理是是通过绞车的两个滚筒分别牵引主绳,尾绳使耙斗做往复运动把岩石扒进料槽,至卸料槽的卸料口卸入矿车内,从而实现装岩作业。耙斗装岩机的操作机构,由两组操作杆、连杆、拉杆、调整螺杆等组成。调整螺杆的一端与绞车闸带相连,通过操作杆及连杆、拉杆、调整螺杆,最终控制闸带的开合,对绞车的两个卷筒(工作卷筒和回程卷筒)分别进行操纵,从而实现对耙斗的不同运动方向的控制。以上都是成熟技术的机械装置。现阶段的耙斗装岩机,普遍存在以下的设计缺陷:1.由于耙斗装岩机设计功率及绞车钢丝绳容量的限制导致耙斗机普遍离碛头不远(一般在35m范围以内),因此,每次放炮后耙斗装岩机台车两边都会堆积较多煤炭或矸石,这些煤炭或矸石常常压在拉杆及操作杆与拉杆搭接部分(拉杆及操作杆与拉杆搭接部分距离地面高度约为20cm)上,使得在每次放炮后都需要职工专门清理耙斗装岩机两边煤炭或矸石(特别是岩巷,每次放炮后都需要职工专门处理,且矸石较多、较硬,人工清矸工作十分困难)。否则,耙斗机操作机构便不能正常使用,这大大影响了耙斗机出矸时间、降低了耙斗机工作效率。这也是长期以来耙斗装岩机操作规程中要求使用操作杆,而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职工直接采用木料或铁棍直接套在调整螺杆上进行操作的根本原因。2.在使用耙斗装岩机操作机构过程中,一方面在起程阶段耙斗耙出的煤(矸)较多、往往超过耙斗容积部分,煤(矸)超出耙斗容积部分主要通过在耙斗出矸的起程阶段向外抛(洒)出;另一方面,由于耙斗装岩机在起程阶段(耙斗出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起程阶段、平缓阶段和卸载阶段。起程阶段)设计成约24°度上升阶段,耙斗在此阶段需要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冲力来克服耙斗出矸时重力和摩擦阻力作用。而职工直接操作操作杆的位置处于耙斗机出矸的起程阶段,因此,这也是职工经常在操作操作杆过程中常被飞落的煤(矸)砸伤的原因。3.操作机构力的传递机构较多、较复杂,其中任一部分出现问题,整个机构都将陷于无法工作之中。综上所述:可以归纳为:操作杆位置和高度设计不合理、传动系设计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耙斗装岩机以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为实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耙斗装岩机,包括槽体、台车、绞车、工作卷筒和回程卷筒,工作卷筒和回程卷筒都连接于两根刹车闸带,两根刹车闸带连接于两根调整螺杆的一端,其特征是:设置有两根操作杆,两根操作杆都固连有拉杆;两根拉杆和两根调整螺杆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杆;连杆的一端和调整螺杆是转动连接,拉杆另一端和连杆固定连接。优化的,连杆和地面的距离为60-100cm。优化的,所述的转动连杆的一端和调整螺杆之间的转动连接元件是螺母。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实现了耙斗机操作机构的精简,减少了机构中复杂的传递杆及附件,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该机构的材料成本;缩短了操作距离,减小了实际操作过程中传递杆及附件之间各种阻力带来的力的损失和对机构的损伤,提高了耙斗机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耙斗机操作杆的高度(调整后距地面高度约为60cm)和距离工作面的距离后,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职工在操作过程中因抛(洒)出的煤(矸)带来的安全威胁;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耙斗机操作杆的高度和距离工作面的距离后,降低职工人工出矸的劳动强度,增加了耙斗机出矸时间,提高了耙斗机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传动系的示意图。图4是以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在图中:1是一号操作杆,2是二号操作杆,3是拉杆,4是连杆,5是调整螺杆,6是绞车,7是台车,10是连接槽,11是中间槽,12是卸载槽,13是矿车,14是轨道,15是固定螺母,16为刹车闸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在需要耙斗耙取煤(矸)时,职工将操作杆1转动,操作杆1带动拉杆3转动,拉杆3再带动连杆4转动,连杆4通过固定螺母15带动调整螺杆5转动,调整螺杆5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17与绞车闸带16相连,此时,绞车闸带16与绞车6的工作卷筒相连,绞车6的工作卷筒顺时针转动而缠绕,牵引耙斗向卸载槽12方向运动。耙斗经过卸载槽12卸载后,需要耙斗返回工作面时,在电动机转向不变的情况下,职工将操作杆1从位置复位,连杆4和调整螺杆5也随之复位。此时按之前所述的方法和原理操作操作杆2,其流程和原理与操作杆1系统操作时相同,不再重复叙述,只是在与其末端相连的绞车闸带16与回程卷筒相连,并对其进行控制,此时,绞车6的回程卷筒顺时针转动而缠绕,牵引耙斗返回工作面。当工作面不需要出煤(矸)时,将操作杆1和操作杆2转至原位,电动机转动,二卷筒都不转动,耙斗机处于停车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耙斗装岩机,包括槽体、台车、绞车、工作卷筒和回程卷筒,工作卷筒和回程卷筒都连接于两根刹车闸带,两根刹车闸带连接于两根调整螺杆的一端,其特征是:设置有两根操作杆,两根操作杆都固连有拉杆;两根拉杆和两根调整螺杆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杆;连杆的一端和调整螺杆是转动连接,拉杆另一端和连杆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耙斗装岩机,包括槽体、台车、绞车、工作卷筒和回程卷筒,工作卷筒和回程卷筒都连接于两根刹车闸带,两根刹车闸带连接于两根调整螺杆的一端,其特征是:设置有两根操作杆,两根操作杆都固连有拉杆;两根拉杆和两根调整螺杆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杆;连杆的一端和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朝均陈志文邓小林刘德江蒋维灵黄正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白皎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