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移动终端多功能铠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00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3:58
本实用新星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多功能铠甲,包括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夹持的左夹持和右夹持,左夹持和右夹持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设置滑槽,左夹持和右夹持沿滑槽相背滑动,使左夹持和右夹持的边缘之间形成宽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间隙,将智能移动终端放置在间隙中后,左夹持和右夹持沿滑槽相向滑动,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背带支架,实现平板倾斜角度可调节,以适用不同环境;内嵌大容量电池,为智能移动终端提供长时间的运转能力;采用伸缩式结构,兼容大部分平板电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移动终端多功能铠甲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移动终端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机车运行交路不断延长,机车乘务员作业时间长、机车驾驶室内仪器设备多、噪音大,机车乘务员配备的智能移动终端存在电池续航时间不足、设备音量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多功能铠甲,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智能移动终端多功能铠甲,包括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夹持的左夹持1和右夹持2,所述左夹持1和右夹持2之间通过连接板3连接,连接板3上设置滑槽4,左夹持1和右夹持2沿滑槽4相背滑动,使左夹持1和右夹持2的边缘之间形成宽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间隙,将智能移动终端放置在间隙中后,左夹持1和右夹持2沿滑槽4相向滑动,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夹持。所述左夹持1为由左前壳11和左后壳12形成的一端开口的腔体Ⅰ,所述右夹持2为由右前壳21和右后壳22形成的一端开口的腔体Ⅱ,连接板3通过开口设置在腔体Ⅰ和腔体Ⅱ内部,且连接板3的左右两侧设置左夹持1和右夹持2限定相背运动距离的限位块。所述腔体Ⅰ和腔体Ⅱ的另一端边缘处高于左前壳11和右前壳21上放置智能移动终端的平面,且腔体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移动终端多功能铠甲

【技术保护点】
智能移动终端多功能铠甲,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夹持的左夹持(1)和右夹持(2),所述左夹持(1)和右夹持(2)之间通过连接板(3)连接,连接板(3)上设置滑槽(4),左夹持(1)和右夹持(2)沿滑槽(4)相背滑动,使左夹持(1)和右夹持(2)的边缘之间形成宽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间隙,将智能移动终端放置在间隙中后,左夹持(1)和右夹持(2)沿滑槽(4)相向滑动,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夹持。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移动终端多功能铠甲,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夹持的左夹持(1)和右夹持(2),所述左夹持(1)和右夹持(2)之间通过连接板(3)连接,连接板(3)上设置滑槽(4),左夹持(1)和右夹持(2)沿滑槽(4)相背滑动,使左夹持(1)和右夹持(2)的边缘之间形成宽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间隙,将智能移动终端放置在间隙中后,左夹持(1)和右夹持(2)沿滑槽(4)相向滑动,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多功能铠甲,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持(1)为由左前壳(11)和左后壳(12)形成的一端开口的腔体Ⅰ,所述右夹持(2)为由右前壳(21)和右后壳(22)形成的一端开口的腔体Ⅱ,连接板(3)通过开口设置在腔体Ⅰ和腔体Ⅱ内部,且连接板(3)的左右两侧设置左夹持(1)和右夹持(2)限定相背运动距离的限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多功能铠甲,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Ⅰ和腔体Ⅱ的另一端边缘处高于左前壳(11)和右前壳(21)上放置智能移动终端的平面,且腔体Ⅰ和腔体Ⅱ的另一端边缘处均设置用于夹持智能移动终端边缘的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立新汤军谢崇彬张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