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提升照明强度的模组化透镜车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特别涉及一种可提升照明强度的模组化透镜车灯。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夜间驾驶车辆的安全,因此,车辆都会装设车灯,以在夜间行驶时提供照明光线,让驾驶人能看清楚前方的车况,避免酿成危险。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车灯,其照明范围如图7所示,其包括一垂直中心线VC、一水平中心线HC,依照台湾地区现行左驾右行而言,该垂直中心线VC右侧的一A点为右侧光源示意,左侧的一B点为左侧光源示意,靠近A、B点的一第一椭圆C1为照明强度最强的范围,在该第一椭圆C1外侧的一第二椭圆C2为照明强度次强的范围,最外侧的一第三椭圆C3为照明强度最弱的范围,目前现有技术的车灯在该水平中心线HC的上、下半部皆有照明强度,当双向会车时,该水平中心线HC上半部的光,会直射对向来车的驾驶人以产生眩光,而影响对向来车驾驶人的视线。为了避免上述危险,现有技术中有另一种车灯80,如图8所示,其包括一透光罩81、一LED发光元件82、一反射罩83及一遮片件84,该透光罩81具有一中心线CL,该发光元件82设在该中心线CL上,且在该反射罩83的相对一侧,该反射罩83设在该中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提升照明强度的模组化透镜车灯,其特征在于,该可提升照明强度的模组化透镜车灯包括:一固定座,其包括一顶部,该固定座的顶部倾斜一角度;一发光模组,其设在该固定座的顶部;一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设在该固定座的前侧,并且与该固定座连接固定,该固定支架上形成一开孔;一反射罩,其固设在该固定座的顶部上,该反射罩具有一反射面,并且朝向该发光模组,该反射罩的前侧穿过该固定支架的开孔;一透镜罩,其设在该固定支架前侧,并且与该固定支架连接固定,该透镜罩具有一中心,该发光模组位在该透镜罩中心的下方;一遮光件,其设在该透镜罩后侧,并且与该透镜罩连接固定,该遮光件的顶端位于该透镜罩的焦点处且位于该透镜罩中心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8 TW 1052176271.一种可提升照明强度的模组化透镜车灯,其特征在于,该可提升照明强度的模组化透镜车灯包括:一固定座,其包括一顶部,该固定座的顶部倾斜一角度;一发光模组,其设在该固定座的顶部;一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设在该固定座的前侧,并且与该固定座连接固定,该固定支架上形成一开孔;一反射罩,其固设在该固定座的顶部上,该反射罩具有一反射面,并且朝向该发光模组,该反射罩的前侧穿过该固定支架的开孔;一透镜罩,其设在该固定支架前侧,并且与该固定支架连接固定,该透镜罩具有一中心,该发光模组位在该透镜罩中心的下方;一遮光件,其设在该透镜罩后侧,并且与该透镜罩连接固定,该遮光件的顶端位于该透镜罩的焦点处且位于该透镜罩中心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照明强度的模组化透镜车灯,其特征在于,该遮光件的前侧进一步形成一斜面反射部;该遮光件顶部的左侧进一步形成一第一凸部,该第一凸部的右侧进一步形成一斜面;该遮光件的后侧进一步形成一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对应该第一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照明强度的模组化透镜车灯,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顶部形成有多个螺孔;该发光模组包括一基板及一发光元件,该发光模组的基板形成有二穿孔且对应该固定座顶部的其中二螺孔,并且通过二螺丝螺合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提升照明强度的模组化透镜车灯,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左侧及右侧分别形成一第一结合部,各个第一结合部分别形成有多个螺孔;该固定支架的侧缘形成有多个穿孔,该固定支架底部的穿孔对应各个第一结合部内侧的螺孔,并且通过二螺丝螺合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提升照明强度的模组化透镜车灯,其特征在于,该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峰,
申请(专利权)人:玉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