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纳米管的氧化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478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的氧化改性方法,是将多壁碳纳米管或者单壁碳纳米管与氧化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在搅拌和加温条件下使碳纳米管与氧化剂反应,分离、洗涤、干燥即得到目标产物。该方法可以获得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和羰基的碳纳米管,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可以分散在水或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溶剂中。当反应温度较高,氧化剂浓度较大时,碳纳米管可以被氧化断裂形成短纳米管。该方法不使用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环境不友好的物质,也不采用有机物作为反应介质,且反应体系中碳纳米管浓度较高,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水相碳纳米管表面氧化改性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得表面含有 大量羟基和羰基的碳纳米管,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可以分散在水或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 溶剂中。当反应温度较高,氧化剂浓度较大时,碳纳米管可以被氧化断裂形成截断的 短碳纳米管。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是由199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电学, 热传导性能以及良好生物相容性,因此碳纳米管在电子元器件,增强材料,生物传感 器,储氢材料,催化剂材料,隐身材料,电池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碳纳米管分子之间的n—n交叠作用以及分子本身的大长径比,使得碳纳 米管具有无法在溶剂中溶解、与其它材料的相容性差、加工性能差的缺点,从而限制 了碳纳米管的应用。为了提高碳纳米管的性能,拓展碳纳米管在生物医药、生命科学、 复合材料、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膜、分子电子元件如纳米钳子以及纳米轴承中等领域的应用,自1998年以来,关于改善碳纳米管性能的研究逐步展开,包括提高碳纳米管 的溶解性、相容性、降低碳纳米管的长径比等等。水溶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就是其中一 个很热门的研究领域。通常制备水溶性碳纳米管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非共价键方法, 高分子如聚氮乙烯基吡咯烷酮,聚苯乙烯磺酸钠,水解后的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 物,DNA分子,聚乙烯醇和聚氧乙烯等都可以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并使其分散在水溶 液中。其它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垸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垸基三甲 基溴化胺等也可以将碳纳米管分散在水溶液中。这类方法的优点是碳纳米管的表面结 构并没有受到破坏,缺点在于溶液中必须含有大量的高分子或表面活性剂存在且碳纳 米管的溶解性受其他因素如PH值,离子强度的干扰较大。另一种制备水溶性碳纳米管 的方法则是通过碳纳米管表面的化学改性使其易于分散在水中。在文献一J.AM. CHEM. SOC.2002, 124, 12418-12419中采用浓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物处理单壁碳纳米 管获得对PH值敏感的水溶性碳纳米管。在文献二 Chem.Mater. 2006,18,1520-1524中采用浓硫酸磺化接枝有苯环的单壁碳纳米管也可以获得水溶性碳纳米管。文献三NanoLett., 2003,3,29-32使用力化学改性方法获得可溶于水的碳纳米管醇,该碳纳米管 醇可以自组装形成阵列结构。上述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很好的提高碳纳米管的溶解性能;然而其缺点在于(1)这类方法通常会大量使用到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或者有机 溶剂等价格昂贵并且环境不友好的物质;(2)反应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借助特殊的设 备,或者通过多步反应以获得可溶性碳纳米管;(3)大多数化学改性方法只适用于单 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缺少能将两种碳纳米管同时改性的通用方法;(4)通常 的化学改性方法只能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亲溶剂性基团,无法通过反应改变碳纳米管 的长度。(5)反应体系中碳纳米管浓度通常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和的碳纳米管水相氧化改性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在反 应体系中使用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环境不友好的物质,也不采用有机物作为反应介质, 且反应体系中碳纳米管浓度较高。该方法将碳纳米管与氧化剂作用生成表面连接有羟 基和羰基的碳纳米管,并且可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获得全长或被截断的短碳纳米管, 改性的碳纳米管可以溶解于水,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溶剂。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在于使用水溶性的氧化剂氧化碳纳米管的管壁,其化学原理如图l-l 所示(1)在常温或者加热的条件下,氧化剂氧化碳纳米管表面形成含有大量羟基和 羰基的碳纳米管。(2)在较低温度以及氧化剂含量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获得不需截断的 可溶性全长碳纳米管。(3)当反应温度较高且氧化剂浓度也较高的条件下,碳纳米管 在被氧化的同时发生断裂,形成被截断的可溶性短碳纳米管。反应过程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碳纳米管的氧化改性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将多壁碳纳米管或者单壁碳 纳米管与氧化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在搅拌和加温条件下使碳纳米管与氧化剂反应,反 应结束后进行分离、洗涤、干燥即得到目标产物。所述的氧化剂是水溶性过硫酸盐或双氧水,水溶性过硫酸盐是过硫酸钾、过硫酸 铵或过硫酸钠,优选过硫酸铵。反应体系中氧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是0.5%至饱和。碳 纳米管的质量百分含量0.03-20%;对于单壁碳纳米管,其在体系中质量百分含量为 0.03-15%,较佳的为0.5-2。/。;对于多壁碳纳米管其在体系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3-20%, 较佳的为0.5-2%。碳纳米管与氧化剂反应条件是,在20-90。C的温度下反应0.25-120 小时。当制备不需截断的可溶性全长碳纳米管时,较适宜的氧化剂质量百分含量为 0.5-5%;较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在20-9(TC反应0.25-120小时,更适宜的反应条件是20-50 。C反应12-120小时。当制备截断的可溶性短碳纳米管时,较适宜的氧化剂质量百分含量为5-30%,更适宜为20-30%。较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在5(rC-8(TC反应0.25-24小时,更适宜的反应条 件是在70-8(TC反应l-5小时。对于比较难分散的单壁纳米管体系,在反应之前可以通过超声使其初步分散,超 声时间在IO小时之内,超声功率是100W-250W。所述的分离方法可以釆用离心分离;也可以采用微孔滤膜分离,微孔滤膜的基材 可以是PTFE或聚砜等基材,孔径在O. 1 -1 um之间,优选0.20-0.45um。将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分别釆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透射电镜(TEM), 傅里叶吸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吸收光谱(UV-vis-NIR)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表征。图2的FTIR中有一个位于3417cm-'的羟基吸收峰,同时存在一个处于1710cm" 的羰基吸收峰。图3的Raman光谱中处于323cnf1的不规则模(disorder mode)明显 增强,而处于1580cm"代表SP2杂化碳原子的G峰面积则明显下降。这些结果说明亲 水性基团如羟基,羰基大量的连接到碳纳米管表面。由图4的HRTEM谱图可以观察到,实施例1制备的改性单壁碳纳米管被分散成 单根或直径为几个纳米的束状物;且碳纳米管的管壁结构并没有遭到破坏。由图5、图7的AFM谱图可以得出,实施例1制备的改性单壁碳纳米管被截断成 一百余纳米至一微米左右的短管;实施例2制备的改性多壁碳纳米被截断成几百至一 微米左右的短管。图6给出了实施例1中改性单壁碳纳米管的Cls分峰谱图。XPS结果给出了碳氧 比以及碳纳米管上连接有羟基和羰基的碳原子百分比。测定结果主要基于对Cls的分 峰来确定。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可以用于各种碳纳米管增强的高分子基或其他基材的复合材 料,也可用于各种生物系统以及生物传感器中,还可以应用于催化剂负载等领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水相氧化碳纳米管方法。 该改性方法不需要特殊的反应装置和设备,也不需要剧烈的反应条件来实现碳纳米管 的改性,因此可以经过简单的改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2)本专利技术不需要传统方法中 所用的强酸强碱或价格高昂的有机溶剂作为反应载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碳纳米管氧 化改性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纳米管的氧化改性方法,具体步骤是:将多壁碳纳米管或者单壁碳纳米管与氧化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在搅拌和加温条件下使碳纳米管与氧化剂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分离、洗涤、干燥即得到目标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万泰谢景毅刘莲英邓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