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吸盘及选用这种平面吸盘的挂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715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45
一种平面吸盘,主要包括吸盘和软胶圈,吸盘中心设有向外突出的带外螺纹的连接柱,吸盘朝向物体的四周设置软胶槽,沿软胶槽的内边缘设置一圈向吸盘内凹陷的内变形槽,将软胶圈粘贴在软胶槽里,使软胶突缘进入内变形槽,软胶圈填平了吸盘的填胶槽和内变形槽,使吸盘的底壁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在将吸盘压到物体表面上时,就能够使吸盘紧贴在物体表面,避免在吸盘与物体表面之间残留空气影响吸盘的真空度;在吸盘上设置柱壁变形槽、外变形槽以及内变形槽使吸盘具有更强的变形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吸盘及选用这种平面吸盘的挂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吸附在毛糙物体表面的平面吸盘,属于真空吸盘领域的技术。
技术介绍
真空吸盘能够吸附在玻璃、瓷砖等平整光洁的物体表面,因此常被制作成用于悬挂或抓取物件的工具。真空吸盘一般采用硅橡胶或PVC材料或聚氨酯或丁腈橡胶或含乙烯基的聚合物等具一定刚性又具有一定柔韧性的可塑性材料制成。大部分真空吸盘的结构为中空锥形体,朝向吸附物表面的吸盘壁面为中部向上凹陷的锥形,使用时将吸盘抵在吸附物表面后向吸附物表面按压吸盘中部,使吸盘的锥形腔内的空气被挤出,然后放开吸盘,吸盘在自行复位的过程中在吸盘的锥形腔内产生负压,使吸盘能够吸附在物体的表面,或者将吸盘抵在吸附物表面后再拉动吸盘中部,使吸盘腔内形成负压从而能够吸附在吸附物的表面。这些吸盘是由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材料制作,主要适用于平整光洁的物体表面。但是,很多物体表面平整但不够光洁,例如带有纹路的磁砖、毛玻璃等物体,现有的吸盘很难吸在这些表面毛糙的物体上。即使勉强吸上,很快就会因漏气而从物体表面脱落。因此,需要寻找一种不仅适用于平整光洁的物体表面,还适用于虽然平整但不光洁的物体表面的真空吸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适用于平滑的物体表面,还适用于粗糙物体表面的吸盘及选用这种吸盘的挂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面吸盘,主要包括吸盘1和软胶圈2,吸盘1中心设有向外突出的带外螺纹的连接柱11,在连接柱一侧的吸盘表面上设有一圈以连接柱为中轴的外变形槽12;所述的吸盘朝向物体的壁面为平面,在吸盘四周设有一圈软胶槽13,沿软胶槽的内边缘设置一圈向吸盘内凹陷的内变形槽14,使吸盘朝向物体的中心形成一个凸台,所述的凸台的直径小于外变形槽的直径;在软胶圈上设有对应内变形槽的一圈软胶突缘21,将软胶圈2粘贴在软胶槽里,使软胶突缘进入内变形槽,软胶圈填平了吸盘的软胶槽,使吸盘的底壁处于同一平面。在吸盘中心还设有向外突起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柱形连接体15,连接柱固定在连接体的中心;围绕连接体在吸盘上设置一圈柱壁变形槽16。在吸盘底壁上覆盖一层离型纸。选用上述平面吸盘的挂件,还包括压盘3、调节栓4以及挂杆5,将连接柱穿过压盘的中心通孔,将吸盘压进压盘内腔,再将调节栓旋拧在连接柱上,挂杆安置在压盘或调节栓或压盘与调节栓的结合部。在将吸盘压进压盘内腔前,加热压盘内腔的空气,使压盘内腔的空气受热膨胀,再将吸盘压进压盘内腔。在压盘内腔对应连接体的位置设置向外凹陷的与连接体形成阴阳配合的上小下大的锥形定位槽。所述的挂杆通过一个带开口的圆环和设在圆环上的向外伸出的一个以上的挂钩组成,挂杆通过圆环套在压盘或压盘与调节杆的结合部上。所述的挂杆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压盘或调节栓旋转。有益效果:1、在吸盘朝向物体的四周设置软胶槽,沿软胶槽的内边缘设置一圈向吸盘内凹陷的内变形槽,将软胶圈粘贴在软胶槽里,使软胶突缘进入内变形槽,软胶圈填平了吸盘的填胶槽和内变形槽,使吸盘的底壁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在将吸盘压到物体表面上时,就能够使吸盘紧贴在物体表面,避免在吸盘与物体表面之间残留空气影响吸盘的真空度;2、在吸盘上设置柱壁变形槽、外变形槽以及内变形槽使吸盘具有更强的变形能力;3、旋转调节栓将吸盘中心拉离物体表面,从而在吸盘与物体之间形成一个真空空间,当真空空间越来越大时,就会对吸盘的内壁产生一个向内的拉力,这个拉力通过连接柱传递给调节栓,再通过调节栓传递给压盘,使压盘将吸盘的四周边缘和贴片四周更紧地压向物体表面,由于软胶圈具有一定的厚度,如果物体表面毛糙不够平滑,软胶圈受到来自压盘的强大压力就会变形填平吸盘四周边缘与物体表面之间的空隙,从而能够适用于毛糙的物体表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吸盘除软胶圈外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吸盘除软胶圈外部分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吸盘除软胶圈外部分变形后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挂件的爆开图;图6是本技术的挂件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挂件吸附在物体表面后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到图7所示,一种平面吸盘,主要包括吸盘1和软胶圈2,吸盘1中心设有向外突出的带外螺纹的连接柱11,在连接柱一侧的吸盘表面上设有一圈以连接柱为中轴的外变形槽12;所述的吸盘朝向物体的壁面为平面,在吸盘四周设有一圈软胶槽13,沿软胶槽的内边缘设置一圈向吸盘内凹陷的内变形槽14,使吸盘朝向物体的中心形成一个凸台,所述的凸台的直径小于外变形槽的直径。将外变形槽和内变形槽错开设置,当它们都发生形变时,它们之间的吸盘壁面的厚度不至于太薄。在软胶圈上设有对应内变形槽的一圈软胶突缘21,将软胶圈2粘贴在软胶槽里,使软胶突缘进入内变形槽,软胶圈填平了吸盘的软胶槽,使吸盘的底壁处于同一平面。软胶圈选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软胶圈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压缩或拉伸,也能够在外力消失后复位。在软胶圈的两个壁面上都涂覆粘胶,将软胶圈粘贴在软胶槽里。外变形槽、内变形槽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拉得更宽或挤得更窄。当把连接柱向外拉动时,外变形槽被拉宽,使外变形槽内的吸盘具有更大的变形能力,而位于外变形槽外的吸盘变形较小,有助于在将连接柱向外拉动时,减少将吸盘的四周边缘向内拉动的力量,从而能够防止因吸盘的四周边缘向内移动而导致的漏气。在吸盘中心还设有向外突起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柱形连接体15,连接柱固定在连接体的中心;围绕连接体在吸盘上设置一圈柱壁变形槽16,柱壁变形槽的作用和外变形槽的作用相同,也是使吸盘具有更强的变形能力。所述的柱壁变形槽、外变形槽、内变形槽的形状为U型或V型等适合伸展收缩并容易制作的形状。在吸盘底壁上覆盖一层离型纸,或只在软胶圈表面覆盖离型纸,防止软胶圈在使用前受到污染。选用上述平面吸盘的挂件,还包括压盘3、调节栓4以及挂杆5,将连接柱穿过压盘的中心通孔,将吸盘压进压盘内腔,再将调节栓旋拧在连接柱上,挂杆安置在压盘或调节栓或压盘与调节栓的结合部。在压盘内腔对应连接体的位置设置向外凹陷的与连接体形成阴阳配合的上小下大的锥形定位槽,在吸盘中部向外变形时,连接体的顶部先进入定位槽下部直径最大的内腔,定位槽对连接体的位置变化起到引导的作用。所述的挂杆通过一个带开口的圆环和设在圆环上的向外伸出的一个以上的挂钩组成,挂杆通过圆环套在压盘或压盘与调节杆的结合部上。需要时,能够通过圆环的开口拉大圆环,放开后又能够复位,使圆环能够卡紧在压盘或压盘与调节杆的结合部。所述的挂杆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压盘或调节栓旋转。使用时,拧松调节栓,先撕掉离型纸,将吸盘压在物体表面,通过挤压把吸盘与物体表面之间的空气挤出去,直至确定吸盘贴紧物体表面,这时,再用手压紧压盘,使压盘压紧吸盘的四周,同时旋转调节栓将吸盘的中部向外拉,在吸盘与物体表面之间形成一个真空空间,形成的真空空间对吸盘的壁面产生一个向内拉的拉力,这个拉力通过连接柱传递给调节栓,再通过调节栓将压盘更紧地压在吸盘四周,从而使吸盘不能向内变形。当吸盘中部被向外拉时,内变形槽、外变形槽、柱壁变表槽都会发生形变,使吸盘中部能够顺利的向外变形,从而在吸盘与物体表面之间形成一个真空空间。压盘的四周向吸盘的方向翻卷形成一个包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面吸盘及选用这种平面吸盘的挂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吸盘,主要包括吸盘(1)和软胶圈(2),吸盘(1)中心设有向外突出的带外螺纹的连接柱(11),在连接柱一侧的吸盘表面上设有一圈以连接柱为中轴的外变形槽(12);所述的吸盘朝向物体的壁面为平面,在吸盘四周设有一圈软胶槽(13),其特征在于:沿软胶槽的内边缘设置一圈向吸盘内凹陷的内变形槽(14),使吸盘朝向物体的中心形成一个凸台,所述的凸台的直径小于外变形槽的直径;在软胶圈上设有对应内变形槽的一圈软胶突缘(21),将软胶圈(2)粘贴在软胶槽里,使软胶突缘进入内变形槽,软胶圈填平了吸盘的软胶槽,使吸盘的底壁处于同一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吸盘,主要包括吸盘(1)和软胶圈(2),吸盘(1)中心设有向外突出的带外螺纹的连接柱(11),在连接柱一侧的吸盘表面上设有一圈以连接柱为中轴的外变形槽(12);所述的吸盘朝向物体的壁面为平面,在吸盘四周设有一圈软胶槽(13),其特征在于:沿软胶槽的内边缘设置一圈向吸盘内凹陷的内变形槽(14),使吸盘朝向物体的中心形成一个凸台,所述的凸台的直径小于外变形槽的直径;在软胶圈上设有对应内变形槽的一圈软胶突缘(21),将软胶圈(2)粘贴在软胶槽里,使软胶突缘进入内变形槽,软胶圈填平了吸盘的软胶槽,使吸盘的底壁处于同一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吸盘,其特征在于:在吸盘中心还设有向外突起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柱形连接体(15),连接柱固定在连接体的中心;围绕连接体在吸盘上设置一圈柱壁变形槽(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吸盘,其特征在于:在吸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霞李燕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元亨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