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 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4713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警示牌易损坏、不易更换、辨识度不高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的方法,在有毒有害场所内设置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的内部芯片被预先写入该有毒有害场所的唯一编码,工作人员携带手持终端进入有毒有害场所,手持终端由RFID阅读器和警示语音信息库组成,RFID阅读器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唯一编码,并根据该编码调用警示语音信息库中与所述唯一编码对应的警示语音信息,通过手持终端进行警示语音信息的实时播放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RFID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的方法。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从结构上讲,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只有两个基本器件,系统由一个阅读器和很多电子标签组成。(1)电子标签:由天线,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2)阅读器:由天线,耦合元件,芯片组成,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RFID读写器或固定式读写器。(3)应用软件系统:是应用层软件,主要是把收集的数据进一步处理,并为人们所使用。为了确保作业场所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393号令)的要求,作业场所的各种安全设施、安全防护及危险部位和危险场所必需悬挂安全警示牌。但是,悬挂安全警示牌这种防范措施存在以下问题:(1)日晒、雨淋等天气情况及高温、腐蚀等生产状况易导致安全警示牌腐蚀、损坏等情况发生;(2)存在安全警示牌残缺或者毁坏的等更新、更换不及时的情况;(3)雨雪等不良天气情况下,安全警示牌辨识度不高;(4)现今的安全警示牌印刷之后内容就无法更改,性价比不高;本专利技术基于射频识别(下称RFID)技术实现有毒有害场所语音实时警示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安全警示牌易损坏、不易更换、辨识度不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基于RFID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的方法。该方法用于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中,具有安全警示牌不易损坏、易更换、辨识度高等优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的方法,在有毒有害场所内设置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的内部芯片被预先写入该有毒有害场所的唯一编码,工作人员携带手持终端进入有毒有害场所,手持终端由RFID阅读器和警示语音信息库组成,RFID阅读器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唯一编码,并根据该编码调用警示语音信息库中与所述唯一编码对应的警示语音信息,通过手持终端进行警示语音信息的实时播放。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警示语音信息库包括工作场所的有毒有害信息、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措施、个体防护措施、逃生路线的语音信息。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RFID电子标签采用封闭式包装方式,以避免自然环境的影响。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手持终端能够进行警示语音信息的实时重复播放。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手持终端进行警示语音信息的实时播放后,记录时间点。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手持终端记录时间点后,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再次进入该有毒有害场所,手持终端不再进行警示语音信息播放;若超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再次进入该有毒有害场所,手持终端则再次进行警示语音信息的播放。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因为RFID标签不需要处在手持端识别器视线之内,所以安全警示牌可以悬挂或张贴在不易腐蚀或损坏的位置;RFID无线电通信方式使其可以应用于粉尘、油污等高污染环境和放射性环境,而且其封闭式包装更能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现今的安全警示牌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而RFID电子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降低企业成本;通过语音警示功能,工作人员可实时获取工作场所的有毒有害信息、应急处置措施、个体防护措施、逃生路线等。因为RFID标签不需要处在手持端识别器视线之内,所以安全警示牌可以悬挂或张贴在不易腐蚀或损坏的位置;RFID无线电通信方式使其可以应用于粉尘、油污等高污染环境和放射性环境,而且其封闭式包装更能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现今的安全警示牌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而RFID电子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降低企业成本;通过语音警示功能,工作人员可实时获取工作场所的有毒有害信息、应急处置措施、个体防护措施、逃生路线等。与传统的张贴或悬挂安全警示牌方式相比较,本专利的RFID电子标签可以应用于粉尘、油污等高污染环境和放射性环境,不受日晒雨淋等自然环境影响,而且其RFID电子标签封闭式包装更能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与传统的在工作人员容易发现的位置张贴或悬挂安全警示牌方式相比较,本专利的RFID电子标签不需要处在手持端识别器视线之内,可以悬挂或张贴在不易腐蚀或损坏的位置;与传统的打印或印刷安全警示牌方式相比较,本专利的RFID电子标签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降低企业成本。与传统的有毒有害信息、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措施、个体防护措施、逃生路线等培训方式相比较,本专利可以重复性的对工作人员进行语音提醒,以加深培训印象,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的方法,主要是将射频识别(RFID)技术引入到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工作区域或场所的管理中来。本专利技术由有毒有害工作场所RFID电子标签和手持终端组成,手持终端由RFID阅读器和警示语音信息库(包括工作场所的有毒有害信息、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措施、个体防护措施、逃生路线等语音)组成。首先,对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设置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采用封闭式包装方式,以避免自然环境的影响,该RFID电子标签的内部芯片被预先写入该有毒有害区域唯一编码。其次,手持终端的语音信息库中预先存入各有毒有害场所的警示语音信息(包括工作场所的有毒有害物质、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措施、个体防护措施、逃生路线等语音)。当工作人员携带手持终端进入有毒有害区域时,RFID阅读器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唯一编码,并根据该编码调用语音信息库中与唯一编码对应的警示语音信息,通过手持终端进行警示语音信息的实时播放,使工作人员了解该区域的有毒有害信息、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措施、个体防护措施、逃生路线等。语音播放结束后,记录时间点。手持终端记录时间点后,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再次进入该有毒有害场所,手持终端不再进行警示语音信息播放;若超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再次进入该有毒有害场所,手持终端则再次进行警示语音信息的播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的方法,在有毒有害场所内设置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的内部芯片被预先写入该有毒有害场所的唯一编码,工作人员携带手持终端进入有毒有害场所,手持终端由RFID阅读器和警示语音信息库组成,RFID阅读器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唯一编码,并根据该编码调用警示语音信息库中与所述唯一编码对应的警示语音信息,通过手持终端进行警示语音信息的实时播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的方法,在有毒有害场所内设置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的内部芯片被预先写入该有毒有害场所的唯一编码,工作人员携带手持终端进入有毒有害场所,手持终端由RFID阅读器和警示语音信息库组成,RFID阅读器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唯一编码,并根据该编码调用警示语音信息库中与所述唯一编码对应的警示语音信息,通过手持终端进行警示语音信息的实时播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有害场所语音警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语音信息库包括工作场所的有毒有害信息、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措施、个体防护措施、逃生路线的语音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石化企业有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强袁纪武李磊毛文锋朱先俊孙春媛史承伟于广宇于学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