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4397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40
一种电梯安全门锁装置,用对电梯的安全门进行开闭,包括由电梯的轿厢驱动的联动单元以及由联动单元驱动的锁头单元。所述锁头单元包括锁头本体,可伸缩地安装在锁头本体内能够固定安全门的锁舌,以及能够向外推顶锁舌的第一支撑弹簧。所述联动单元包括联动本体,可伸缩地安装在联动本体内能够拉动锁舌的滑杆,以及能够向外推顶滑杆的第二支撑弹簧。所述轿厢上设置有能够与滑杆相抵从而驱动滑杆通过钢丝绳拉动锁舌的触发件。安全门锁装置在轿厢到位时,能够使安全门打开;在轿厢离开时,能够使安全门锁定,通过机械装置即可实现自动地进行安全门开闭的门锁装置,并且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成本较低,适用于施工电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安全门锁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电梯的安全门进行闭锁的门锁装置。
技术介绍
施工电梯是一种建筑施工时所使用的简易电梯,为了保证人员安全,电梯每层都设置安全门。现有施工电梯的安全门多需要通过手动推拉开启,人工操作门闩为安全门上锁。该种安全门上锁方式可靠性低,工人容易因为疏忽而忘记上锁,存在安全隐患;工人也容易发生误操作,使安全门没有被完全锁好,容易造成安全门意外打开,依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施工电梯需要能够自动地稳定地进行安全门开闭的门锁装置,而目前电梯的门锁装置一般为电子控制的门锁,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适用于施工电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的门锁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不适应建筑施工的工况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适应建筑施工工况的电梯安全门锁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安全门锁装置,用对电梯的安全门进行开闭,包括由电梯的轿厢驱动的联动单元以及由联动单元驱动的锁头单元。所述锁头单元包括锁头本体,可伸缩地安装在锁头本体内能够固定安全门的锁舌,以及能够向外推顶锁舌的第一支撑弹簧。所述联动单元包括联动本体,可伸缩地安装在联动本体内能够拉动锁舌的滑杆,以及能够向外推顶滑杆的第二支撑弹簧。所述轿厢上设置有能够与滑杆相抵从而驱动滑杆通过钢丝绳拉动锁舌的触发件。作为优选,所述触发件包括向滑杆一侧凸起并能够与滑杆相抵的驱动部,以及分别位于驱动部上侧和下侧的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均为楔面,所述第一引导部自上而下逐渐向滑杆一侧凸起,所述第二引导部自下而上逐渐向滑杆一侧凸起。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本体内滑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钢丝绳与连接座相连,所述滑杆通过第一连杆驱动连接座滑动。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本体内滑动安装有移动座,所述滑杆通过第二连杆驱动移动座滑动,所述连接座和移动座分别位于滑杆两侧,所述钢丝绳上套装有套管,所述套管一端与锁头本体固接,另一端与移动座固接。优选的是,所述锁舌设置有牵引部,所述钢丝绳端部穿过牵引部设置的安装孔,并安装有阻止钢丝绳从安装孔脱出的固定件。优选的是,所述锁头本体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锁舌相对且间隔设置。优选的是,所述挡块上安装有磁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安全门锁装置在轿厢到位时,能够使安全门打开;在轿厢离开时,能够使安全门锁定,通过机械装置即可实现自动地进行安全门开闭的门锁装置,并且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成本较低,适用于施工电梯。2、触发件能够平滑地引导和推动滑杆,使轿厢上行和下行,都能够流畅的触发联动单元,使锁头打开。3、钢丝绳安装的固定件使牵引部能够自由移动,锁头单元能够单独人工操作,可以人工将未关好的安全门关上,提高使用灵活性,保证电梯安全性。4、挡块阻挡安全门进一步向电梯内摆动,避免安全门从另一个方向被打开。并且磁铁能够将安全门固定,在锁舌被意外打开时,能够保证安全门能够良好的固定,防止安全门打开,造成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电梯安全门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联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锁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锁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以上各图中:1、联动单元;1.1、联动本体;1.2、滑杆;1.3、第二支撑弹簧;1.4、连接座;1.5、第一连杆;1.6、移动座;1.7、第二连杆;1.8、导向套;1.9、导轮;2、锁头单元;2.1、锁头本体;2.2、锁舌;2.3、第一支撑弹簧;2.4;牵引部;2.5、挡块;3、轿厢;4、安全门;5、钢丝绳;6、触发件;6.1、驱动部;6.2、第一引导部;6.3、第二引导部;7、套管;8、固定件;9、磁铁;10、扣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至4所示,电梯安全门锁装置,用对电梯的安全门进行开闭,包括由电梯的轿厢3驱动的联动单元1以及由联动单元1驱动的锁头单元2。锁头单元2包括锁头本体2.1,可伸缩地安装在锁头本体2.1内能够固定安全门4的锁舌2.2,以及能够向外推顶锁舌2.2的第一支撑弹簧2.3。联动单元1包括联动本体1.1,可伸缩地安装在联动本体1.1内能够拉动锁舌2.2的滑杆1.2,以及能够向外推顶滑杆1.2的第二支撑弹簧1.3。轿厢3上设置有能够与滑杆1.2相抵从而驱动滑杆1.2通过钢丝绳5拉动锁舌2.2的触发件6。每一层的安全门处都安装电梯安全门锁装置,安全门4通过铰链固定在门框上,通过手动推拉进行打开和关闭。锁头单元2安装在安全门4的门框上,联动单元1安装在安全门4处的脚手架或墙体上。当轿厢3离开安全门4时,触发件6随着轿厢3远离联动单元1,锁头单元2的第一支撑弹簧2.3推顶锁舌2.2,使锁舌2.2一直伸出到锁头本体2.1外,将安全门固定,使安全门处于锁定状态。锁舌2.2可通过插入到安全门4设置的锁孔中,对安全门4进行锁定。由于轿厢3位于安全门4的外侧,当安全门4只能由外侧向内侧推动才能打开时,锁舌2.2伸出时,可位于安全门4的内侧,阻挡安全门4,使安全门4无法向内侧拉动,实现对安全门4的锁定。当轿厢3运动到安全门4处,并与安全门4对齐时,触发件6随着轿厢3升降,靠近联动单元1。由于联动单元1中滑杆1.2伸出到联动本体1.1外的一端与触发件6在竖直方向对齐,触发件6靠近并对齐联动单元1,使触发件6与滑杆1.2端部接触,并与滑杆1.2相抵,克服第二支撑弹簧1.3的弹力,推动滑杆1.2向联动本体1.1内的方向移动。移动的滑杆1.2拉动钢丝绳5,通过钢丝绳5拉动锁舌2.2,使锁舌2.2克服第一支撑弹簧2.3的弹力,缩回到锁头本体2.1内,离开安全门4上的锁孔或安全门4的内侧,使安全门4脱离锁舌2.2的束缚,处于开启状态。安全门4切换为开启状态后,轿厢3内或轿厢3外的人就能够分别将安全门推开或拉开,进行电梯的乘坐或离开电梯。当轿厢3再次离开安全门4时,先将安全门关闭,轿厢3再进行升降。触发件6随着轿厢3的升降远离联动单元1,滑杆1.2失去与其相抵的触发件6,第二支撑弹簧1.3将滑杆1.2推出到原位,并松开钢丝绳5。松开的钢丝绳5使锁舌2.2上的拉力变小时,第一支撑弹簧2.3将锁舌2.2再次推出到原位,将安全门4锁定。为了便于安装,锁头本体2.1和联动本体1.1上均设置扣件10。由于施工电梯处于正在施工的建筑上,建筑上会搭建管件组成的脚手架。通过扣件10将联动单元1和锁头单元2固定在脚手架的管件上,即可完成安装固定,操作方便。为了限制滑杆1.2的活动范围,滑杆1.2位于联动本体1.1内的一端安装在联动本体1.1设置的导向套1.8内,滑杆1.2端部安装的固定塞位于导向套1.8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安全门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安全门锁装置,用对电梯的安全门进行开闭,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电梯的轿厢(3)驱动的联动单元(1)以及由联动单元(1)驱动的锁头单元(2),所述锁头单元(2)包括锁头本体(2.1),可伸缩地安装在锁头本体(2.1)内能够固定安全门(4)的锁舌(2.2),以及能够向外推顶锁舌(2.2)的第一支撑弹簧(2.3);所述联动单元(1)包括联动本体(1.1),可伸缩地安装在联动本体(1.1)内能够拉动锁舌(2.2)的滑杆(1.2),以及能够向外推顶滑杆(1.2)的第二支撑弹簧(1.3);所述轿厢(3)上设置有能够与滑杆(1.2)相抵从而驱动滑杆(1.2)通过钢丝绳(5)拉动锁舌(2.2)的触发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安全门锁装置,用对电梯的安全门进行开闭,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电梯的轿厢(3)驱动的联动单元(1)以及由联动单元(1)驱动的锁头单元(2),所述锁头单元(2)包括锁头本体(2.1),可伸缩地安装在锁头本体(2.1)内能够固定安全门(4)的锁舌(2.2),以及能够向外推顶锁舌(2.2)的第一支撑弹簧(2.3);所述联动单元(1)包括联动本体(1.1),可伸缩地安装在联动本体(1.1)内能够拉动锁舌(2.2)的滑杆(1.2),以及能够向外推顶滑杆(1.2)的第二支撑弹簧(1.3);所述轿厢(3)上设置有能够与滑杆(1.2)相抵从而驱动滑杆(1.2)通过钢丝绳(5)拉动锁舌(2.2)的触发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6)包括向滑杆(1.2)一侧凸起并能够与滑杆(1.2)相抵的驱动部(6.1),以及分别位于驱动部(6.1)上侧和下侧的第一引导部(6.2)和第二引导部(6.3);所述第一引导部(6.2)和第二引导部(6.3)均为楔面,所述第一引导部(6.2)自上而下逐渐向滑杆(1.2)一侧凸起,所述第二引导部(6.3)自下而上逐渐向滑杆(1.2)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琴任常杰何延龙段良友林茂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中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