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320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门锁,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左右旋转门锁的把手,而是通过前后拉开或推开门锁的把手使把手转动,以引入门锁的碰簧销,从而能够打开门,为了能够根据打开门的方向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来进行设置,所述门锁采用小齿轮以及第一、第二升降轨,所述小齿轮具有形成在一侧外周表面的齿轮部,所述第一、第二升降轨的与所述齿轮部可咬合的对应齿轮部朝向相反的方向形成,并且在以齿轮部朝向一侧或另一侧的方式变更小齿轮的方向进行结合的状态下,交替设置第一、第二升降轨,从而可以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

Push and pull direction door lock with convertible hand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oor lock,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to handle rotation around the door, but through the open or open the door handle and the handle is turned on, the latchbolt lock is introduced, which can open the door to open the door handle according to the convers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liding direction to set the lock with a small gear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lifting rail, the pinion gear is formed on the side peripheral surface, wherei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lifting rail and the gear part can bite the corresponding gear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o form, and in the gear part towards one side or the other way to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he small gear combined with the state, alternately arranged first and second lifting rail, which can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he push and pull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锁,本专利技术无需左右旋转门锁的把手,而是通过前后拉开或推开门锁的把手使把手转动,以引入门锁的碰簧销,从而能够打开门,为了能够根据打开门的方向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来进行设置,所述门锁采用小齿轮以及第一、第二升降轨,所述小齿轮具有形成在一侧外周表面的齿轮部,所述第一、第二升降轨的与所述齿轮部可咬合的对应齿轮部朝向相反的方向形成,并且在以齿轮部朝向一侧或另一侧的方式变更小齿轮的方向进行结合的状态下,交替设置第一、第二升降轨,从而可以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
技术介绍
通常,如图8及图9所示,数字门锁(DoorLock)由如下结构构成:室外侧本体1,其结合在门的室外侧;室内侧本体2,其结合在门D的室内侧;以及门插(未图示),其安装在门的内部,并具备发挥锁定功能的锁定插销及发挥开闭门的功能的碰簧销。这种数字门锁为了提高安全性与防盗性,在室内侧本体2设有打开按钮B(或开闭旋钮),在室外侧本体1设有密码输入部N、指纹识别部F、安全钥匙(或卡)接触部K等,以便只有被允许出入的人才能够解除锁定插销的锁定,在解除锁定插锁的锁定的状态下,利用设置在室内侧及室外侧本体的把手,将碰簧销引入到门插内部,从而能够打开门。如上所述的数字门锁大部分利用左右旋转式把手,只有将把手旋转规定角度以上,才能引入碰簧销,打开门。这种具备旋转式把手的门锁,在双手提满货物或处于其他难以进行旋转操作的情况下,存在不便于打开门的问题。特别是现有的数字门锁存在如下问题:只有在保持旋转式把手旋转规定角度以上的状态的情况下,才能通过拉开或推开动作来打开门,因此柔弱的老弱者、残疾人或儿童等难以保持把手的旋转操作的用户不便于打开门。由于如上所述的原因,最近,如授权专利第10-1115258号《推拉型门锁主体》,推拉型数字门锁倍受关注,所述门锁通过前后(上下)拉开或推开把手使把手转动,从而能够打开门。如图11所示(以下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图11及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图1至图10的附图标记彼此不相关),所述授权专利是这样一种结构:其具备把手110、210,所述把手110、210与室内侧及室外侧本体100、200结合,并以上端为支撑点可推开或拉开,在解除锁定插销的锁定后,仅通过推开或拉开的动作就能够打开门。此时,把手的转动方向根据门打开的方向而有所不同,因此基于把手动作的锁定插销的工作结构也必须在室外侧与室内侧有所不同。即,当门向室内侧转动而被打开时,只有构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在通过推开室外侧本体的把手使把手转动时引入碰簧销,相反,在通过拉开室内侧本体的把手使把手转动时引出碰簧销,才能使门的打开方向与把手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使用推拉转动型把手变得方便。因此,现有的推拉型门锁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分别在室外侧本体与室内侧本体引入或引出碰簧销的把手联动部件及结构必须根据打开门的方向单独制造、组装,从而导致生产线的二元化。特别是,现有的推拉型门锁,从门锁的制造步骤开始各本体的把手联动结构被设定成一个方向,因此在设置门锁时,无法变更、转换门锁及碰簧销的动作方向,导致设置便利性降低,并且在设置门锁时需要引起注意,以免购买门的打开方向与把手的转动方向相反的产品等,比较麻烦。并且,门锁相对于钥匙打开方式的锁定装置,属于相对高价的物品,在家庭或办公室进行搬家时,在很多情况下,拆卸以往使用的门锁,重新将门锁设置在搬家后的地方加以使用,如果此时搬家前与搬家后的门的打开方向相反,则无法再使用现有的推拉型门锁,需要重新购买门锁。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为了能够以共用的方式制造、使用可作为门锁的室外侧本体与室内侧本体使用的壳体,并且通过根据门的打开方向来变更部件的组装方向以及部件的交替使用,能够容易地转换门锁把手的推拉方向以进行设置,所述门锁包括:小齿轮,其结合于门锁的壳体,通过旋转引入或引出碰簧销,并具有形成在一侧外周表面的齿轮部;以及拉开用第一升降轨及推开用第二升降轨,其以通过把手在所述壳体进行升降的方式结合,而与所述齿轮部咬合的对应齿轮部朝向相反的方向形成,从而根据拉开或推开以打开门的方向,在以所述齿轮部朝向一侧或另一侧的方式变更所述小齿轮的方向进行结合的状态下,能够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升降轨或所述第二升降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在所述第一升降轨及所述第二升降轨上同时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从而与门锁的设置方向无关地,所述第一、第二升降轨的交替使用均可实现。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所述门锁包括弹性恢复单元,所述弹性恢复单元使第一升降轨上升后自动恢复下降,以及使所述第二升降轨下降后自动恢复上升,以便在进行推拉把手的动作后从把手松手时,使各升降轨及把手自动恢复原状,并引出碰簧锁,以实现门的第一次锁定,并且利用两侧卡接部与弹性部件,以弹性部件的两末端朝向上侧或朝向下侧的方式可翻转结合,其中,所述两侧卡接部设置在第一及第二升降轨上,所述弹性部件固定结合于引导螺栓,并具有向卡接结合于各升降轨的两侧卡接部的两末端展开的方向发挥弹力的圆形折弯部,以便根据所设置的第一或第二升降轨,可以仅仅变更相同结构的弹性部件的组装方向来加以设置。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所述门锁通过拉开或推开把手使所述把手前后转动,以引入门锁的碰簧销,从而能够打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小齿轮,其结合于门锁的壳体,通过旋转引出或引入碰簧销,并且具有形成在一侧外周表面的齿轮部;拉开把手用第一升降轨,其以通过把手在所述壳体进行升降的方式结合,其具备: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把手联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垂直方向延伸连接,并在另一侧面具有与所述齿轮部可咬合的第一对应齿轮部;以及推开把手用第二升降轨,其以通过把手在所述壳体进行升降的方式结合,其具备: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把手联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主体部向垂直方向延伸连接,并在一侧面具有与所述齿轮部可咬合的第二对应齿轮部,根据拉开或推开以打开门的方向,在以所述齿轮部朝向一侧或另一侧的方式变更所述小齿轮的方向进行结合的状态下,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升降轨或所述第二升降轨。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升降轨及所述第二升降轨同时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恢复单元,所述弹性恢复单元使所述第一升降轨上升后自动恢复下降,以及使所述第二升降轨下降后自动恢复上升。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恢复单元由如下结构构成:两侧卡接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轨及所述第二升降轨;以及弹性部件,其固定结合于所述壳体的引导螺栓,并具有向卡接结合于所述第一升降轨或所述第二升降轨的两侧卡接部的两末端展开的方向发挥弹力的圆形折弯部,根据所设置的第一升降轨或第二升降轨,以弹性部件的两末端朝向上侧或朝向下侧的方式翻转所述弹性部件进行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在变更齿轮部方向以结合小齿轮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所述门锁通过拉开或推开把手使所述把手前后转动,以引入门锁的碰簧销,从而能够打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小齿轮,其结合于门锁的壳体,通过旋转引出或引入碰簧销,并且具有形成在一侧外周表面的齿轮部;拉开把手用第一升降轨,其以通过把手在所述壳体进行升降的方式结合,其具备: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把手联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垂直方向延伸连接,并在另一侧面具有与所述齿轮部可咬合的第一对应齿轮部;以及推开把手用第二升降轨,其以通过把手在所述壳体进行升降的方式结合,其具备: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把手联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主体部向垂直方向延伸连接,并在一侧面具有与所述齿轮部可咬合的第二对应齿轮部,根据拉开或推开以打开门的方向,在以所述齿轮部朝向一侧或另一侧的方式变更所述小齿轮的方向进行结合的状态下,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升降轨或所述第二升降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4 KR 10-2016-00354601.一种可转换把手的推拉方向的门锁,所述门锁通过拉开或推开把手使所述把手前后转动,以引入门锁的碰簧销,从而能够打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小齿轮,其结合于门锁的壳体,通过旋转引出或引入碰簧销,并且具有形成在一侧外周表面的齿轮部;拉开把手用第一升降轨,其以通过把手在所述壳体进行升降的方式结合,其具备: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把手联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垂直方向延伸连接,并在另一侧面具有与所述齿轮部可咬合的第一对应齿轮部;以及推开把手用第二升降轨,其以通过把手在所述壳体进行升降的方式结合,其具备: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把手联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主体部向垂直方向延伸连接,并在一侧面具有与所述齿轮部可咬合的第二对应齿轮部,根据拉开或推开以打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阳日
申请(专利权)人:一诺仪器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