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过滤集水槽及利用其的雨水再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4304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过滤集水槽及利用其的雨水再循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雨水再循环系统包括:净化集水井,其收集地表面的雨水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集水槽,其通过雨水流入管连接于净化集水井对雨水进行第二次过滤;雨水储水槽,其通过雨水排出管连接于过滤集水槽储存通过过滤集水槽过滤的用水;分配管路,其将储存于雨水储水槽的用水送往地上;及雨水泵,其连接于分配管路将储存于雨水储水槽的用水抽到地上,执行通过净化集水井回收作为城市环境用水或生活用水使用过的用水及雨水并进行第一次过滤,然后在过滤集水槽进行第二次过滤,经过两次过滤的雨水储存到雨水储水槽后作为城市环境用水或生活用水再次利用的循环周期。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lter sink and rainwater recycl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lter collecting tank and a rainwater recycl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rainwater recycling system: purification and collection wells, the collection of the rain wat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filter; filter tank, the rainwater flowing through tubes to purify collection wells second filtration of rainwater; rainwater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rainwater discharge pipe connected to the water tank through the filter filter storage tank filter water; distribution line, the rain will be stored in the water storage tank water to the ground; and a rain water pump connected to the distribution line will be stored in the storage tank of the water pumping rainwater into the ground, performed by recycling water purification water and rainwater as the city water environment or living water use and the first filter in the filter tank then filtered for the second time, after two times of filtration of rainwater storage tank to rainwater as city environmental water or water Recycling 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过滤集水槽及利用其的雨水再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过滤集水槽及利用其的雨水再循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过滤雨水中的沙子、杂物、油等污染地下水及河流的物质,过滤性能高,从而能够再利用废弃雨水、减少环境污染的环保过滤集水槽。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集在环保过滤集水槽过滤的雨水后重新用作造景用水、道路清洁用水、生活用水等,并且环保过滤集水槽能够过滤收集经过再利用的用水,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雨水再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沉砂槽对雨水中的沙土、烟头、塑料(vinyl)、落叶等地表的杂物进行第一次过滤和沉淀后送往下水管路,防止下水管路的排水功能下降。然而,现有的沉砂槽能够沉淀排水中沙子与小石子儿,去除落叶等粗大浮游物,但难以去除油之类的液体等比重或粒子小的污染物,污染物直排到下水口,因此具有引发环境污染的问题。例如,加油站、车辆维修中心、施工工地内的地面很可能沾有各种油或污染物,因此在该区域内分界部设置沉砂槽使得雨水从下水管路排出之前进入其中。然而,现有的沉砂槽对雨水中小粒子或油等污染物的过滤功能不足,因此仅筛除落叶、塑料(vinyl)之类的大污染物后排到下水管路,因此不仅造成河流污染,更不可能将其作为例如造景用水、道路清洁用水、卫生间水洗用水、公园喷水台等生活用水等再利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0001)韩国授权专利技术专利公报授权号10-0892834号(专利文献0002)韩国授权专利技术专利公报授权号10-1015922号(专利文献0003)韩国授权技术专利公报授权号20-0255625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具有沉淀沙子或杂物的现有沉砂槽的功能,而且对雨水中的油等污染物具有更高的过滤功能,从而能够有效进行过滤,防止河流或地下水污染的环保过滤集水槽。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材寿命已尽时便于更换,从而能够时常保持良好的过滤功能,并且便于管理的环保过滤集水槽。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收集道路、绿地空间、生活空间路面的雨水的步骤进行数次过滤并储存后,作为城市环境用水或生活用水再利用,并回收过滤再利用使用过的用水,因此能够防止资源浪费、大幅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或河流环境污染的雨水再循环系统。技术方案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包括:集水桶模块110,其底部与侧面闭合且上部开放使得内部形成集水空间112,侧壁形成有排出管连接孔114;过滤模块120,其遮盖所述集水桶模块110的开放的上部,提供将雨水向下送往所述集水桶模块110的通路,具有底部122,所述底部122形成有向下贯通的多个雨水通过孔126;过滤器130,其设置在所述过滤模块120的底部122过滤待进入所述雨水通过孔126的雨水;流入桶模块200,其设置于所述过滤模块120的上部提供雨水流入空间202,侧壁形成有流入管连接孔204;上板模块210,其遮盖所述流入桶模块200的上面,具有作业人员出入的出入口212;以及人孔盖216,其开闭所述上板模块210的出入口2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所述过滤器13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模块120的所述底部122的上面的垫子型过滤部件14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所述过滤模块120具有向所述底部122的外围延长且高于底部122的边缘部124,所述过滤器130可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模块120的边缘部124的内侧安装在所述底部122的上面的垫子型过滤部件14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所述过滤器130还可以包括插入形成于所述过滤模块120的底部122的多个雨水通过孔126的通过孔插入用过滤部件1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所述多个雨水通过孔126可以具有宽度从上向下逐渐减小的形状,所述通过孔插入用过滤部件135可以是宽度按照所述雨水通过孔126的形状相应地从上向下逐渐减小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所述垫子型过滤部件140可以由按照所述过滤模块120的底部122的尺寸裁切而成的主过滤垫142、位于所述主过滤垫142的下面保护维持主过滤垫142的下面且空隙大于所述主过滤垫142的空隙的下部保护过滤垫144及位于所述主过滤垫142的上面保护维持主过滤垫142的上面且空隙大于所述主过滤垫142的空隙的上部保护过滤垫146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优选的是所述主过滤垫142为活性炭压缩而成的板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优选的是所述下部保护过滤垫144及上部保护过滤垫146具有活性炭纤维编织而成的板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优选的是所述通过孔插入用过滤部件135由过滤物质按照雨水通过孔126的形状相应地形成为块状得到的过滤块136、包住所述过滤块136的外部以进行保护维持的过滤保护网138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优选的是所述过滤块136为由活性炭按照雨水通过孔126的形状相应地压缩而成的块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所述过滤保护网138可以由维持和保护所述过滤块136的形体的金属网或塑料网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集水槽,所述上板模块210可具有用于作业人员出入的出入口212及开闭所述出入口212的人孔盖216。本专利技术的雨水再循环系统包括:净化集水井350,其设置于绿地区间、居住区域、工厂或商业地区、道路等收集地表面的雨水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集水槽100,其通过雨水流入管310连接于所述净化集水井350对雨水进行第二次过滤;雨水储水槽400,其连接于从所述过滤集水槽100的排出管连接孔114延伸的雨水排出管150储存通过过滤集水槽100过滤的用水;分配管路510,其将储存于所述雨水储水槽400的用水送往地上;及雨水泵500,其连接于所述分配管路510将储存于所述雨水储水槽400的用水抽到地上使得作为城市环境用水或生活用水使用,所述雨水再循环系统执行通过净化集水井350回收作为城市环境用水或生活用水使用过的用水及雨水并进行第一次过滤,在净化集水井350经过第一次过滤的雨水在所述过滤集水槽100经过第二次过滤,在过滤集水槽100经过第二次过滤的雨水储存到所述雨水储水槽400后作为城市环境用水或生活用水再次利用的循环周期,其中过滤集水槽100包括:集水桶模块110,其底部与侧面闭合且上部开放使得内部形成集水空间112,侧壁形成有用于与雨水排出管150连接的排出管连接孔114;过滤模块120,其遮盖所述集水桶模块110的上部,过滤进入所述集水桶模块110的雨水,具有底部122,所述底部122形成有向下贯通的多个雨水通过孔126;过滤器130,其设置在所述过滤模块120的底部122过滤待进入所述雨水通过孔126的雨水;流入桶模块200,其设置于所述过滤模块120的上部提供雨水流入空间202,侧壁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雨水流入管的流入管连接孔204;遮盖所述流入桶模块200的上面的出入口212及人孔盖2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雨水再循环系统,所述净化集水井350包括:本体模块360,其具有容器形状,形成接收雨水的集水空间的上部开口且侧壁连接有所述雨水流入管310;以及盖模块370,其遮盖所述本体模块360的开口的上部,所述盖模块370形成有用于地表面的雨水流入的表面水流入孔372及用于渗透到地表面下面的雨水流入的渗透水流入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环保过滤集水槽及利用其的雨水再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集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桶模块(110),其底部与侧面闭合且上部开放使得内部形成集水空间(112),侧壁形成有排出管连接孔(114);过滤模块(120),其遮盖所述集水桶模块(110)的开放的上部,提供将雨水向下送往所述集水桶模块(110)的通路,具有底部(122),所述底部(122)形成有向下贯通的多个雨水通过孔(126);过滤器(130),其设置在所述过滤模块(120)的底部(122)过滤待进入所述雨水通过孔(126)的雨水;流入桶模块(200),其设置于所述过滤模块(120)的上部提供雨水流入空间(202),侧壁形成有流入管连接孔(204);以及上板模块(210),其遮盖所述流入桶模块(200)的上面,所述过滤器(130)包括垫子型过滤部件(140),所述垫子型过滤部件(140)由按照所述过滤模块(120)的底部(122)的尺寸裁切而成的主过滤垫(142)、位于所述主过滤垫(142)的下面及上面保护维持主过滤垫(142)的下面及上面的下部保护过滤垫(144)及上部保护过滤垫(146)构成,所述下部保护过滤垫(144)及上部保护过滤垫(146)具有活性炭纤维编织而成的板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5 KR 10-2016-00357921.一种过滤集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桶模块(110),其底部与侧面闭合且上部开放使得内部形成集水空间(112),侧壁形成有排出管连接孔(114);过滤模块(120),其遮盖所述集水桶模块(110)的开放的上部,提供将雨水向下送往所述集水桶模块(110)的通路,具有底部(122),所述底部(122)形成有向下贯通的多个雨水通过孔(126);过滤器(130),其设置在所述过滤模块(120)的底部(122)过滤待进入所述雨水通过孔(126)的雨水;流入桶模块(200),其设置于所述过滤模块(120)的上部提供雨水流入空间(202),侧壁形成有流入管连接孔(204);以及上板模块(210),其遮盖所述流入桶模块(200)的上面,所述过滤器(130)包括垫子型过滤部件(140),所述垫子型过滤部件(140)由按照所述过滤模块(120)的底部(122)的尺寸裁切而成的主过滤垫(142)、位于所述主过滤垫(142)的下面及上面保护维持主过滤垫(142)的下面及上面的下部保护过滤垫(144)及上部保护过滤垫(146)构成,所述下部保护过滤垫(144)及上部保护过滤垫(146)具有活性炭纤维编织而成的板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120)具有向所述底部(122)的外围延长且高于底部(122)的边缘部(124),所述垫子型过滤部件(140)插入所述过滤模块(120)的边缘部(124)的内侧安装在所述底部(122)的上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30)还包括:通过孔插入用过滤部件(135),其插入形成于所述过滤模块(120)的底部(122)的多个雨水通过孔(12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雨水通过孔(126)为宽度从上向下逐渐减小的形状,所述通过孔插入用过滤部件(135)是宽度按照雨水通过孔(126)的形状相应地从上向下逐渐减小的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垫(142)具有微小的空隙,所述下部保护过滤垫(144)及上部保护过滤垫(146)的空隙大于所述主过滤垫(142)的空隙。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过滤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垫(142)具有活性炭压缩而成的板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孔插入用过滤部件(135)由过滤物质按照雨水通过孔(126)的形状相应地形成为块状得到的过滤块(136)、包住所述过滤块(136)的外部以进行保护维持的过滤保护网(138)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块(136)为由活性炭按照雨水通过孔(126)的形状相应地压缩而成的块形状。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保护网(138)由维持和保护所述过滤块(136)的形体的金属网或塑料网构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模块(210)具有用于作业人员出入的出入口(212)及开闭所述出入口(212)的人孔盖(216)。11.一种雨水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集水井(350),其设置于绿地区间、居住区域、工厂或商业地区、道路收集地表面的雨水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集水槽(100),其通过雨水流入管(310)连接于所述净化集水井(350)对雨水进行第二次过滤;雨水储水槽(400),其连接于从所述过滤集水槽(100)的排出管连接孔(114)延伸的雨水排出管(150)储存通过过滤集水槽(100)过滤的用水;分配管路(510),其将储存于所述雨水储水槽(400)的用水送往地上;以及雨水泵(500),其连接于所述分配管路(510)将储存于所述雨水储水槽(400)的用水抽到地上使得作为城市环境用水或生活用水使用,所述雨水再循环系统执行通过所述净化集水井(350)从地表面回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容仁
申请(专利权)人:址成产业建设开发公司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