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novel formula (I) compound and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using the compound, wherein X1, A1 and N are defined in the instruction. With the formula (I) compoun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operating voltage is lowe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为满足有机电致发光元件(OLED)的应用,已更重视新颖有机材料的开发。这些元件因为在制造高发光率的高密度像素显示器上提供有成本优势,更具有长寿命、高效率、低驱动电压及广色域,而具商业性吸引力。典型的OLED包括至少一夹置于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射(organicemissive)层。当施加电流时,阳极注入空穴且阴极注入电子至该一层或多层有机发射层,被注入的空穴及电子各自迁移(migrate)至相反的带电荷电极。当电子及空穴局限在相同的分子上时,形成“激子(exciton)”,该激子具有激发能态的局限化电子-空穴对。激子通过发光机制松弛而发射光。为了提升此等元件的电荷传输能力及发光效率,已于发光层旁结合一层或多层的额外层体,例如电子传输层及/或空穴传输层,或电子阻挡层及/或空穴阻挡层。US5707745及US9153787已揭示在主体材料掺杂另一材料(客体),以提升元件性能及调整色度。制造具多层薄膜结构OLED的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式(I)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5 TW 1051093961.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式(I)化合物:式中,X1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5至30元)杂芳基;A1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5至30元)杂芳基;X1及A1为相同或相异;以及n表示1或2的整数,当n表示2时,A1各自为相同或相异;且当X1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芳基时,n为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X1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2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5至20元)杂芳基,该(5至20元)杂芳基含有至少一个选自N、O及S所组成组中的杂原子;以及A1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2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5至20元)杂芳基,该(5至20元)杂芳基含有至少一个选自N、O及S所组成组中的杂原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C6-C30)芳基经选自(C1-C10)烷基、(C6-C30)芳基及(5至30元)杂芳基所组成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取代,且该(5至30元)杂芳基经(C6-C30)芳基取代;以及该(5至30元)杂芳基经选自(C1-C10)烷基、(C6-C30)芳基及(5至30元)杂芳基所组成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取代,且该(5至30元)杂芳基经(C6-C30)芳基取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C6-C30)芳基经选自(C1-C5)烷基、(C6-C10)芳基及苯并咪唑基所组成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取代,且该苯并咪唑基经(C6-C10)芳基取代;以及该(5至30元)杂芳基经选自(C1-C5)烷基、(C6-C10)芳基及苯并咪唑基所组成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取代,且该苯并咪唑基经(C6-C10)芳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贺隆,傅益焕,林皇颖,林祺臻,
申请(专利权)人:昱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