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龙其专利>正文

一种悬挂式独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006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0:01
一种悬挂式独轨车,独轨车至少包含运行在独轨车轨道槽内的机架及悬挂在轨道下方的车厢。独轨车机架至少包含两个架构件及四对行走轮;行走轮在机架两边顺序纵向排列,左右各四个,相对应的左边一个和右边一个组成一对,共四对;第一对行走轮和第二对行走轮连接到第一架构件,第三对行走轮和第四对行走轮连接到第二架构件;行走轮相对于架构件可以左右偏转以实现独轨车机架的转向;至少有一对行走轮连接有动力驱动轴。驱动轮轴至少包含两侧端轴和中间段;两侧端轴连接有轮毂和承重轴承,中间段连接有差速器;两侧端轴经由万向节连接中间段的两端。

Suspension type single rail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uspension type single rail vehicle, wherein the single rail vehicle comprises at least a frame running in the track groove of the single track vehicle and a carriage hanging below the track. Monorail car frame contains at least two components and four pairs of wheels; wheels in the frame on both sides of the vertical arrangement of the order, about four each, corresponding to the one on the left and right of a pair, a total of four; first of the walking wheels and second pairs of walking wheel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frame member third. The walking wheel and fourth wheels of second frame members connected to the walking wheel relative to the frame member; deflection to achieve steering monorail vehicle frame; at least one of the walk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shaft. The driving wheel shaft comprises at least two sides of the end shaft and the middle section; the two ends of the shaft are connected with a wheel hub and a bearing bearing; the middle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a differential; the two ends of the shaft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end of the middle section through a universal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独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尤其涉及悬挂式独轨车。
技术介绍
在悬挂式独轨车系统中,201280001061.9号专利没有解决独轨车的转向问题,由转向器硬性拉过去转向时存在很大的摩擦阻力,满足不了实际的应用要求。同时没有解决左右两个行走轮的差速问题,在转弯时,左右两个行走轮存在速差,左右两个行走轮连接在一起时影响轨道车的运行效率及转向,甚至无法实现独轨车小半径的转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悬挂式独轨车的转向问题和左右行走轮的差速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悬挂式独轨车的转向问题和左右行走轮的差速问题,使独轨车能平稳运行和转向,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悬挂式独轨车设计,满足悬挂式独轨车的实施需求。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对201280001061.9号专利的轨道车做进一步优化,提出一种悬挂式独轨车。所述悬挂式独轨车至少包含运行在独轨车轨道槽内的机架及悬挂在轨道下方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至少包含两个前后放置的架构件以及设置在架构件两侧的四对行走轮;其中,第一对行走轮和第二对行走轮连接到第一架构件,第三对行走轮和第四对行走轮连接到第二架构件;行走轮相对于架构件可以左右偏转以实现独轨车机架的转向;至少有一对行走轮连接有动力驱动轴。如图1,第一架构件5和第二架构件6前后顺序排列;顺序排列的行走轮11A、行走轮12A、行走轮13A和行走轮14A,及行走轮11B、行走轮12B、行走轮13B和行走轮14B;行走轮11A和行走轮11B组成第一对行走轮1,行走轮12A和行走轮12B组成第二对行走轮2,行走轮13A和行走轮13B组成第三对行走轮3,行走轮14A和行走轮14B组成第四对行走轮4;第一对行走轮1和第二对行走轮2连接到第一架构件5,第三对行走轮3和第四对行走轮4连接到第二架构件6;行走轮11A、行走轮12A、行走轮11B、行走轮12B相对第一架构件5可以左右偏转,行走轮13A、行走轮14A、行走轮13B、行走轮14B相对第二架构件6可以左右偏转,实现轨道车机架的转向,转向原理与汽车转向原理相似。如果只使用两对行走轮,前后轮之间的连接件会比较长,在小半径转向时,前后轮之间的连接件可能会碰到轨道壁;使用八个行走轮,相邻两对行走轮之间的连接件的长度较小,可以实现独轨车小半径的转向,并且,因为相邻两对行走轮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行走轮较小角度的偏转就可以实现较大角度的转向。当然,可以在两架构件之间设置一中间连接件,两架构件分别连接到中间连接件的两端,如图2,第一架构件5和第二架构件6分别连接到中间连接件7的两端。两架构件相对于中间连接件可以活动,以实现独轨车的转向、过凹和过凸;如图4,轨道有弯道时,中间连接件7相对第一架构件5和第二架构件6可以活动,使架构件5和架构件6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实现独轨车的转向;如图5,轨道100为凸形,独轨车过凸时,因为中间连接件7相对架构件5和架构件6可以活动,保证行走轮能运行时刻在轨道100上行走,实现独轨车的过凹和过凸。至少有一对行走轮连接有动力驱动轴,以提供独轨车行走的动力。当然,第二对行走轮2和/或第三对行走轮3可以连接到中间连接件7,如图3。根据上述一种悬挂式独轨车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架构件和第二架构件上设有向下拉杆,所述拉杆用于悬挂独轨车车厢。如图5,第一架构件5上设有向下拉杆17A,第二架构件6上设有向下拉杆17B,拉杆17A和拉杆17B用于悬挂轨道车车厢。拉杆17A设置在第一对行走轮1和第二对行走轮2中间为佳,拉杆17B设置在第三对行走轮3和第四对行走轮4中间为佳,因为与同一架构件相连的四个行走轮底部在同一平面,行走轮相对于架构件能左右偏转而不能上下移动,当行走轮通过轨道分支节点或合并节点的轨道槽,该行走轮受力减少甚至踏空时,车辆重量由该轮旁边和前或后的两个行走轮承担,以减少该行走轮在轨道槽位置的下跌距离,使车辆运行更平稳。如图6,行走轮11B出现踏空,因行走轮11A、行走轮12A、行走轮11B、行走轮12B都连接到第一架构件5上,车辆重力由行走轮11A和因行走轮12B承担。根据上述一种悬挂式独轨车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行走轮中间有大的孔,用于放置动力传动部件和/或安装刹车部件,以减少左右行走轮之间的间距;至少有一对行走轮安装有刹车部件。如图7,行走轮11A中间有大的孔,用于将承重轴承42A、虎克万向节44A放置在行走轮11A中部;行走轮11B中间有大的孔,用于将承重轴承42B、虎克万向节44B放置在行走轮11B中部,以缩短行走轮11A和行走轮12A之间的间距;轮毂41A上设置有刹车盘55A,刹车片56A连接在左侧的左右限位杆54A上,需要刹车时收缩刹车片56A使刹车片56A摩擦刹车盘55A实现刹车功能。一种悬挂式独轨车,其特征在于:驱动轮轴至少包含两侧端轴和中间段;两侧端轴连接有轮毂和承重轴承,中间段连接有差速器;两侧端轴经由万向节分别连接中间段的两端。如图7,侧端轴15A连接有轮毂41A、承重轴承42A;侧端轴15B连接有轮毂41B、承重轴承42B;中间段16设置有差速器,差速器包括齿轮47A、齿轮48A、齿轮47B、齿轮48B;中间段16与侧端轴15A通过虎克万向节44A相连,中间段16与侧端轴15B通过虎克万向节44B相连。根据上述一种悬挂式独轨车的驱动轮轴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为虎克万向节;中间段的左右两边各设有固定差速器的固定轴承。使用虎克万向节,因为虎克万向节本身体积小,可以减少左右行走轮之间的间距。如图7,虎克万向节44A与侧端轴15A上的万向节接口43A及中间段16上的万向节接口45A关联,以将由差速器传来的动力传递到行走轮11A。如图8,中间段16上设有固定中间段的固定轴承46A和固定轴承46B,固定轴承46A和固定轴承46B外沿固定在承重连杆63A和承重连杆63B上,内沿固定到中间段16;使用固定轴承,可以减少动力传送时对万向节的损伤。根据上述一种悬挂式独轨车的驱动轮轴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差速器上连接有动力驱动的齿轮盘或链条盘。如图7,驱动动力经动力驱动的齿轮盘或链条盘由差速器的齿轮48A和齿轮48B传入,分配到差速器的齿轮47A和齿轮47B,再经万向节44A和万向节44B分别传递到行走轮11A和行走轮11B,实现了行走轮11A和行走轮11B的差速控制。一种悬挂式独轨车,其特征在于:独轨车车架含有轨道探测装置和主动转向装置,独轨车行走时由轨道探测装置探测前方轨道的位置,然后由主动转向装置控制行走轮的行走方向,使独轨车左右限位轮与轨道内壁保持一定间距运行,避免左右限位轮与轨道内壁的碰撞。如图7,左限位轮51A通过左限位杆54A、左承重轴承42A、左轮毂41A与行走轮11A关联,右限位轮51B通过右限位杆54B、右承重轴承42B、右轮毂41B与行走轮11B关联,向左方向或向右方向控制限位杆54A或54B则可以实现行走轮11A、11B的转向。如图9,轨道探测装置包含有探测轴承71A、71B、72A、72B、73A、73B、74A、74B、75A、75B、76A、76B、77A、77B;探测轴承机械转电子的结构如图10,当探测轴承71A被向右侧压缩时,带动连接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悬挂式独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式独轨车,所述悬挂式独轨车至少包含运行在独轨车轨道槽内的机架及悬挂在轨道下方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至少包含两个前后放置的架构件以及设置在架构件两侧的四对行走轮;其中,第一对行走轮和第二对行走轮连接到第一架构件,第三对行走轮和第四对行走轮连接到第二架构件;行走轮相对于架构件可以左右偏转以实现独轨车机架的转向;至少有一对行走轮连接有动力驱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独轨车,所述悬挂式独轨车至少包含运行在独轨车轨道槽内的机架及悬挂在轨道下方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至少包含两个前后放置的架构件以及设置在架构件两侧的四对行走轮;其中,第一对行走轮和第二对行走轮连接到第一架构件,第三对行走轮和第四对行走轮连接到第二架构件;行走轮相对于架构件可以左右偏转以实现独轨车机架的转向;至少有一对行走轮连接有动力驱动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悬挂式独轨车,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架构件和第二架构件上设有向下拉杆,所述拉杆用于悬挂独轨车车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悬挂式独轨车,其特征在于:行走轮中间有大的孔,用于放置动力传动部件或安装刹车部件,以减少左右行走轮之间的间距;至少有一对行走轮安装有刹车部件。4.一种悬挂式独轨车,其特征在于:驱动轮轴至少包含两侧端轴和中间段;两侧端轴连接有轮毂和承重轴承,中间段连接有差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其
申请(专利权)人:张龙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