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3867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包括至少一外管、至少一内管以及至少一加压管。外管具有进气口、进水口及内径。内管具有内径及等于外管的内径的外径。加压管具有穿孔、等于内管内径的第一外径以及等于外管内径的第二外径,其中加压管以第二外径抵靠设置于内管一端的外径上,以第一外径设置于内管的内径中,且连同内管设置于外管的内径中,其中外管连接气体来源以及液体来源,使气体与液体于外管中混合,并于通过内管及加压管时,根据加压管的穿孔的内径与内管的内径的比例,以及/或者根据加压管的穿孔的内径与穿孔的长度比例产生高压混合。

Real time high pressure mixed gas liquid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al-time high-pressure mixing gas-liquid devic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uter tube, at least one inner tube and at least one pressure pipe. The outer pipe has air inlet, inlet and inner diameter. The inner tube has an inner diameter and an outer diameter equal to the inside diameter of the outer tube. The pressure pipe diameter has a diameter of second first perforation, equal to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inner pipe and is equal to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outer tube, the pressure pipe with second diameter against arranged on one end of the inner tube diameter, outer diameter in the first set o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inner tube, and together with the inner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tube, wherein the outer tube connecting the gas source and the source of liquid, gas and liquid in the outer tube and inner tube through mixing and pressurized pipe,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ized pipe perforation diameter and inner tube diameter ratio, and / or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ized pipe perforation diameter and the ratio of the length of high pressure mixed perf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
本技术关于一种混合气液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
技术介绍
气液混合装置为目前用户广泛使用的设备之一,市面上也有许多类似的产品。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各种气液混合装置在结构的设计上均过于复杂,且无法达到高压混合的效果。据此,如何提供一种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是目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包括至少一外管、至少一内管以及至少一加压管。外管具有进气口、进水口及内径。内管具有两端、内径及等于外管的内径的外径。加压管具有穿孔、等于内管内径的第一外径以及等于外管内径的第二外径,其中加压管以第二外径抵靠设置于内管一端的外径上,以第一外径设置于内管的内径中,且连同内管设置于外管的内径中,其中外管连接气体来源以及液体来源,使气体与液体于外管中混合,并于通过内管及加压管时,根据加压管的穿孔的内径与内管的内径的比例,以及/或者根据加压管的穿孔的内径与穿孔的长度比例产生高压混合。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以结构简易、成本低廉的设计,用于连接各种气体来源以及液体来源,并可自动探测、调节及控制液体及气体流量,以便于配合用户需求,实时且高压的混合包含任何气体的液体,以有效、快速、便利地提供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A、图1B及图1C为本技术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的立体图、分解图及侧视图;图1D为本技术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加压管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连接气体及液体的方块图;图3为本技术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设置调节阀的方块图;以及图4为本技术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连接穿戴式水素系统的方块图。【符号说明】1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19流量探测器11外管21、22穿戴装置111进气口112进水口11D外管内径12内管12DI内管内径12DO内管外径13加压管131穿孔131D加压管穿孔内径131L加压管穿孔长度13DO1加压管第一外径13DO2加压管第二外径14气液混合泵浦15气体来源16液体来源171、172、173、174调节阀181、182泄压阀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A、图1B、图1C及图1D,其为本技术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的立体图、分解图、侧视图及加压管的侧视图。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1包括至少一外管11、至少一内管12以及至少一加压管13。外管11具有进气口111、进水口112及内径11D。内管12具有内径12DI及等于外管的内径11D的外径12DO。加压管13具有穿孔131、等于内管内径12DI的第一外径13DO1以及等于外管内径11D的第二外径13DO2,其中加压管13以第二外径13DO2抵靠设置于内管12一端的外径12DO上,以第一外径13DO1设置于内管的内径12DI中,且连同内管12设置于外管的内径11D中,其中外管11D连接气体来源以及液体来源,使气体与液体于外管11D中混合,并于通过加压管13及内管12时,根据加压管13的穿孔的内径131D与内管的内径12DI的比例,以及/或者根据加压管13的穿孔的内径131D与穿孔的长度131L比例产生高压混合。请同时参阅图1C及图1D,如上所述,为了达到最佳的气液混合效果,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一内管的内径12DI与至少一加压管的穿孔的内径131D比例介于2:1至4:1之间,至少一加压管的穿孔的长度131L与至少一加压管穿孔的内径131D比例介于4:1至6:1之间,两者可同时限制,或者仅限制其中之一的比例,于本技术中并不以此为限。据此,当混合的气体和液体在通过加压管13与内管12时,通过内径12DI、131D大小与长度131L比例的设计,可形成具有高度压力的一压力舱,以达到最佳的高压混合效果。气体来源包括氢气、氧气及/或二氧化碳,经由电解、气体钢瓶或化学反应产生。液体来源包括水。根据上述比例的设计,经高压混合的水含溶解氢气浓度至少大于1000ppb。经高压混合的水含溶解二氧化碳浓度至少大于1000000ppb。请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连接气体及液体的方块图。此外,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1还包括气液混合泵浦14,连接于气体来源15、液体来源16以及至少一外管11之间,以便于加速吸取气体及液体。请参阅图3,其为本技术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设置调节阀的方块图。在气液混合泵浦14与液体来源16之间、与气体来源15之间以及与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1的外管11之间,可设置至少一调节阀171、172、173、174,分别用以调节液体流出的流量、气体流出的流量以及气体与液体混合的流量。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调节阀171、172、173、174包括电磁阀或喷头。电磁阀上设置限流片,限流片具有不同的大小,以控制产生不同的气体及/或液体流量大小。喷头可设计为旋转式调节喷头,根据喷头旋转的位置控制流量大小。此外,在至少一调节阀173、174与气体来源15之间,可设置至少一泄压阀181、182,以调节气体流出的流量。如上所述,在气液混合泵浦14与设置在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1的外管11之间的调节阀171,其间可进一步设置流量探测器19,以探测气体与液体混合的流量。流量探测器19探测的结果可传送至连接的一控制器(未图示),使控制器根据探测气体与液体混合的流量控制流量探测器19的动作。再者,至少一外管11的进气口111可另外连通一压力传感器(未图示)或者作为一气液混合槽,或者以一密封组件封闭进气口111。当连通一压力传感器时,压力传感器探测混合气体与液体的压力值也可传送至控制器。进一步而言,当气体来源15以及/或者液体来源16的输出流量或压力异常时,例如流量过大(泄漏)或过小(来源已关闭或者调节阀171、172、173、174堵塞),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1应停止动作,因此,控制器可据此关闭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1,以确保用户的安全。例如,当流量或是压力过大时,控制器也可控制至少一泄压阀181、182进行泄压的动作。再者,各种气体(例如氢气及氧气)混合的比例,也可通过流量探测器19探测的结果传送至控制器,使控制器根据用户预设的混合比例进行调节及/或泄压的动作。本技术的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1可应用至各种设备上,例如,应用至洗澡的莲蓬头上时,气体来源15可选择氧气及氢气。应用至美发业时,可将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1连接水管,并选择氢气输出,使得用户可在洗发时吸收氢气;或者,选择输出二氧化碳的气体,使得流出的洗发水中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或者,将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1应用至饮水机时,可选择输出氧气及/或氢气,并连接饮水机的出水口。或者,本技术的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1也可连接中国台湾专利号M528316「穿戴式水素系统」的至少一穿戴装置21、22,包括眼罩式、面罩式或头盔式装置,并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输出的气体来源,例如输出氢气或氧气,连接的方式如图4所示,详细内容可参阅该专利案。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以结构简易、成本低廉的设计,用于连接各种气体来源以及液体来源,并可自动探测、调节及控制液体及气体流量,以便于配合用户需求,实时且高压的混合包含任何气体的液体,以有效、快速、便利地提供用户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外管,具有一进气口、一进水口及一内径;至少一内管,具有一内径及等于该至少一外管的该内径的一外径;以及至少一加压管,具有一穿孔、等于该至少一内管该内径的一第一外径以及等于该至少一外管的该内径的一第二外径;其中该至少一加压管以该第二外径抵靠设置于该至少一内管一端的该外径上,以该第一外径设置于该至少一内管的该内径中,且连同该至少一内管设置于该至少一外管的该内径中;其中该至少一外管连接一气体来源以及一液体来源,使气体与液体于该至少一外管中混合,并于通过该至少一加压管及该至少一内管时,根据该至少一加压管的该穿孔的一内径与该至少一内管的该内径的比例,以及/或者根据该至少一加压管的该穿孔的该内径与该穿孔的一长度的一比例产生高压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29 TW 1052198941.一种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外管,具有一进气口、一进水口及一内径;至少一内管,具有一内径及等于该至少一外管的该内径的一外径;以及至少一加压管,具有一穿孔、等于该至少一内管该内径的一第一外径以及等于该至少一外管的该内径的一第二外径;其中该至少一加压管以该第二外径抵靠设置于该至少一内管一端的该外径上,以该第一外径设置于该至少一内管的该内径中,且连同该至少一内管设置于该至少一外管的该内径中;其中该至少一外管连接一气体来源以及一液体来源,使气体与液体于该至少一外管中混合,并于通过该至少一加压管及该至少一内管时,根据该至少一加压管的该穿孔的一内径与该至少一内管的该内径的比例,以及/或者根据该至少一加压管的该穿孔的该内径与该穿孔的一长度的一比例产生高压混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内管的该内径与该至少一加压管的该穿孔的该内径的一比例介于2∶1至4∶1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加压管的该穿孔的该长度与该至少一加压管的该穿孔的该内径的一比例介于4∶1至6∶1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高压混合气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气体来源包括氢气、氧气及/或二氧化碳,该液体来源包括水。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祥
申请(专利权)人:威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