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覆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3715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其包括主支架,该主支架包括主支架本体,该主支架本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并且主支架本体上覆盖有主支架膜,其中,在凹部处的主支架膜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供分支动脉支架伸入所述主支架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可用于治疗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能够有效减少内漏、防止分支血流堵塞并且操作方便。

Aortic stent graf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ortic stent,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rame, the main bracket comprises a main bracket body, has at least one recess and the main bracket body is covered with a main support membrane, wherein the main body of the support, the main support in the film at the concav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through a hole for the branch artery stent into the main internal stent. The aortic stent cover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ortic aneurysm or aortic dissec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ternal leakage and prevent the blockage of the branch blood flow and is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脉覆膜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覆膜支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血管外科的微创腔内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血管支架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全身血管疾病治疗之中。根据病变分布不同,不同的血管支架主要可应用于外周血管病变、小动脉病变、以及主动脉病变等;根据病理上的不同,不同的血管支架可用于血管创伤性病变、血管狭窄或再狭窄病变等。针对主动脉病变,例如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目前主要使用的是主动脉覆膜支架。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在隔绝破口的同时不影响重要分支血管的血液供应,通常会在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外部增设烟囱支架以形成重要分支血管的血液供应管道,从而保证主动脉覆膜支架覆盖动脉夹层破口的同时又不影响重要分支血管的血液供应。但是,这样的设计存在以下局限性:①由于使用过程中,烟囱支架位于主动脉覆膜支架和主动脉内壁之间,导致主动脉覆膜支架贴壁不牢,从而引发内漏现象;②由于主动脉覆膜支架弹性张力较烟囱支架强,使用过程中容易长时间压迫烟囱支架,导致烟囱支架形成的血流通道截面变小或血流通道闭塞,从而影响重要分支血管的血液流通,导致机体相关部位缺血;③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由于烟囱支架与主动脉覆膜之间的特殊结构,使得放置导丝比较困难,难以导入烟囱支架。现有技术中也有根据病人具体的解剖情况特别定制开窗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在手术过程中,主动脉覆膜支架上开窗,其上的孔对准分支血管,再在分支血管中植入小支架,以保证分支血管的血液流通。但是,这样的设计也存在以下局限性:①支架要根据病人具体的解剖情况特别定制,费用高且不能批量生产,也不能用于急症手术病人;②操作复杂,支架释放时要求窗口上的孔分别准确地对准分支血管,如有偏差则可能导致分支血管血流受阻。另外,公布号为CN10297330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还公开了一种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型血管,其将主动脉支架血管和分支动脉支架血管设为分别独立的结构,并且将内烟囱支架置于主动脉支架血管内并成为其结构的一部分,分支动脉支架血管分装于内烟囱支架内。这一主动脉支架血管虽然能重建分支血流、避免主体主动脉覆膜支架较易发生内漏等、避免定制支架等,但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很难将分支动脉支架血管的导丝导入以使分支动脉支架血管准确的分装入内烟囱支架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往的主动脉覆膜支架所具有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内漏、防止分支血流堵塞并且操作方便的主动脉覆膜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其包括主支架,该主支架包括主支架本体,该主支架本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并且主支架本体上覆盖有主支架膜,其中,在凹部处的主支架膜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供分支动脉支架伸入主支架内部。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主动脉覆膜支架还包括至少一根导丝,所述导丝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入主支架内部,用于引导分支动脉支架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主支架内部。在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主动脉覆膜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覆膜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入主支架内部,以便分支动脉支架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伸入所述主支架内部。并且,主动脉覆膜支架还包括至少一根导丝,所述导丝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支架伸入主支架内部,用于引导所述分支动脉支架穿过所述连接支架伸入所述主支架内部。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的覆膜与所述主支架膜在所述通孔处彼此相固定,例如,可通过缝合或胶粘使得所述连接支架的覆膜与所述主支架膜相固定。在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架在主支架外的那部分的长度为3~5mm。主支架在所述凹部处的最小直径与所述主支架的除凹部以外的其他部位的直径之差为3~25mm。在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凹部的长度占主支架长度的10%~60%。例如,凹部的长度可为3~5cm。在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支架为编织支架,凹部为通过将主支架本体的一部分周向缩径而形成,例如,凹部凹陷下去的深度与主支架的直径之比为1:10~1:1.5。在本技术的其他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支架为激光切割支架,凹部为通过激光切除主支架本体沿周向一侧的一部分而形成。在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丝的前端端部和后端端部均为圆滑的。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中,主动脉覆膜支架与分支动脉支架为分别独立的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适用于各种正常及走形变异的血管病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尺寸的支架,避免支架定制,可以有效节省时间并且操作方便。同时,将导丝作为主动脉覆膜支架结构的一部分,可以便于手术过程中伸入分支动脉支架,操作方便,解决了手术过程中放置导丝困难的问题。此外,通过使主支架与分支动脉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连接,可以使主动脉覆膜支架在手术过程中稳定性更好,不易发生内漏。由于连接支架成为主动脉覆膜支架结构的一部分并且其一部分位于主支架内部、另一部分伸出主支架外,可以便于分支动脉支架的伸入,同时还克服了现有的烟囱支架技术中由于烟囱支架位于主动脉覆膜支架与主动脉血管之间容易引发内漏现象并易被挤压变形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a、图1b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主动脉覆膜支架的示意图;图2a、图2b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动脉覆膜支架的示意图;图3是图2a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a、图4b、图4c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动脉覆膜支架用于主动脉血管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其中,附图中的部件并非一定是按比例进行绘制,其重点在于对本技术的原理进行举例说明。在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结构或材料没有示出或未作详细说明。并且,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以任何方式组合。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只用于举例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还可以容易理解,本文所述和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可以按多种不同配置或比例进行布置和设计。【第一实施方式】图1a、图1b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主动脉覆膜支架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主动脉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1,主支架1包括主支架本体11,该主支架本体11上具有1个凹部13并且主支架本体上覆盖有主支架膜12,在凹部13处的主支架膜上设置有2个通孔14供分支动脉支架(未在图1中示出)伸入主支架内部。主动脉覆膜支架还包括1根或2根导丝2,导丝2的一端穿过通孔14伸入主支架内部,用于引导分支动脉支架穿过通孔14伸入主支架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主支架本体上可具有1个凹部13,凹部13处的主支架膜上设置有2个通孔14。例如,2根导丝2分别从2个通孔中穿过,从主支架外进入主支架内。主支架1的长度为80~240mm,主支架1的直径(即主支架本体11的直径)为30~45mm,凹部13靠近主支架的近心端,其距离主支架的近心端20~150mm、距离远心端20~180mm,凹部13的长度占主支架长度的10%~60%,优选地,凹部13的长度为30~50mm。凹部13处的最小直径与主支架除凹部以外的其他部位的直径之差可为3~25mm。其中,近心端指离心脏近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主动脉覆膜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主动脉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脉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主支架本体,该主支架本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并且主支架本体上覆盖有主支架膜,其中,在所述凹部处的主支架膜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供分支动脉支架伸入所述主支架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主动脉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脉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主支架本体,该主支架本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并且主支架本体上覆盖有主支架膜,其中,在所述凹部处的主支架膜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供分支动脉支架伸入所述主支架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脉覆膜支架还包括至少一根导丝,所述导丝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入主支架内部,用于引导所述分支动脉支架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主支架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脉覆膜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覆膜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入主支架内部,以便所述分支动脉支架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伸入所述主支架内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脉覆膜支架还包括至少一根导丝,所述导丝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支架伸入主支架内部,用于引导所述分支动脉支架穿过所述连接支架伸入所述主支架内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的覆膜与所述主支架膜在所述通孔处彼此相固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通过缝合或胶粘使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继昌龚霄雁张小明周卫超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张小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