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洪利用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353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雨洪利用灌溉系统,包括雨洪收集池,所述雨洪收集池通过三级过滤器与净水池相连接,所述净水池通过抽水管与抽水泵相连接,所述抽水泵通过喷水管与灌溉喷头相连接,所述抽水泵通过与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过滤放大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回收雨洪水进行过滤,然后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节省了水资源;另外一方面,通过检测土壤的湿度,更好的控制喷灌的流速,进一步有效的节水。

Rainfall and flood utilization irrig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rrigation, especially a rainwater irrigation system, including rainwater collection pool, the Shu Yuhong collection pool is connected by three stage filter and net pool, the water purifying tank through pump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pump, the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by a water pipe and sprinklers. The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by electricity; also includes a soil moisture sensor, a soil moisture sensor uni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rough the filter amplifier. With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s filtered through the rain flood recovery, and irrigation for crops, saving water re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detection of the soil moisture, better irrigation control flow, water saving and further effect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洪利用灌溉系统
本技术涉及灌溉
,特别是一种雨洪利用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水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长期问题。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m3,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缺水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雨洪资源是水循环系统的一个关键要素,具有缓解旱情、减少洪涝灾害,作为灌溉水源促进农林业增产等作用。但作为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白白流失浪费,甚至造成洪涝灾害。中国技术专利CN205431338U公开了一种雨洪利用灌溉系统,包括:水池、支撑板、过滤层、主管道、支管和投肥管;所述支撑板位于水池内部并与水池的地面平行设置,将水池内部分隔成雨洪收集室和混合室两个区域,所述雨洪收集室和混合室两个区域,所述雨洪收集室位于分隔板的上方,所述混合室位于分隔板的下方,所述混合室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支撑板设有多个通孔;过滤层位于支撑板上方;在混合室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主管道的一端相连,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与支管相连;所述投肥管的底端依次从过滤层、支撑板穿过并位于混合室内,所述投肥管的顶端伸出雨洪收集室上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雨洪利用灌溉系统。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雨洪利用灌溉系统,包括雨洪收集池,所述雨洪收集池通过三级过滤器与净水池相连接,所述净水池通过抽水管与抽水泵相连接,所述抽水泵通过喷水管与灌溉喷头相连接,所述抽水泵与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过滤放大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放大单元包括电解电容C1,所述电解电容C1并联在整流单元输出端,所述电解电容C1两端并联有电容C2,所述电容C2两端并联有电感L1、电容C3和电感L2的串联电路,所述电容C3放大器输入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三级过滤器包括依次串接的前置活性炭过滤器、UF超滤膜过滤器和后置活性炭过滤器,所述前置活性炭过滤器通过管路与雨洪收集池相连接,所述后置活性炭过滤器通过管路与净水池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净水池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喷水管里面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通过回收雨洪水进行过滤,然后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节省了水资源;另外一方面,通过检测土壤的湿度,更好的控制喷灌的流速,进一步有效的节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雨洪利用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滤放大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为雨洪收集池,2为三级过滤器,3为净水池,4为抽水泵,5为喷水管,6为流量传感器,7为灌溉喷头,8为抽水管,9为液位计,10为控制器,11为土壤湿度传感器,12为过滤放大单元,13为放大器201为前置活性炭过滤器,202为UF超滤膜过滤器,203为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雨洪利用灌溉系统,包括雨洪收集池1,所述雨洪收集池1通过三级过滤器2与净水池3相连接,所述净水池3通过抽水管8与抽水泵4相连接,所述抽水泵4通过喷水管5与灌溉喷头7相连接,所述抽水泵4与控制器10电连接;还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11,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11通过过滤放大单元12与控制器10电连接。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放大单元12包括电解电容C1,所述电解电容C1并联在整流单元输出端,所述电解电容C1两端并联有电容C2,所述电容C2两端并联有电感L1、电容C3和电感L2的串联电路,所述电容C3放大器13输入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三级过滤器2包括依次串接的前置活性炭过滤器201、UF超滤膜过滤器202和后置活性炭过滤器203,所述前置活性炭过滤器201通过管路与雨洪收集池1相连接,所述后置活性炭过滤器203通过管路与净水池3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净水池3内设置有液位计9,所述液位计9与控制器10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喷水管5里面设置有流量传感器6,所述流量传感器6与控制器10输入端相连接。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雨洪利用灌溉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洪利用灌溉系统,包括雨洪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洪收集池通过三级过滤器与净水池相连接,所述净水池通过抽水管与抽水泵相连接,所述抽水泵通过喷水管与灌溉喷头相连接,所述抽水泵与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过滤放大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洪利用灌溉系统,包括雨洪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洪收集池通过三级过滤器与净水池相连接,所述净水池通过抽水管与抽水泵相连接,所述抽水泵通过喷水管与灌溉喷头相连接,所述抽水泵与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过滤放大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利用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放大单元包括电解电容C1,所述电解电容C1并联在整流单元输出端,所述电解电容C1两端并联有电容C2,所述电容C2两端并联有电感L1、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萍张守磊蔡伟胡超邵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禹冰水利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