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lyethylene film,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with mixed liquid I as the carrier of logistics will be the main catalyst transport into the reactor, the mixed liquid I containing alkanes, olefins and catalyst; adding to the outflow from the reactor in the logistics for II olefin feed obtained after the logistics III, will be divided into IIIa and III logistics logistics logistics IIIb, IIIa and IIIb were returned to the reactor side and bottom; in the react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polymer and discharge from the reactor; wherein the olefin including alpha olefin and ethylene concentration, molar ratio the hybrid alpha olefin and ethylene in liquid I ratio of at least 1; 2) step 1) ethylene polymer obtained by blow molding process, polyethylene film.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self adhesion of the resultant film is improved, and the haze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聚丙烯双向拉伸薄膜(BOPP)是高档包装领域的主要产品,因为其具有质量轻、透明、无毒、防潮和机械强度高等优点。而新型聚乙烯双向拉伸薄膜(BOPE)比BOPP展现出了更加优异的性能,其质量更轻、透明度、光泽度和印刷效果更好。BOPE主要为3-5层膜结构,最常见为3层,分别为外侧基层,芯层基层和功能层。芯层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PE的加入量占芯层重量的99%左右。传统的聚乙烯薄膜在纵向的拉伸强度远大于在横向的拉伸强度,这会导致薄膜在使用时的横向断裂伸长率不够,从而影响聚乙烯薄膜的使用性能。传统的聚乙烯薄膜中使用的PE主要有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虽然目前有文献公开了一种调整添加组分提高聚乙烯薄膜自粘性的方法。通过添加增塑剂邻二苯二甲酸二辛酸和己二酸二辛酯的搭配,以及无机填料碳酸钙和氧化铝的配合,使得保鲜膜的延伸性和强韧性提高,进而自粘性得到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混合液体I为载体物流将催化剂体系中的主催化剂输送到反应器内,所述混合液体I包含烷烃、烯烃和助催化剂;向从反应器中流出的物流II中加入补充烯烃进料后得到物流III,将物流III分成物流IIIa和IIIb,物流IIIa和IIIb分别回流至反应器的侧部和底部;在反应器中,经聚合得到乙烯聚合物并从反应器中出料;其中,所述烯烃包括α‑烯烃与乙烯,所述混合液体I中α‑烯烃与乙烯的摩尔比浓度比至少为1;2)将步骤1)制得的乙烯聚合物通过吹塑工艺,得到聚乙烯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混合液体I为载体物流将催化剂体系中的主催化剂输送到反应器内,所述混合液体I包含烷烃、烯烃和助催化剂;向从反应器中流出的物流II中加入补充烯烃进料后得到物流III,将物流III分成物流IIIa和IIIb,物流IIIa和IIIb分别回流至反应器的侧部和底部;在反应器中,经聚合得到乙烯聚合物并从反应器中出料;其中,所述烯烃包括α-烯烃与乙烯,所述混合液体I中α-烯烃与乙烯的摩尔比浓度比至少为1;2)将步骤1)制得的乙烯聚合物通过吹塑工艺,得到聚乙烯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薄膜为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体I中α-烯烃与乙烯的摩尔比为1-5,优选为1.3-5,更优选为1.5-5;和/或所述混合液体中,烷烃的含量为5-80wt%,优选为10-65wt%;和/或,所述混合液体I的质量流量占物流II的质量流量的0.05%-5%,优选在0.1%-3%。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中的反应压力为0.5-10MPa,优选1.5-5MPa;反应温度为40-150℃,优选60-100℃;和/或,所述反应器内的表观硫化气速为0.1-10m/s,优选0.3-0.8m/s。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内包含温度不同的反应区;和/或所述反应器为流化床反应器。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III中,烯烃的含量为1.0-60.0mol%,优选5.0-55.0mol%;烷烃的含量为0.5-50.0mol%,优选1.0-35.0mol%;或所述物流III中,α-烯烃的摩尔浓度占乙烯的摩尔浓度在20%-60%。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流IIIa中的烷烃占物流III中的烷烃总量的60-90wt%;和/或物流IIIa中的烯烃占物流III中的烯烃总量的10-50wt%;和/或,物流II的质量流量占物流III的质量流量的90%以上,优选95%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炳伟,吴文清,张洪波,贾世敏,孙洪霞,崔宇辉,阳永荣,王靖岱,陈美,陈毓明,胡晓波,范小强,韩国栋,王晓丽,王静,魏文学,张柯,蒋斌波,黄正梁,王晓飞,廖祖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