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328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2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和方法,该堆叠输送方法包括介质传送步骤,该介质传送步骤包括:将夹持介质的堆叠机构从介质入口沿移动路径移动至介质出口,并且在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移动的过程中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在介质的收集位置与输出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并且可在不增加额外动力源的条件下,实现了介质的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适应性强、成本低。

Sheet type medium stacking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lice medium stack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the conveying medium transfer method includes the steps of stacking and transport of the medium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acking mechanism of the clamping medium from the entrance along the path of mobile media to the media outlet, and the stacking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mobile media to export the stacked clamping mechanism the relative direction of the output medium to medium stacking mechanism for export. Stacking mechanism of laminated dielectric stack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veying device driven by the drive device in the medium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between collecting position and the output position, and at no additional power source conditions, realize output medium, the invention of the stacked sheet medium conveying device has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见的薄片类介质有火车票、飞机票、支票、钞票等。随着自助服务的推广,越来越多行业和领域需要对薄片类介质(以下简称介质)进行堆叠、发放、回收等自动处理。如金融系统的出钞机构,可以实现钞票的堆叠、传送和回收;铁路系统的售票装置,可以实现票纸的堆叠、传送和回收。传统的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构件多、成本高昂。为了解决该问题,申请号为CN201110004944.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包括上堆叠组件a、下堆叠组件b和连杆组件c,其中,上堆叠组件a和下堆叠组件b上均设有皮带输送机构,在连杆组件c的作用下上堆叠组件a能够相对于下堆叠组件b平行移动,与下堆叠组件b接触或分离。当上堆叠组件a相对于下堆叠组件b分离时,介质可堆叠在上堆叠组件a与下堆叠组件b之间,当完成介质收集后,上堆叠组件的皮带与下堆叠组件的皮带将堆叠的介质夹紧,驱动机构(图中未显示)驱动皮带运动将位于二者之间的堆叠的介质吐出。然而,这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输送距离有限,不能满足介质的收集位置与输出位置之间相隔较远距离时的堆叠输送要求,因此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和方法,以满足在介质收集位置与输出位置相距较远时的堆叠输送要求。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包括介质传送步骤,该介质传送步骤包括:将夹持介质的堆叠机构从介质入口沿移动路径移动至介质出口,并且在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移动的过程中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输出。进一步地,上述输送方法还包括介质回收步骤,该介质回收步骤包括在堆叠机构由介质出口向介质入口移动的过程中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堆叠机构向介质入口方向输出。进一步地,在介质传送步骤之前还包括介质收集步骤,介质收集步骤包括使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堆叠机构的上堆叠组件打开以形成介质收集空间,以及在介质收集完成时使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闭合以夹持介质。进一步地,上述介质收集步骤还包括对齐步骤,对齐步骤包括在下堆叠组件相对上堆叠组件打开的过程中,使由介质入口输送至介质收集空间的介质沿其输送方向的前缘对齐。进一步地,上述介质收集步骤还包括故障回收步骤,故障回收步骤包括当介质收集空间中的介质需要回收时,使堆叠机构在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时由介质入口向介质出口方向移动,同时通过止挡介质使之脱离介质收集空间而回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可夹持并输送介质的堆叠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堆叠机构沿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之间的移动路径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输出的致动机构。进一步地,上述致动机构包括在移动路径上设置的第一齿条和在堆叠机构上设置的动力输入齿轮,动力输入齿轮在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相对第一齿条滚动,以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于堆叠机构向介质出口方向输出。进一步地,上述堆叠机构包括上堆叠组件、与上堆叠组件活动连接的下堆叠组件、使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以形成介质收集空间的第一切换机构、以及使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闭合以夹持介质的第一弹性元件,其中,上堆叠组件和下堆叠组件分别包括皮带传送机构,上堆叠组件的皮带传送机构与动力输入齿轮传动连接,驱动机构与上堆叠组件传动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堆叠机构还包括在上堆叠组件和下堆叠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二者的中间部分枢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上堆叠组件枢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下堆叠组件活动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上堆叠组件活动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下堆叠组件枢接。进一步地,上述上堆叠组件的皮带传送机构和下堆叠组件的皮带传送机构二者之间设有同步传动机构,其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分别设有沿杆长方向延伸的凹槽,同步传动机构位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凹槽中。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并且位于堆叠机构下方的止挡板,其中,止挡板在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时位于介质收集空间中以对齐所收集的介质。进一步地,上述下堆叠组件上设有凸缘,第一切换机构包括枢接在机架上的按压件和驱动按压件围绕其枢接轴摆动的驱动部件,按压件上设有可按压凸缘的按压部。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限位件,当下堆叠组件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并且堆叠机构由介质入口向介质出口方向移动时,限位件使下堆叠组件继续保持在相对于上堆叠组件打开的状态。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还包括在移动路径上设置的位置可切换的第二齿条、使第二齿条由有效位置切换至避让位置的第二切换机构、以及使第二齿条回复至有效位置的第二弹性元件,其中,动力输入齿轮在堆叠机构向介质入口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处于有效位置的第二齿条滚动,以使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于堆叠机构向介质入口方向输出。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切换机构为第一切换机构,第二齿条上设有驱动槽,下堆叠组件上设有凸缘,第一切换机构包括枢接在机架上的按压件和驱动按压件围绕其枢接轴摆动的驱动部件,按压件上设有按压部,其中,按压部在按压件位于摆动上限位置时与驱动槽插接以驱动第二齿条移动至避让位置,并且按压部在按压件位于摆动下限位置时与驱动槽分离并且与凸缘按压配合,第二齿条回复至有效位置。进一步地,上述机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堆叠机构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有导槽,上堆叠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导槽插接配合的支撑辊,第一齿条和第一切换机构位于左侧板和/或右侧板的外侧,动力输入齿轮伸出导槽而位于左侧板和/或右侧板的外侧。进一步地,上述驱动机构为传送带机构或传送链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堆叠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在介质收集位置和输出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并且可在不增加额外动力源的条件下,实现了介质的输出,本专利技术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适应性强、成本低。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薄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包括介质传送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传送步骤包括:将夹持介质的堆叠机构从介质入口沿移动路径移动至介质出口,并且在所述堆叠机构向所述介质出口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所述堆叠机构向所述介质出口方向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包括介质传送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传送步骤包
括:将夹持介质的堆叠机构从介质入口沿移动路径移动至介质出口,并且在所述堆叠机
构向所述介质出口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所述堆叠机构向所述介
质出口方向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介质回收步骤,
所述介质回收步骤包括在所述堆叠机构由所述介质出口向所述介质入口移动的过程中使
所述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所述堆叠机构向所述介质入口方向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介质传送步骤之前还
包括介质收集步骤,所述介质收集步骤包括使所述堆叠机构的下堆叠组件相对于所述堆
叠机构的上堆叠组件打开以形成介质收集空间,以及在介质收集完成时使所述下堆叠组
件相对于所述上堆叠组件闭合以夹持所述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收集步骤还包
括对齐步骤,所述对齐步骤包括在所述下堆叠组件相对所述上堆叠组件打开的过程中,
使由所述介质入口输送至所述介质收集空间的介质沿其输送方向的前缘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收集步骤还包
括故障回收步骤,所述故障回收步骤包括当所述介质收集空间中的介质需要回收时,使
所述堆叠机构在所述下堆叠组件相对于所述上堆叠组件打开时由所述介质入口向所述介
质出口方向移动,同时通过止挡所述介质使之脱离所述介质收集空间而回收。
6.一种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可夹持并输送介质的堆叠机构(1),其特征
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堆叠机构(1)沿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之间的移动路径往复移
动的驱动机构(3)、以及使所述堆叠机构夹持的介质相对所述堆叠机构向所述介质出口
方向输出的致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包括在所
述移动路径上设置的第一齿条(47)和在所述堆叠机构(1)上设置的动力输入齿轮(41),
所述动力输入齿轮(41)在所述堆叠机构(1)向所述介质出口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相对所
述第一齿条(47)滚动,以使所述堆叠机构(1)夹持的介质相对于所述堆叠机构(1)
向所述介质出口方向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机构(1)包括
上堆叠组件(11)、与所述上堆叠组件(11)活动连接的下堆叠组件(12)、使所述下堆叠
组件(12)相对于所述上堆叠组件(11)打开以形成介质收集空间的第一切换机构(2)、
以及使所述下堆叠组件(12)相对于所述上堆叠组件(11)闭合以夹持介质的第一弹性元
件(14),其中,所述上堆叠组件(11)和所述下堆叠组件(12)分别包括皮带传送机构,
所述上堆叠组件(11)的皮带传送机构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4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
构(3)与所述上堆叠组件(11)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机构(1)还包
括在所述上堆叠组件(11)和下堆叠组件(12)的两侧分别设置的导向组件(13),所述
导向组件(13)包括第一连杆(131a)和第二连杆(131b),所述第一连杆(131a)和第
二连杆(131b)二者的中间部分枢接,所述第一连杆(131a)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堆叠组件
(11)枢接,所述第一连杆(131a)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堆叠组件(12)活动连接,所述第
二连杆(131b)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堆叠组件(1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31b)的第
二端与所述下堆叠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天信赵靖袁勇赵振兴刘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