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融合区域纹理梯度的船舶阴影去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机器视觉检测
,用于在内河河道船舶航行参数的监测中,使用融合区域纹理梯度的方法去除船舶阴影对船舶航行参数测量的影响,为一种融合区域纹理梯度的船舶阴影去除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保障内河河道的航运安全以及对船舶运行状态事实监测的需要,目前借助于监控视频实时提取内河船舶运行流量等参数的船舶检测系统得以广泛应用。在监测过程中需要获取船舶的位置、速度、长宽等信息,这些信息对规范船舶型号、防止桥梁碰撞、检测船只超速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河道监测视频中目标(船舶)一般都存在阴影,而阴影的存在导致无法对船舶运行参数进行精确的检测;甚至可能导致两个或多个目标检测为一个目标,造成检测错误。因此在对河道监控视频进行船舶参数检测时,需要将船舶阴影去除。传统颜色纹理阴影去除方法(SE-CT,ShadowEliminationbasedonColorandTexture)主要结合颜色和纹理不变性特征分割目标和阴影。由阴影光谱属性可知,阴影区域中的像素点的光强度比背景区域的要小。在阴影区域中RG分量的反射比B分量的强,同时阴影 ...
【技术保护点】
融合区域纹理梯度的船舶阴影去除方法,其特征是根据内河河道的监控视频,采用改进的颜色及纹理特征对船舶阴影区域进行预检测,再利用梯度填充的方法来优化确定最终的阴影位置,进而去除阴影,具体步骤如下:1)利用监控视频的连续视频帧构建河道背景模型,并对视频图像中的河道进行兴趣域检测及标定,采用混合高斯模型进行前景的提取,并根据连续视频帧的输入不断更新背景帧B;2)对提取出的前景目标利用改进的颜色特征对阴影区域进行初步检测:2.1)获取前景目标区域内的每一个像素点的HSV值;2.2)候选阴影区域SP
【技术特征摘要】
1.融合区域纹理梯度的船舶阴影去除方法,其特征是根据内河河道的监控视频,采用改进的颜色及纹理特征对船舶阴影区域进行预检测,再利用梯度填充的方法来优化确定最终的阴影位置,进而去除阴影,具体步骤如下:1)利用监控视频的连续视频帧构建河道背景模型,并对视频图像中的河道进行兴趣域检测及标定,采用混合高斯模型进行前景的提取,并根据连续视频帧的输入不断更新背景帧B;2)对提取出的前景目标利用改进的颜色特征对阴影区域进行初步检测:2.1)获取前景目标区域内的每一个像素点的HSV值;2.2)候选阴影区域SPt(p)定义为:式中,和分别表示t时刻视频帧F和背景帧B在像素点p处的亮度值;和分别表示t时刻视频帧F和背景帧B在像素点p处的饱和度;和分别表示t时刻视频帧F和背景帧B在像素点p处的色度值;α,β,τs,τh分别表示大量对照实验得出的最佳阈值;3)利用改进的LBP纹理特征对阴影区域进行检测:对步骤2)的候选阴影区域利用纹理特征进一步优化,更新候选阴影区域,改进的LBP纹理特征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雅端,曹伟清,陈雷兴,周东,张园笛,陈启美,陈金艳,杨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