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开挖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755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开挖顶管,包括第一电缆保护管和第二电缆保护管,第一电缆保护管和第二电缆保护管交错设置,电缆保护管之间采用热熔焊焊接在一起,且相邻两根电缆保护管外壁之间设置隔垫,第一电缆保护管和第二电缆保护管内腔插设有与电缆保护管长度方向平行的两条加强筋,且两条加强筋分别设置在套管电缆保护管两侧,第一电缆保护管和第二电缆保护管一端套设有锥形引导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强度高,外壁承受力大,使用寿命长。

Trenchless pipe jack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enchless pipe jacking, including the first cable protection tube and second cable protection tube, the first cable protection tube and second cable protection pipe staggered, cable protection pipe between the heat welded together, and the two adjacent cable protection tub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ptum, the first and second cable protection tube cable protection pipe plu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cable protection pipe parallel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wo reinforcing ribs and two reinforcing rib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asing cable protection tube, the first cable protection tube and second cable protection pipe end sleeved with a conical guide hea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high strength, wall large bearing capacity,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开挖顶管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具体为一种非开挖顶管。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兴建,地下工程建设日益广泛,而普通开挖地面铺设管道施工方法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顶管技术的运用将解决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交通繁忙、地下管线复杂地段的施工难题。顶管技术即非开挖顶管技术,是一项用于市政施工的非开挖掘进式管道铺设施工技术,它借助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将顶管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路面下的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井内,推进的同时还能拉动需要铺设的管道同步前进,实现非开挖铺设地下管道。优点在于不影响周围环境或者影响较小,施工场地小,噪音小。而且能够深入地下作业,这是开挖埋管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顶管技术也有缺点,施工时间较长,工程造价高等。目前世界上的顶管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各种各样的顶管方式方法出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顶管施工技术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一般都是垂直地面做工作井,然后用高压液压千斤顶,将水泥或者钢制管道顶入地下,各种技术的差别就在于运输管道内挖掘出来的泥土,石头等渣子的方法,有人工的,有水抽式的,先进的还有遥控的。现有技术中,顶管在顶入底层中时所需要承受的阻力极大,因此导致顶管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开挖顶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开挖顶管,包括第一电缆保护管和第二电缆保护管,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和第二电缆保护管交错设置,电缆保护管之间采用热熔焊焊接在一起,且相邻两根电缆保护管外壁之间设置隔垫,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和第二电缆保护管内腔插设有与电缆保护管长度方向平行的两条第一加强筋,且两条第一加强筋分别设置在电缆保护管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和第二电缆保护管一端套设有锥形引导头,所述锥形引导头与电缆保护管的套接部分设有第二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的内径为150mm,壁厚为12mm;所述第二电缆保护管的内径为100mm,壁厚为8mm;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和第二电缆保护管均采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设置有铠装层,且所述铠装层环绕电缆保护管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强度高,外壁承受力大,使用寿命长。(2)本技术采用交错设置的不同直径的电缆保护管,且相邻两根电缆保护管外壁之间设置隔垫,能够提高管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3)本技术第一电缆保护管和第二电缆保护管一端套设有锥形引导头,锥形引导头与电缆保护管的套接部分设有第二加强筋,采用此结构,能够降低了顶管进入底层中所需承受的阻力,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非开挖顶管,包括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第一电缆保护管1的内径为150mm,壁厚为12mm;所述第二电缆保护管2的内径为100mm,壁厚为8mm;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均采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采用的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具有优越的阻燃性能、耐热耐高温性能、耐低温性能,能够降低改性聚丙烯塑料的缩水率,提高改性聚丙烯塑料尺寸稳定性,提高改性聚丙烯塑料刚性;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交错设置,电缆保护管之间采用热熔焊焊接在一起,且相邻两根电缆保护管外壁之间设置隔垫,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内腔插设有与电缆保护管长度方向平行的两条第一加强筋3,且两条第一加强筋3分别设置在电缆保护管两侧;第一加强筋3之间设置有铠装层6,且所述铠装层6环绕电缆保护管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一端套设有锥形引导头4,所述锥形引导头4与电缆保护管的套接部分设有第二加强筋5,采用此结构,能够降低了顶管进入底层中所需承受的阻力,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强度高,外壁承受力大,使用寿命长;本技术采用交错设置的不同直径的电缆保护管,且相邻两根电缆保护管外壁之间设置隔垫,能够提高管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非开挖顶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开挖顶管,包括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交错设置,电缆保护管之间采用热熔焊焊接在一起,且相邻两根电缆保护管外壁之间设置隔垫,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内腔插设有与电缆保护管长度方向平行的两条第一加强筋(3),且两条第一加强筋(3)分别设置在电缆保护管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开挖顶管,包括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交错设置,电缆保护管之间采用热熔焊焊接在一起,且相邻两根电缆保护管外壁之间设置隔垫,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内腔插设有与电缆保护管长度方向平行的两条第一加强筋(3),且两条第一加强筋(3)分别设置在电缆保护管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开挖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保护管(1)和第二电缆保护管(2)一端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云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昌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