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部件、打印头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2632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光部件、打印头和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发光部件的结构中具备依次成为导通状态的多个传输元件和与传输元件连接的发光元件,与发光元件和传输元件由同样的半导体多层膜构成的情况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部件容易独立地设定发光元件的特性和传输元件的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芯片(C)具备:依次成为导通状态的多个传输晶闸管(T);多个置位晶闸管(S),它们与多个传输晶闸管(T)分别连接,由于传输晶闸管(T)成为导通状态而成为能够转移至导通状态的状态;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它们隔着隧道结分别层叠在多个置位晶闸管(S)上,在置位晶闸管(S)成为导通状态时,该发光元件发光或发光量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部件、打印头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部件、打印头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发光元件阵列,其将多个能够从外部控制阈值电压或阈值电流的发光元件一维、二维或三维排列,将控制各发光元件的阈值电压或者阈值电流的电极相互电连接,在各发光元件上连接从外部施加电压或电流的时钟线。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自扫描型光源头,其具备:基板;以阵列状配设在基板上的面发光型半导体激光器;以及作为开关元件的晶闸管,其排列在基板上,使上述面发光型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选择性地导通/截止。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自扫描型发光装置,其构成pnpnpn6层半导体结构的发光元件,在两端的p型第一层和n型第六层以及中央的p型第三层和n型第四层上设置电极,pn层承担发光二极管功能,pnpn4层承担晶闸管功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23896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8604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083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例如在具备传输部和发光部的自扫描发光元件阵列中,若发光部的发光元件为由与传输部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光部件、打印头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部件,其具备:依次成为导通状态的多个传输元件;多个置位晶闸管,它们与多个上述传输元件分别连接,由于该传输元件成为导通状态而成为能够转移至导通状态的状态;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它们隔着隧道结分别层叠在多个上述置位晶闸管上,在该置位晶闸管成为导通状态时,该发光元件发光或发光量增加。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2 JP 2016-0575761.一种发光部件,其具备:依次成为导通状态的多个传输元件;多个置位晶闸管,它们与多个上述传输元件分别连接,由于该传输元件成为导通状态而成为能够转移至导通状态的状态;以及多个发光元件,它们隔着隧道结分别层叠在多个上述置位晶闸管上,在该置位晶闸管成为导通状态时,该发光元件发光或发光量增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部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置位晶闸管和上述发光元件中,构成该置位晶闸管的多个半导体层和构成该发光元件的多个半导体层隔着构成上述隧道结的半导体层而层叠。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隧道结被构成为,在上述发光元件被设定成正向偏压时,上述隧道结被设定成反向偏压。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置位晶闸管的多个半导体层、构成上述发光元件的多个半导体层、以及构成上述隧道结的半导体层中的任意半导体层使该发光元件中的电流路径变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隧道结的半导体层使上述发光元件中的电流路径变窄。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置位晶闸管的多个半导体层和构成上述发光元件的多个半导体层中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层的一部分或全部为分布布拉格反射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崇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