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2553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回转限位块和手柄。所述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垂直固定于手柄上;所述回转限位块一端与上限位块转动式连接,一端与下限位块拆卸式连接。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回转限位块与手柄形成的正方形形成检测区域。该检测装置既可快速有效地检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并直接判断胀粗是否超标,确定是否对管段更换,又不因检测人员能力影响而造成误判,可广泛应用于燃煤发电机组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的防磨防爆检查。该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反复使用。该检测方法准确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损检测
,具体涉及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和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锅炉受热面管长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运行,在烟尘、水汽、高温、外界应力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这些部件的表面状态、组织性能逐渐劣化,严重时可导致部件的薄弱部位外径发生蠕变胀粗等危害性缺陷,并导致其迅速扩展而造成严重事故,影响机组安全、经济、环保地运行。DL/T438、DL/T939等标准规程均要求对锅炉受热面管外径蠕变涨粗进行及时跟踪检测,并及时更换管段。其中,DL/T43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中的第9.3.19条规定,当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更换管段: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蠕变应大于4.5%。长期以来,利用游标卡尺对锅炉受热面管外径蠕变胀粗检测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锅炉受热面数量多、测点范围广,锅炉防磨防爆检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任务重,尤其是机组非停期间,防磨防爆检查时间只有短短几天,利用游标卡尺检测锅炉受热面管外径胀粗,一方面工作进度慢,另一方面,每次读数也可能由于检测人员能力水平不同而计算错误造成误判,给防磨防爆检查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公开号为CN202013180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受热面管激光测径仪,其倒置的槽形壳体的上部并排设有横向导轨,导轨上套装有滑块,滑块可在导轨上左右移动,滑块的前、后端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竖直的吊杆,其中一个吊杆的下端部安装有光线发射器,另一个吊杆的下端部安装有光线传感器,倒置的槽形壳体的上表面上设有一条横向的通槽,滑块的上表面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横向的通槽与设在倒置的槽形壳体上表面的上方的控制器连接,在倒置的槽形壳体的内侧面的下端设有一定个数的磁性表座,控制器内设有检测电路。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设备维护保养复杂,检测速度无法满足锅炉受热面管外径蠕变胀粗的检测要求,不适用于锅炉受热面管外径蠕变胀粗是否超标的判断。公开号为CN227475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锅炉受热面管蠕胀测量仪,包括探头和仪表。通过将胀粗后的被测管与标尺之间的间隙转化为电信号,从仪表读数读出。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设备维护保养复杂,检测速度无法满足锅炉受热面管外径蠕变胀粗的检测要求,不适用于锅炉受热面管外径蠕变胀粗是否超标的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规格,特别是管外径已知的条件下,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快速有效地检测其外径胀粗的检测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包括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回转限位块和手柄,所述上限位块的一端与手柄最前端固定连接,上限位块垂直于手柄,所述下限位块的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下限位块垂直于手柄,所述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形成定位区域;所述上限位块的另一端与回转限位块的一端转动式连接,所述回转限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限位块的另一端拆卸式连接,所述回转限位块以一端转动式连接和一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实现待测管的放入与锁定,所述的放入指通过回转限位块3拆卸端将检测区域打开使待测管能够放入检测区域;所述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回转限位块、手柄之间形成检测区域;所述手柄自由端为手持部。该检测装置类似P型结构。所述上限位块与回转限位块连接处设置销孔,所述销孔的直径小于上限位块的宽度。所述回转限位块两端设置销孔,所述销孔的直径小于回转限位块的宽度。所述下限位块与回转限位块连接处设置销孔,所述销孔的直径小于下限位块的宽度。所述回转限位块与上限位块通过转动销子实现转动式连接,所述回转限位块与下限位块通过活动销子拆卸式连接。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之间的距离满足关系式:L=D×(1+X%),L为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的间距;D为待测管外径,X%为现行电力行业标准规定奥氏体不锈钢管最大蠕变系数。所述的关系式:L=D×(1+X%)中,X%的值为4.5%。所述回转限位块的长度等于上、下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上限位块的宽度,下限位块的宽度三者的总和。所述回转限位块处于闭合状态时,回转限位块和手柄之间的距离等于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一种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方法,以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为检测工具,所述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1,打开活动销子,转动回转限位块,将该检测装置打开;步骤2,将待测管卡在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之间的定位区域,靠住手柄,定位区域的上下距离为L,待测管的直径为D,X%为现行电力行业标准规定奥氏体不锈钢管最大蠕变系数,L与D满足以下关系式:L=D×(1+X%),其中X%的值为4.5%;步骤3,转动回转限位块,通过活动销子将检测装置闭合固定,使待测管处于检测区域;步骤4,手握住手柄的手持部,将该检测装置沿着待测管轴向滑动,如果发生卡涩,表示待测管胀粗超过了电力行业标准规定奥氏体不锈钢管最大蠕变系数4.5%,判定为不合格,需要进行更换;如果能够顺利滑动,表示待测管没有胀粗或者胀粗低于电力行业标准规定奥氏体不锈钢管最大蠕变系数4.5%,判定为合格。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检测装置既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并直接判断其是否超标,确定是否对该管段更换,又可不因检测人员能力水平影响而发生计算错误造成误判,该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反复使用,可广泛应用于燃煤发电机组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的防磨防爆检查。所述的回转限位块的长度等于上、下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上限位块的宽度,下限位块的宽度三者的总和,设计合理,可便于携带和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示意图。图中,1为上限位块,2为下限位块,3为回转限位块,4为手柄,5为转动销子,6为活动销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包括上限位块1、下限位块2、回转限位块3和手柄4,所述上限位块1的一端与手柄4最前端固定连接,上限位块1垂直于手柄4,所述下限位块2的一端与手柄4固定连接,下限位块2垂直于手柄4,所述上限位块1与下限位块2之间形成定位区域;所述上限位块1的另一端与回转限位块3的一端转动式连接,所述回转限位块3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限位块2的另一端拆卸式连接,所述回转限位块3以一端转动式连接和一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实现待测管的放入与锁定,所述的放入指通过回转限位块3拆卸端将检测区域打开使待测管能够放入检测区域;所述上限位块1、下限位块2、回转限位块3、手柄4之间形成检测区域;所述手柄4自由端为手持部。该检测装置类似P型结构。本实施例中,上限位块1与回转限位块3连接处设置销孔,所述销孔的直径小于上限位块1的宽度,即图1中R的值小于L2的值。本实施例中,回转限位块3两端设置销孔,所述销孔的直径小于回转限位块3的宽度,即图1中R的值小于L2的值。本实施例中,下限位块2与回转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回转限位块和手柄,所述上限位块的一端与手柄最前端固定连接,上限位块垂直于手柄,所述下限位块的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下限位块垂直于手柄,所述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形成定位区域;所述上限位块的另一端与回转限位块的一端转动式连接,所述回转限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限位块的另一端拆卸式连接,所述回转限位块以一端转动式连接和一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实现待测管的放入与锁定;所述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回转限位块、手柄之间形成检测区域;所述手柄的自由端为手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回转限位块和手柄,所述上限位块的一端与手柄最前端固定连接,上限位块垂直于手柄,所述下限位块的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下限位块垂直于手柄,所述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形成定位区域;所述上限位块的另一端与回转限位块的一端转动式连接,所述回转限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限位块的另一端拆卸式连接,所述回转限位块以一端转动式连接和一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实现待测管的放入与锁定;所述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回转限位块、手柄之间形成检测区域;所述手柄的自由端为手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限位块与回转限位块连接处设置销孔,所述销孔的直径小于上限位块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限位块两端设置销孔,所述销孔的直径小于回转限位块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下限位块与回转限位块连接处设置销孔,所述销孔的直径小于下限位块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限位块与上限位块通过转动销子实现转动式连接,所述回转限位块与下限位块通过活动销子拆卸式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锅炉受热面用奥氏体耐热钢管外径胀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之间的距离满足关系式:L=D×(1+X%),L为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的间距;D为待测管外径,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甲安袁霖朱海宝高国宏马龙信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