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17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培养箱,其结构包括培养箱壳体、紫外线杀菌灯、控制器、电源开关、门把手、箱门、工作进度可视窗,箱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培养箱壳体的前端表面上,控制器固定设于培养箱壳体的前端表面上,控制器设于箱门的左侧,电源开关设于控制器的下方,工作进度可视窗固定设于箱门的前端表面上,箱门前端的左侧表面上固定设有门把手,紫外线杀菌灯设于培养箱壳体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实现了该恒温培养箱在使用时拥有可以避免外部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培养箱内产生杂菌,有效的防止杂菌污染培养物,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培养效率,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培养箱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恒温培养箱,属于培养箱领域。
技术介绍
恒温培养箱又称隔水式电热细胞,供医疗卫生、医药工业、生物化学、工业生产及农业科学等科研部门作细菌培养、育种、发酵及其他恒温试验用。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6266630U的一种恒温培养箱,可以解决培养瓶的温差问题,提高箱体内温度的均匀度。恒温培养箱的结构包括恒温培养箱本体,恒温培养箱本体的侧壁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外设有碎风装置,碎风装置包括与恒温培养箱本体的侧壁平齐的主碎风面,主碎风面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主碎风面与恒温培养箱本体的侧壁通过上、下两个连接面连接,碎风装置的两侧与恒温培养箱本体的侧壁围成侧风道,该专利技术将进风口送入的热风或冷风分成通过主碎风面的多个通风孔分散后吹出的多道直吹风,以及通过侧风道吹出的侧风,构成整个恒温培养箱的空气循环方式,相比传统的恒温培养箱,各个培养瓶的环境温度温差小,有利于微生物或者细胞培养的一致性,但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外部空气中的细菌容易进入培养箱内从而产生杂菌,导致杂菌污染培养物,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培养效率,使用不方便,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恒温培养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培养箱,其结构包括培养箱壳体(1)、紫外线杀菌灯(2)、控制器(3)、电源开关(4)、门把手(5)、箱门(6)、工作进度可视窗(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门(6)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培养箱壳体(1)的前端表面上,所述的控制器(3)固定设于培养箱壳体(1)的前端表面上,所述的控制器(3)设于箱门(6)的左侧,所述的电源开关(4)设于控制器(3)的下方,所述的工作进度可视窗(7)固定设于箱门(6)的前端表面上,所述的箱门(6)前端的左侧表面上固定设有门把手(5),所述的紫外线杀菌灯(2)设于培养箱壳体(1)的内部;所述的紫外线杀菌灯(2)由第一安装架(201)、灯座(202)、灯管(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培养箱,其结构包括培养箱壳体(1)、紫外线杀菌灯(2)、控制器(3)、电源开关(4)、门把手(5)、箱门(6)、工作进度可视窗(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门(6)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培养箱壳体(1)的前端表面上,所述的控制器(3)固定设于培养箱壳体(1)的前端表面上,所述的控制器(3)设于箱门(6)的左侧,所述的电源开关(4)设于控制器(3)的下方,所述的工作进度可视窗(7)固定设于箱门(6)的前端表面上,所述的箱门(6)前端的左侧表面上固定设有门把手(5),所述的紫外线杀菌灯(2)设于培养箱壳体(1)的内部;所述的紫外线杀菌灯(2)由第一安装架(201)、灯座(202)、灯管(203)、第二安装架(204)组成,所述的灯管(203)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安装架(201)、第二安装架(204)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安装架(201)连接于灯座(202)左上端的内表面上,所述的灯座(202)右上端的内表面连接有第二安装架(204),所述的培养箱壳体(1)内部设有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婵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