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211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硅烷偶联剂1‑3%、抗旱剂2‑5%、纳米级植物纤维体30‑40%,聚氯乙烯35‑45%、色体5‑9%、硬脂酸锌3‑7%、7042线性5‑9%。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解决现有的电缆导管内管不具备强延伸力学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市场上用作塑料电缆保护的管道材质基本上有两大类,一种是热固性塑料,其中以玻璃钢管道为主,另一种是热塑性塑料,以PVC、聚乙烯、聚丙烯管为主。这两大类型材料的管道的优缺点如下:玻璃钢电缆保护管道的优点:(1)玻璃钢管道重量轻、刚度高,抗压和抗沉降能力强;(2)导热系数大,尤其是电缆长期在地下运行时优势更明显;(3)耐温差好,在-40℃~-150℃环境中使用年限可达50年。玻璃钢电缆保护管道由于工艺本身缺陷和不法厂家粗制滥造,以高碱产品充当无碱产品,以次充好等因素,其质量参差不齐,穿缆时经不住牵引钢丝的摩擦、划伤,导致了玻璃纤维脱层,致使玻璃纤维缠在电缆上,越缠越多,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导致穿缆失败,不能实现安全穿缆的目的,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PVC、聚丙烯、聚乙烯等热塑性管道的优点很多,应用在电缆保护领域,突出特点就是电绝缘性好、内壁比较光滑、容易敷设电缆,不会造成卡死电缆的现象发生。但耐热、耐冷有局限,难以达到电力行业技术要求的需要。以上热塑性的管材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管材,各有优缺点,但是距离电力行业的要求相差很远。由于热塑性塑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非极性结晶材料,表面张力较低,收缩率大,抗蠕变性能差,不具备强延伸力学性能,达不到市场要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解决现有的解决现有的电缆导管内管不具备强延伸力学性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其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硅烷偶联剂1-3%、抗旱剂2-5%、纳米级植物纤维体30-40%,聚氯乙烯35-45%、色体5-9%、硬脂酸锌3-7%、7042线性5-9%。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电缆导管内管的原料组分重量百分比,称取定量的硅烷偶联剂、抗旱剂、纳米级植物纤维体,聚氯乙烯、色体、硬脂酸锌、7042线性,然后将称取后硅烷偶联剂制备成硅烷偶联剂溶液;步骤(2)、将配好的硅烷偶联剂溶液放入高速混合器中,再将抗旱剂、纳米级植物纤维体,聚氯乙烯、色体、硬脂酸锌、7042线性放入高速混合器中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高速混合器泵入呈细雾状的硅烷偶联剂溶液,高速混合处理10-15分钟即可结束,随后放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得到共混颗粒;步骤(3)、将步骤(3)所述共混颗粒放入单螺杆挤出机喂料池中,通过挤出工艺制成电缆导管内管,并根据要求裁剪出规定长度的内管。进一步的,本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4)、在裁剪下的电缆导管内管外表面延其轴向开设连续的螺纹槽。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还包括在螺纹槽内成型石英砂树脂混合层,石英砂树脂混合层和电缆导管内管外表面齐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电缆导管内管通过硅烷偶联剂、抗旱剂、纳米级植物纤维体、聚氯乙烯、色体、硬脂酸锌、7042线性这些原料组成,使得其具备强延伸力学性能,能够解决现有的电缆导管内管不具备强延伸力学性能的问题。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法实施例1,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其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硅烷偶联剂1%、抗旱剂2%、纳米级植物纤维体30%,聚氯乙烯35%、色体5%、硬脂酸锌3%、7042线性5%。实施例2、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其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硅烷偶联剂2%、抗旱剂3%、纳米级植物纤维体35%,聚氯乙烯41%、色体7%、硬脂酸锌5%、7042线性7%。实施例3、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其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硅烷偶联剂3%、抗旱剂5%、纳米级植物纤维体40%,聚氯乙烯45%、色体9%、硬脂酸锌7%、7042线性9%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的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电缆导管内管的原料组分重量百分比,称取定量的硅烷偶联剂、抗旱剂、纳米级植物纤维体,聚氯乙烯、色体、硬脂酸锌、7042线性,然后将称取后硅烷偶联剂制备成硅烷偶联剂溶液;步骤(2)、将配好的硅烷偶联剂溶液放入高速混合器中,再将抗旱剂、纳米级植物纤维体,聚氯乙烯、色体、硬脂酸锌、7042线性放入高速混合器中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高速混合器泵入呈细雾状的硅烷偶联剂溶液,高速混合处理10-15分钟即可结束,随后放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得到共混颗粒;步骤(3)、将步骤(3)所述共混颗粒放入单螺杆挤出机喂料池中,通过挤出工艺制成电缆导管内管,并根据要求裁剪出规定长度的内管。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在裁剪下的电缆导管内管外表面延其轴向开设连续的螺纹槽。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还包括在螺纹槽内成型石英砂树脂混合层,石英砂树脂混合层和电缆导管内管外表面齐平。以上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法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硅烷偶联剂1‑3%、抗旱剂2‑5%、纳米级植物纤维体30‑40%,聚氯乙烯35‑45%、色体5‑9%、硬脂酸锌3‑7%、7042线性5‑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硅烷偶联剂1-3%、抗旱剂2-5%、纳米级植物纤维体30-40%,聚氯乙烯35-45%、色体5-9%、硬脂酸锌3-7%、7042线性5-9%。2.一种具有强延伸力学性能的电缆导管内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电缆导管内管的原料组分重量百分比,称取定量的硅烷偶联剂、抗旱剂、纳米级植物纤维体,聚氯乙烯、色体、硬脂酸锌、7042线性,然后将称取后硅烷偶联剂制备成硅烷偶联剂溶液;步骤(2)、将配好的硅烷偶联剂溶液放入高速混合器中,再将抗旱剂、纳米级植物纤维体,聚氯乙烯、色体、硬脂酸锌、7042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又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