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2111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人造板,包括基层以及基层上方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UV底漆层,热转印装饰层和UV面漆层,所述基层的板体内部开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若干个通孔,所述若干个通孔是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或腰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所述基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80‑100份,氯化聚乙烯10‑20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5‑10份,轻钙15‑30份,高岭土15‑30份,PE蜡3‑5份,硬脂酸3‑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PVC中引入了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促进了树脂塑化,采用碳酸钙与高岭土作为填料,且PE蜡和硬脂酸的共同使用促进了碳酸钙和高岭土与树脂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制品的热稳定性以及耐腐蚀性,得到了质轻、耐热、耐腐蚀、防水的实验台用或工作台用人造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人造板。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台或者工作台台面常常采用实芯理化板或者高密度板,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台面容易接触到水或化学试剂,进而受潮吸水,导致表面翘起或脱落,甚至起泡变形。密度板的重量较重,且由于本身的加工方式,使得其中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会危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PVC板材相比于密度板质量较轻,且由于具有硬度大、强度高、耐老化、阻燃、绝缘性能可靠、表面光洁平整、不吸水、不变形、易加工等众多优点,发展至今已被广泛用于门窗、地板、墙板等多个领域,但是由于PVC材料的耐热性以及耐腐蚀性能较差,不可以在较高温度下使用。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中存在大量酸性物质,易对台面造成腐蚀;在实验过程中,很多装置或设备也是在高温下运行的,因此,当将PVC板用于实验台或工作台台面时需要提高PVC板材的耐热性以及耐腐蚀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质轻、耐热、耐腐蚀、防水的实验台用或工作台用的多功能人造板,以解决现有实验台或工作台用板材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上述人造板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人造板,包括基层以及基层上方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UV底漆层,热转印装饰层和UV面漆层,所述基层的板体内部开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若干个通孔,所述若干个通孔是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或腰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所述基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80-100份,氯化聚乙烯10-20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5-10份,轻钙15-30份,高岭土15-30份,PE蜡3-5份,硬脂酸3-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8份。较优地,所述基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90-100份,氯化聚乙烯10-15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5-10份,轻钙20-25份,高岭土20-25份,PE蜡3-5份,硬脂酸3-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7份。较优地,所述基层原料还包含1-5份的色料。较优地,所述高岭土的粒径为800-1200目。较优地,所述基层的厚度为10-60mm。较优地,所述热转印装饰层为热转印木纹装饰层。较优地,所述通孔均匀地分布。较优地,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20mm。上述任一项所述人造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原料并放入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在预热的挤出机中挤压成板材;2)在步骤1)所得板材的板体内部加工通孔得到带有通孔的基层;3)在基层的表面涂覆UV底漆,经紫外光固化;4)通过热转印胶水将热转印纸的正面与UV底漆层对贴;5)将贴有热转印纸的板材在高温下进行烘烤,然后撕去热转印纸;6)在热转印装饰层的表面涂覆UV面漆,经紫外光固化,得到成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人造板材的基层的板体内部设置若干个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或腰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的通孔,不仅能够节省材料减轻重量,而且向内的拱形或者凸起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在板材受到压力时可以将压力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在不降低板材强度的同时减轻了板材的重量,且通孔的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震消音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在PVC中引入了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具有内增塑作用,与PVC相容性好,可促进树脂塑化,改善了制品的力学性能。采用碳酸钙与高岭土作为填料,且PE蜡和硬脂酸的共同使用促进了碳酸钙和高岭土与树脂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制品的热稳定性以及耐腐蚀性,得到了质轻、耐热、耐腐蚀、防水的实验台用或工作台用人造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人造板,包括基层1以及基层1上方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UV底漆层2,热转印装饰层3和UV面漆层4,在基层1的板体内部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若干个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通孔5,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mm。其中,基层1厚10mm,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80份,氯化聚乙烯20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5份,轻钙15份,高岭土30份,PE蜡3份,硬脂酸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份;其中,高岭土的粒径为800目。热转印装饰层3起装饰的作用;UV面漆层4可以对热转印装饰层进行保护,并且防止成品板材在运输、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刮磨损伤。制备上述人造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原料并投入高速混合机内搅拌8min,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在预热的挤出机中挤压成板材;2)在步骤1)所得板材的板体内部加工通孔得到带有通孔的基层;3)在基层的表面涂覆UV底漆,经紫外光固化;4)通过热转印胶水将热转印纸的正面与UV底漆层对贴,选用手工刷胶、贴纸的全手工操作方式,或者选用万向轮包覆机刷胶、贴纸的机械操作方式进行;5)将步骤4)所得贴有热转印纸的板材在160℃下进行烘烤,然后撕去热转印纸;6)在热转印装饰层的表面涂覆UV面漆,经紫外光固化,得到成品。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人造板,包括基层1以及基层1上方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UV底漆层2,热转印装饰层3和UV面漆层4,在基层1的板体内部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若干个横截面为腰形的通孔6,通孔之间的间距为5mm。其中,基层1厚20mm,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85份,氯化聚乙烯18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6份,轻钙20份,高岭土25份,PE蜡3份,硬脂酸4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4份,色料1份;其中,色料为柠檬桉黄,高岭土的粒径为1000目。热转印装饰层3起装饰的作用;UV面漆层4可以对热转印装饰层进行保护,并且防止成品板材在运输、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刮磨损伤。制备上述人造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原料并投入高速混合机内搅拌10min,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在预热的挤出机中挤压成板材;2)在步骤1)所得板材的板体内部加工通孔得到带有通孔的基层;3)在基层的表面涂覆UV底漆,经紫外光固化;4)通过热转印胶水将热转印纸的正面与UV底漆层对贴,选用手工刷胶、贴纸的全手工操作方式,或者选用万向轮包覆机刷胶、贴纸的机械操作方式进行;5)将步骤4)所得贴有热转印纸的板材在165℃下进行烘烤,然后撕去热转印纸;6)在热转印装饰层的表面涂覆UV面漆,经紫外光固化,得到成品。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人造板,包括基层1以及基层1上方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UV底漆层2,热转印装饰层3和UV面漆层4,在基层1的板体内部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若干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通孔7,正三角形通孔与倒三角形通孔交替排列,三角形通孔的间距(相邻两个三角形的相邻两腰之间的距离)为10mm。其中,基层1厚30mm,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90份,氯化聚乙烯15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人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以及基层(1)上方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UV底漆层(2),热转印装饰层(3)和UV面漆层(4),所述基层(1)的板体内部开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若干个通孔,所述若干个通孔是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或腰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所述基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 80‑100份,氯化聚乙烯 10‑20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 5‑10份,轻钙 15‑30份,高岭土 15‑30份,PE蜡 3‑5份,硬脂酸 3‑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3‑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人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以及基层(1)上方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UV底漆层(2),热转印装饰层(3)和UV面漆层(4),所述基层(1)的板体内部开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若干个通孔,所述若干个通孔是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或腰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所述基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80-100份,氯化聚乙烯10-20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5-10份,轻钙15-30份,高岭土15-30份,PE蜡3-5份,硬脂酸3-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90-100份,氯化聚乙烯10-15份,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5-10份,轻钙20-25份,高岭土20-25份,PE蜡3-5份,硬脂酸3-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原料还包含1-5份的色料。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志军龚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必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