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429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器,包括:壳体、内齿圈、第一外齿轮、多个第二外齿轮、用于驱动第一外齿轮转动的驱动件和弯管组件。内齿圈可转动地设在壳体内,第一外齿轮设在内齿圈的内侧,每个第二外齿轮设在内齿圈与第一外齿轮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外齿轮和内齿圈相互啮合,弯管组件包括弯管模具和固定支架,弯管模具与内齿圈相连,固定支架设在壳体上,固定支架用于固定管件,弯管模具用于弯折管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弯管器,可以快速方便地对管件进行弯折,省时省力,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

Pipe be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bend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inner gear ring, a first outer gear, a plurality of second external gears, a driving element used for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first outer gear and a pipe bending component. The ring gear is rotatably arranged in the shell inside the first inner gear ring gear, each second gear with the inner gear ring and the first gear an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uter gear and the ring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elbow assembly including bending die and a fixed bracket, an elbow di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ring gear is fixed. Support on the shell, stand for fixing fittings, pipe mold for bending pipe. According to the pipe bender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pipe fittings can be bent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is saved, the labor intensity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volume is small,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弯管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由于弯管器结构的限制,不能增加旋转扭矩,导致弯管器在使用时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使得弯管器不能满足更多的使用要求,使用不方便。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弯管器,该弯管器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管器,包括:壳体;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壳体内;第一外齿轮,所述第一外齿轮设在所述内齿圈的内侧;多个第二外齿轮,每个所述第二外齿轮设在所述内齿圈与所述第一外齿轮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内齿圈相互啮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外齿轮转动的驱动件;用于对管件弯折的弯管组件,所述弯管组件包括弯管模具和固定支架,所述弯管模具与所述内齿圈相连,所述固定支架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管件,所述弯管模具用于弯折所述管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管器,通过采用行星齿轮机构增大其输出的旋转扭矩,并且通过在弯管组件上设置弯管模具和固定支架,方便将管件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弯管器上并通过弯管模具进行弯折,可以快速方便地对管件进行弯折,省时省力,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二外齿轮沿所述第一外齿轮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外齿轮的旋转轴与所述壳体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管模具具有适于管件穿过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固定支架具有适于管件穿过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对应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齿圈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管器还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外齿轮相连,所述驱动件为棘轮把手,所述棘轮把手与所述输入轴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管器还包括输出轴,所述内齿圈上邻近所述弯管模具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输出轴设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弯管模具与所述输出轴相连。可选地,所述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弯管模具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弯管模具上设有轴孔,所述输出轴配合在所述轴孔内,所述输出轴上套设有卡箍,所述卡箍与所述轴孔的内周壁止抵。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管模具包括第一子模具和第二子模具,所述第一子模具与所述内齿圈相连,所述第一子模具形成为圆盘形,所述第一子模具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子模具连接在所述第一子模具上,所述第二子模具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子模具包括第一固定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子模具相连,所述第一底座上形成有所述第二凹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二固定板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二底座朝向邻近所述弯管模具的切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底座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弯管模具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弯管模具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管器还包括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与所述壳体相连。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管器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管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管器的又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管器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管器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管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一;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管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之二;图8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弯管器的第一子模具的立体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弯管器的第二子模具的立体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弯管器的固定支架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弯管器的第一子模具的立体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弯管器的第二子模具的立体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弯管器的固定支架的部分结构立体图。附图标记:弯管器100,壳体1,驱动件2,第一外齿轮3,输入轴31,第二外齿轮4,连接架41,内齿圈5,第一轴承51,连接板52,输出轴53,第一轴段531,第二轴段532,第二轴承533,卡箍534,弯管模具6,第一子模具61,第一凹槽611,第一固定孔612,轴孔613,第二子模具62,第一固定板621,第二固定孔6211,第一底座622,第二凹槽6221,紧固件63,固定支架7,第二固定板71,第二底座72,第三凹槽721,紧固件73,固定把手8,管件2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管器100。如图1-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管器100,包括:壳体1、内齿圈5、第一外齿轮3、多个第二外齿轮4、驱动件2和弯管组件。具体而言,内齿圈5可转动地设在壳体1内,第一外齿轮3设在内齿圈5的内侧,每个第二外齿轮4设在内齿圈5与第一外齿轮3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外齿轮3和内齿圈5相互啮合。驱动件2用于驱动第一外齿轮3转动。由此,在驱动件2驱动第一外齿轮3转动时,转动的第一外齿轮3带动与其啮合的多个第二外齿轮4转动,多个转动的第二外齿轮4同时驱动与其啮合的内齿圈5转动。弯管组件用于对管件200弯折,弯管组件包括弯管模具6和固定支架7,弯管模具6与内齿圈5相连,由此在内齿圈5转动时弯管模具6跟随内齿圈5一同转动,在弯管模具6转动时可以对管件100进行弯折。固定支架7设在壳体1上,固定支架7用于固定管件200。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弯管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壳体内;第一外齿轮,所述第一外齿轮设在所述内齿圈的内侧;多个第二外齿轮,每个所述第二外齿轮设在所述内齿圈与所述第一外齿轮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内齿圈相互啮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外齿轮转动的驱动件;用于对管件弯折的弯管组件,所述弯管组件包括弯管模具和固定支架,所述弯管模具与所述内齿圈相连,所述固定支架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管件,所述弯管模具用于弯折所述管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壳体内;第一外齿轮,所述第一外齿轮设在所述内齿圈的内侧;多个第二外齿轮,每个所述第二外齿轮设在所述内齿圈与所述第一外齿轮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内齿圈相互啮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外齿轮转动的驱动件;用于对管件弯折的弯管组件,所述弯管组件包括弯管模具和固定支架,所述弯管模具与所述内齿圈相连,所述固定支架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管件,所述弯管模具用于弯折所述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外齿轮沿所述第一外齿轮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外齿轮的旋转轴与所述壳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模具具有适于管件穿过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固定支架具有适于管件穿过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外齿轮相连,所述驱动件为棘轮把手,所述棘轮把手与所述输入轴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轴,所述内齿圈上邻近所述弯管模具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输出轴设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弯管模具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博何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