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文冠果嫩枝为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1311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1:20
一种以文冠果嫩枝为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每年5月下旬‑7月下旬,于10年龄以下文冠果母株上选择半木质化枝条采集;然后对采集的半木质化枝条进行表面灭菌处理;第三步经过无菌操作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消毒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枝条剪成2‑3cm的茎段,每个茎段至少包含1个腋芽,将茎段放在灭过菌的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后接种在事先配制好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上;最后在25±2℃的条件下暗培7天后,转至光照下培养,光照时间为13h,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温度保持在25±2℃,空气湿度为30‑40%,接种15天后统计腋芽萌发率。采用以上方法文冠果嫩枝丛生芽的诱导率可达96.1%。

With the buds induction method to shoot for a X.

A shoot clumps of explants was bud induction metho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firstly, in late May each year, in late July, 10 age following maternal selection of Xanthoceras semi lignified branches collected; then the semi lignified branches collected by surface sterilization process; the third step after the aseptic inoculation into the culture medium; after disinfection, cut into 2 segments 3cm in super clean bench. Branches, each stem segment contains at least 1 buds, stems will put in the sterilized filter paper surface water dry after inoculation in advance prepared bud induced medium; at 25 - 2 DEG 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ark culture for 7 days, light to medium, illumination time is 13h, the light intensity is 2000 3000lux, maintained at a temperature of 25 + 2 DEG C, the air humidity is 30 40%, 15 days after inoculation of axillary bud germination rate statistics. Using the above method of shoot bud induction rate was up to 96.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文冠果嫩枝为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丛生芽诱导方法,尤指一种以文冠果嫩枝为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方法。
技术介绍
文冠果,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分布中国北部和东北部,西至宁夏、甘肃,东北至辽宁,北至内蒙古,南至河南。野生于丘陵山坡等处,各地也常栽培。小枝褐红色粗壮,叶连柄长可达30厘米;小叶对生,两侧稍不对称,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锐利锯齿,两性花的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直立,总花梗短,花瓣白色,基部紫红色或黄色,花盘的角状附属体橙黄色,花丝无毛;蒴果长达6厘米;种子黑色而有光泽。春季开花,秋初结果。文冠果耐干旱、贫瘠、抗风沙,在石质山地、黄土丘陵、石灰性冲积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区均能成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食用油料树种。文冠果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和营养价值,油脂成份在种子和种仁中含量极高。研究结果证明:种仁中含油量达66.39%,优良品种的种仁中含油量达72%,超过-般的油料植物,其油脂的基本组成如下:硬脂酸、油酸38.9%(-般食用油的主要成份之-)亚油酸40.2%(和豆油、核桃油相近,也是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山嵛酸7.2%亚麻酸及甘碳烯酸各为0.3%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木本油料树种,油黄色而透明,食用味美,油中所含亚油酸是中药益寿宁的主要成份,具有极好降血压作用,食用文冠果油可有效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等病症。此外,文冠果种仁除可加工食用油外,还可制作高级润滑油、高级油漆、增塑剂、化妆品等工业原料。由文冠果籽油制备的生物柴油相关烃脂类成分含量高,内含18C的烃类占93.4%,而且无S、无N等污染环境因子,符合理想生物柴油指标。文冠果的柴油提取已获成功,陕西、河南、甘肃、北京等国内地区已在积极筹建文冠果油大中型加工厂,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也纷纷建造文冠果园林基地及加工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种以文冠果成熟胚为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方法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文冠果成熟胚为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以文冠果成熟胚为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首先在每年5月下旬-7月下旬,于文冠果母株上采集半木质化枝条;然后对采集的半木质化枝条进行表面灭菌处理;第三步经过无菌操作手续接种到培养基上,所述的培养基配方为WPM+6-BA1.0mg/L+TDZ0.05mg/L+NAA0.1mg/L+水解乳蛋白0.25g/L+肌醇0.2g/L;对培养基进行消毒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所述枝条剪成2-3cm的茎段,每个茎段至少包含1个腋芽,将茎段放在灭过菌的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后接种在事先配制好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上;最后在培养条件为25±2℃暗培7天后,转至光照下培养,光照时间为13h,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温度保持在25±2℃,空气湿度为30-40%,接种15天后统计腋芽萌发率。文冠果母株上选择半木质化枝条采集,应选择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的材料;要随采随处理,如不能及时处理,要将枝条的下端浸泡在清水中,使之保持水分不散失,但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4h;嫩枝的采集时间正逢雨季,要随时观察天气的变化,提前做好准备;雨后应于烈日暴晒3天后进行采集。消毒灭菌过程如下:首先将枝条上的叶片去掉,用中性洗涤剂饱和液浸泡10-15minmin,在饱和液中用软刷刷洗枝条,用清水冲洗干净;剪成10cm-15cm的小段,在流水下冲洗1-2h;然后在超净台上,用70%酒精浸泡10-20s,用无菌水冲洗3-5遍;最后用0.1%浓度升汞溶液(HgCl)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3-8min,用无菌水冲洗5-8遍,每次保持1-2min。与现有技术的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以文冠果成熟胚为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首先在每年5月下旬-7月下旬,于文冠果母株上采集半木质化枝条;然后对采集的半木质化枝条进行表面灭菌处理;第三步经过无菌操作手续接种到培养基上,所述的培养基配方为WPM+6-BA1.0mg/L+TDZ0.05mg/L+NAA0.1mg/L+水解乳蛋白0.25g/L+肌醇0.2g/L;对培养基进行消毒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所述枝条剪成2-3cm的茎段,每个茎段至少包含1个腋芽,将茎段放在灭过菌的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后接种在事先配制好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上;最后在培养条件为25±2℃暗培7天后,转至光照下培养,光照时间为13h,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温度保持在25±2℃,空气湿度为30-40%,接种15天后统计腋芽萌发率,采用以上方法文冠果嫩枝丛生芽的诱导率可达96.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1、外植体采集、处理与消毒5月下旬-7月下旬,于文冠果母株上选择半木质化枝条,应选择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的材料。要随采随处理,如不能及时处理,要将枝条的下端浸泡在清水中,使之保持水分不散失,但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4h。嫩枝的采集时间正逢雨季,要随时观察天气的变化,提前做好准备。雨后应于烈日暴晒3天后进行采集。从外界或室内采集的嫩枝都不同程度的带有各种微生物,一旦被带入培养基,便会造成培养基污染,从而影响试验效果。因此,植物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表面灭菌处理,再经无菌操作手续接种到培养基上。消毒灭菌过程如下:(1)将枝条上的叶片去掉,用中性洗涤剂饱和液浸泡10min,在饱和液中用软刷刷洗枝条,用清水冲洗干净;剪成10cm-15cm的小段,在流水下冲洗1h;(2)在超净台上,用70%酒精浸泡10s,用无菌水冲洗3遍(根据枝条的木质化程度不同,消毒时间不同,随着枝条木质化程度的提高,消毒时间随之加长);(3)用0.1%浓度升汞(HgCl)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为3min(根据枝条的木质化程度不同,消毒时间不同,随着枝条木质化程度的提高,消毒时间随之加长),用无菌水冲洗5遍,每次保持1min。2、培养基配方WPM+6-BA1.0mg/L+TDZ0.05mg/L+NAA0.1mg/L+水解乳蛋白0.25g/L+肌醇0.2g/L3、接种方法将枝条采集后,按照上述消毒方法进行消毒,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剪成2cm的茎段,每个茎段至少包含1个腋芽,将茎段放在灭过菌的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后接种在事先配制好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上。4、培养条件25±2℃暗培7天后,转至光照下培养,光照时间为13h,光照强度为2000lux,温度保持在25±2℃,空气湿度为30-40%,接种15天后统计腋芽萌发率。实施例21、外植体采集、处理与消毒4月下旬-7月下旬,于文冠果母株上选择半木质化枝条,应选择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种子饱满的材料。要随采随处理,如不能及时处理,要将枝条的下端浸泡在清水中,使之保持水分不散失,但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4h。嫩枝的采集时间正逢雨季,要随时观察天气的变化,提前做好准备。雨后应于烈日暴晒3天后进行采集。从外界或室内采集的嫩枝都不同程度的带有各种微生物,一旦被带入培养基,便会造成培养基污染,从而影响试验效果。因此,植物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文冠果嫩枝为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每年5月下旬‑7月下旬,于文冠果母株上采集半木质化枝条;然后对采集的半木质化枝条进行表面灭菌处理;第三步经过无菌操作手续接种到培养基上,所述的培养基配方为WPM+6‑BA1.0mg/L+TDZ 0.05mg/L+NAA 0.1mg/L+水解乳蛋白0.25g/L+肌醇0.2g/L;对培养基进行消毒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所述枝条剪成2‑3cm的茎段,每个茎段至少包含1个腋芽,将茎段放在灭过菌的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后接种在事先配制好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上;最后在培养条件为25±2℃暗培7天后,转至光照下培养,光照时间为13h,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温度保持在25±2℃,空气湿度为30‑40%,接种15天后统计腋芽萌发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文冠果嫩枝为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每年5月下旬-7月下旬,于文冠果母株上采集半木质化枝条;然后对采集的半木质化枝条进行表面灭菌处理;第三步经过无菌操作手续接种到培养基上,所述的培养基配方为WPM+6-BA1.0mg/L+TDZ0.05mg/L+NAA0.1mg/L+水解乳蛋白0.25g/L+肌醇0.2g/L;对培养基进行消毒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所述枝条剪成2-3cm的茎段,每个茎段至少包含1个腋芽,将茎段放在灭过菌的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后接种在事先配制好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上;最后在培养条件为25±2℃暗培7天后,转至光照下培养,光照时间为13h,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温度保持在25±2℃,空气湿度为30-40%,接种15天后统计腋芽萌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文冠果嫩枝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珍张文军赵颖黄卫丽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