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0132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8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格栅间、污水净化间、消毒室和通风设备室;格栅间的出口通过带污水提升泵的管道连接污水净化间的进水口;污水净化室包括集水槽,集水槽的顶部设有冷凝液流收集装置;集水槽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收集冷凝液的集水空间;集水槽的下部连通消毒室;集水槽的内壁的内部设有若干层间隔设置的蒸发槽;通风设备室的出风口连通污水净化室的底部;冷凝液流收集装置的外部设有太阳能收集装置;蒸发槽上设有辅助蒸发装置,辅助蒸发装置利用太阳能收集装置收集的能量加快污水蒸发,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出水达到污水一级B排放标准,占地面积小,设备运行稳定,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因为造价比较高,动辄百万甚至上千万,对于实际运行中的一般较小的工厂来说根本负担不起,从而容易造成小型企业私自排放污水,对目前日益严峻的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同时因为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与运行都比较复杂,均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指导,在正常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比较高,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结构简单,流程简短,污水处理量大,并且处理成本较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格栅间、污水净化间、消毒室和通风设备室;格栅间的出口通过带污水提升泵的管道连接污水净化间的进水口;污水净化室包括集水槽,集水槽的顶部设有冷凝液流收集装置;集水槽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收集冷凝液的集水空间;集水槽的下部连通消毒室;集水槽的内壁的内部设有若干层间隔设置的蒸发槽;通风设备室的出风口连通污水净化室的底部;冷凝液流收集装置的外部设有太阳能收集装置;蒸发槽上设有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的辅助蒸发装置。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污水净化间的进水口设置于最顶层蒸发槽的上方。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蒸发槽呈多半圆形。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一种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调节池,调节池的入水口连通格栅间的出水口,污水提升泵的入口连通所述调节池。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格栅间与调节池均位于地下。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格栅间中设有栅条间距为5~10mm的格栅。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蒸发槽镶嵌固定在所述内壁上,蒸发槽上设有水堰。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集水槽的内壁和外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若干真空集热管和保温水箱;辅助蒸发装置包括若干散热器,所述若干散热器通过管路连通保温水箱,该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格栅间、调节池、污水净化间、消毒室和通风设备室,污水进入格栅间通过细格栅的过滤作用,除去污水中的颗粒物质及悬浮物,通过污水提升泵将调节池中的污水送至污水净化间的最顶层蒸发槽,蒸发槽中建有辅助蒸发装置,该辅助蒸发装置利用顶部太阳能收集装置收集的能量加快污水蒸发,水蒸气在气流的导流作用下接触到冷凝收集装置形成液流,汇入到集水槽,从而将出水配送至消毒室,在次氯酸盐的作用下杀菌消毒,从而配送到用户或外排至自然河流中。本技术结构简单,污水处理流程简短,污水处理量大,并且处理成本较低;使出水达到污水一级B排放标准,同时构筑物集中程度高,占地面积小,设备运行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污水净化间的剖面俯视图。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1、格栅间;2、调节池;3、污水提升泵;4、污水净化间;5、消毒室;6、通风设备室;41、蒸发槽;42、集水槽;43、太阳能收集装置;44、冷凝收集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格栅间1、调节池2、污水净化间4、消毒室5和通风设备室6,污水进入格栅间1通过细格栅的过滤作用,除去污水中的颗粒物质及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2,通过污水提升泵3将调节池2中的污水送至污水净化间4的最顶层蒸发槽41,蒸发槽41中建有辅助蒸发装置,该辅助蒸发装置可以利用顶部太阳能收集装置43收集的能量加快污水蒸发,水蒸气在气流的导流作用下接触到冷凝收集装置44形成液流,汇入到集水槽42,从而将出水配送至消毒室5,在次氯酸盐的作用下杀菌消毒,从而配送到用户或外排至自然河流中。本实施例中,格栅间1的格栅的栅条间距为5~10mm,用于除去原水中的颗粒物质及悬浮物,为后续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本实施例中,格栅间1与调节池2可以合建也可以分开设立,均采用地下式修建。本实施例中,污水净化室4整体为圆柱形,整体可以分为蒸发槽41、集水槽42,集水槽42的顶部设有圆锥形的冷凝液流收集装置44,冷凝液流收集装置44的外部连体建有太阳能材料制作的太阳能收集装置43。集水槽42包括环形的内壁和外壁,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收集冷凝液的集水空间;集水槽42的下部连通消毒室5。内壁的内部设有若干层间隔设置的蒸发槽41,蒸发槽41呈多半圆形,蒸发槽41与内壁之间具有一个弧形缺口,相邻蒸发槽41的缺口在圆周上错开180布置。本实施例中,污水净化室4配有通风设备室6,通风设备室6的出风口连通污水净化室4的底部用于引导蒸发气流加快冷凝的速度,液珠汇集到集水槽42,形成出水。本实施例中,蒸发槽41中均匀的分布有辅助蒸发装置。太阳能收集装置43包括若干真空集热管和保温水箱;辅助蒸发装置为散热器,其通过管路连通保温水箱,该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泵。真空集热管收集太阳能加热其内部的热水,并将热水保存于保温水箱中,循环水泵运转使保温水箱中的热水在散热器内进行循环,通过散热器散热加热污水,加快污水在蒸发槽41内的蒸发速度。本实施例中,蒸发槽41主视图为圆形的大部分,与墙壁相接的部分镶嵌在一起,并含有出水堰,当每层的水高度达到一定标准,溢流至下一蒸发槽41。本实施例中,消毒室5采用次氯酸对出水进行消毒杀菌。本实施例中,集水槽42的内壁和外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间(1)、污水净化间(4)、消毒室(5)和通风设备室(6);格栅间(1)的出口通过带污水提升泵(3)的管道连接污水净化间(4)的进水口;污水净化室(4)包括集水槽(42),集水槽(42)的顶部设有冷凝液流收集装置(44);集水槽(42)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收集冷凝液的集水空间;集水槽(42)的下部连通消毒室(5);集水槽(42)的内壁的内部设有若干层间隔设置的蒸发槽(41);通风设备室(6)的出风口连通污水净化室(4)的底部;冷凝液流收集装置(44)的外部设有太阳能收集装置(43);蒸发槽(41)上设有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的辅助蒸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间(1)、污水净化间(4)、消毒室(5)
和通风设备室(6);格栅间(1)的出口通过带污水提升泵(3)的管道连接污水净化间(4)
的进水口;污水净化室(4)包括集水槽(42),集水槽(42)的顶部设有冷凝液流收集装
置(44);集水槽(42)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收集冷凝液的集水空间;集
水槽(42)的下部连通消毒室(5);集水槽(42)的内壁的内部设有若干层间隔设置的蒸
发槽(41);通风设备室(6)的出风口连通污水净化室(4)的底部;冷凝液流收集装置(44)
的外部设有太阳能收集装置(43);蒸发槽(41)上设有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的辅助蒸
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污水净化间(4)的进水
口设置于最顶层蒸发槽(4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蒸发槽(41)呈多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蒸发槽(41)与内壁之间
具有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红兵王永坤田文瑞李亚坤于佳真王德美吴晓亭许鹏程陈静雅王高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