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889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2:39
正极板(11)具有:集电体(30)和形成在集电体(30)上的复合材料层(31)。复合材料层(31)具有:薄壁部(32),其形成于集电体(30)的卷内侧半部且厚度不足200μm;以及厚壁部(33),其厚度大于薄壁部(32)的厚度,并且厚壁部(33)的刚度试验中的屈服环高度H为6mm<H<15mm。

Positive plate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two cell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two cell

The positive plate (11) has a collector (30) and a composite material layer (31) formed on the collector (30). The composite material layer (31) has a thin wall part (32), which formed on the collector (30) of the volume and the thickness of medial half of less than 200 mu m; and a thick wall portion (33), the thickness is larg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thin wall part (32), and the thick wall portion (33) yielding ring height H the stiffness test for 6mm< H< 1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板,其以在集电体上涂敷形成的复合材料层的卷绕方向的两端部越靠近端部壁越薄的方式涂敷形成。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通过应用该构造,能够在极板卷绕时减少由于极板的曲率变大所产生的应力集中,可以抑制极板的断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49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当伴随着高容量化而使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增加时,极板变得难以伸展,所以特别是在卷内侧,极板容易断裂。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是具有集电体和形成在集电体上的复合材料层的卷绕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层具有形成于集电体的卷内侧半部且厚度不足200μm的薄壁部和厚度大于该薄壁部的厚度的厚壁部,该厚壁部的刚度试验中的屈服环高度H为6mm<H<15mm。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正极板、负极板以及非水电解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其是具有集电体和形成在所述集电体上的复合材料层的卷绕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层具有:薄壁部,其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卷内侧半部且厚度不足200μm;以及厚壁部,其厚度大于该薄壁部的厚度,该厚壁部的刚度试验中的屈服环高度H为6mm<H<15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0 JP 2015-008551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其是具有集电体和形成在所述集电体上的复合材料层的卷绕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层具有:薄壁部,其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卷内侧半部且厚度不足200μm;以及厚壁部,其厚度大于该薄壁部的厚度,该厚壁部的刚度试验中的屈服环高度H为6mm<H<1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其中,所述厚壁部的厚度为200μ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板,其中,所述薄壁部的厚度a1相对于所述厚壁部的厚度a2的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田浩史齐藤元治保手浜健一青木良宪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