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552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水泥窑头余热锅炉技术领域的余热锅炉窑,所述的余热锅炉窑体的窑体(1)设置在窑头(2)下方位置,窑体(1)为喇叭口状结构,窑体(1)上部开口的截面直径尺寸小于下部开口截面直径尺寸,窑体(1)的下方位置设置受热面管(12),窑体(1)内设置布风部件(3),布风部件(3)包括板件Ⅰ(4),板件Ⅰ(4)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布风组件(5),所述的布风组件(5)的截面为锥形结构,每两道布风组件(5)之间各设置一个穿透板件Ⅰ(4)的流道Ⅰ(6)。结构简单,能够避免从窑头进入窑体的烟气及粉尘冲刷受热管面,造成受热管面磨损,从而提高受热管面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Kiln waste heat boiler body of cement kiln head

Kiln waste heat boiler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pplied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ement kiln waste heat boiler, kiln waste heat boiler of the kiln body (1) is arranged in the kiln head (2) below the position of the kiln body (1) is bell shaped structure, the kiln body (1) with an upper opening diameter ruler inch smaller than the lower opening diameter size of the kiln body (1) below the setting of heating surface tube (12), (1) arranged in the kiln body parts (3), wind cloth cloth wind component (3) comprises a plate (4), 1 (4) on the first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loth in the wind the assembly clearance arrangement (5), wherein the wind cloth (5) of the cross section is in a conical structure, each of the two cloth wind component (5) between each set a penetrating plate 1 (4) channel 1 (6).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voiding the smoke and dust from entering the kiln body from the kiln head and flushing the heating pipe surface, thereby causing the abrasion of the heating pipe surface, thereby 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heating pipe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泥窑头余热锅炉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
技术介绍
在水泥窑头余热锅炉
,窑头出来的烟气经窑头风管进入窑体后,通过窑体的上部开口流向下部开口。由于窑体的上部开口的截面直径尺寸小于下部开口截面直径尺寸,因此烟气流动时是由小截面进入大截面,气流分布不均匀,而烟气气流夹带的粉尘直接冲刷位于窑体下部的受热面管,造成受热面管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避免从窑头进入窑体的烟气及粉尘冲刷受热管面,造成受热管面磨损,从而提高受热管面使用寿命的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所述的窑体设置在窑头下方位置,窑体为喇叭口状结构,窑体的上部开口的截面直径尺寸小于下部开口截面直径尺寸,窑体的下方位置设置受热面管,所述的窑体内设置布风部件,布风部件包括板件Ⅰ,板件Ⅰ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布风组件,所述的布风组件的截面为锥形结构,每两道布风组件之间各设置一个穿透板件Ⅰ的流道Ⅰ。优选地,所述的窑体内还设置阻尘部件,阻尘部件包括板件Ⅱ,板件Ⅱ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阻尘组件,所述的阻尘组件的截面为凹槽结构,每两道阻尘组件之间各设置一个穿透板件Ⅱ的流道Ⅱ。优选地,所述的阻尘部件设置在布风部件下方位置,所述的阻尘部件的多个阻尘组件分别设置为位于布风部件的多个流道Ⅰ下方的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布风部件和阻尘部件组成布风阻尘装置,布风部件和阻尘部件为一体式结构,布风阻尘装置安装在窑体内部靠近下部开口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的布风部件上的多道流道Ⅰ设置为分别位于阻尘部件上的多道阻尘组件上方位置的结构,布风阻尘装置通过螺栓与窑体连接。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在窑体内分别设置布风部件和阻尘部件,布风部件包括板件Ⅰ,板件Ⅰ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布风组件,布风组件的截面为锥形结构,每两道布风组件之间各设置一个穿透板件Ⅰ的流道Ⅰ,阻尘部件包括板件Ⅱ,板件Ⅱ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阻尘组件,所述的阻尘组件的截面为凹槽结构,每两道阻尘组件之间各设置一个穿透板件Ⅱ的流道Ⅱ,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从窑头出来的烟气进入窑体后,先到达布风部件,布风部件的布风组件将整体的烟气进行分割,从每两个布风组件之间的缝隙流过,这样,气流被均匀平分到每个流道Ⅰ,这样烟气的气流夹带的粉尘不会直接冲击冲刷受热面管,避免对受热管面造成磨损,提高了窑体的整体寿命;而烟气经过布风组件后,达到阻尘部件,由于阻尘部件的多个阻尘组件分别设置为位于布风部件的多个流道Ⅰ下方的结构,这样,阻尘组件可以对随烟气气流而来的粉尘进行接收,避免粉尘进入受热管面,进一步保护受热管面不受粉尘损害,提高窑体整体寿命。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窑体;2、窑头;3、布风部件;4、板件Ⅰ;5、布风组件;6、流道Ⅰ;7、阻尘部件;8、板件Ⅱ;9、阻尘组件;10、流道Ⅱ;11、布风阻尘装置;12、受热面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所述的窑体1设置在窑头2下方位置,窑体1为喇叭口状结构,窑体1的上部开口的截面直径尺寸小于下部开口截面直径尺寸,窑体1的下方位置设置受热面管12,所述的窑体1内设置布风部件3,布风部件3包括板件Ⅰ4,板件Ⅰ4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布风组件5,所述的布风组件5的截面为锥形结构,每两道布风组件5之间各设置一个穿透板件Ⅰ4的流道Ⅰ6。优选地,所述的窑体1内还设置阻尘部件7,阻尘部件7包括板件Ⅱ8,板件Ⅱ8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阻尘组件9,所述的阻尘组件9的截面为凹槽结构,每两道阻尘组件9之间各设置一个穿透板件Ⅱ8的流道Ⅱ10。优选地,所述的阻尘部件7设置在布风部件3下方位置,所述的阻尘部件7的多个阻尘组件9分别设置为位于布风部件3的多个流道Ⅰ6下方的结构。优选地,布风部件和阻尘部件7组成布风阻尘装置11,布风部件3和阻尘部件7为一体式结构,布风阻尘装置11安装在窑体1内部靠近下部开口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的布风部件3上的多道流道Ⅰ6设置为分别位于阻尘部件7上的多道阻尘组件9上方位置的结构,布风阻尘装置11通过螺栓与窑体1连接。本技术的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在窑体1内分别设置布风部件3和阻尘部件7,布风部件包括板件Ⅰ4,板件Ⅰ4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布风组件5,布风组件5的截面为锥形结构,每两道布风组件5之间各设置一个穿透板件Ⅰ4的流道Ⅰ6,阻尘部件7包括板件Ⅱ8,板件Ⅱ8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阻尘组件9,所述的阻尘组件9的截面为凹槽结构,每两道阻尘组件9之间各设置一个穿透板件Ⅱ8的流道Ⅱ10,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从窑头2出来的烟气进入窑体1后,先到达布风部件3,布风部件3的布风组件5将整体的烟气进行分割,从每两个布风组件5之间的缝隙流过,这样,气流被均匀平分到每个流道Ⅰ6,这样烟气的气流夹带的粉尘不会直接冲击冲刷受热面管12,避免对受热管面12造成磨损,提高了窑体1的整体寿命;而烟气经过布风部件3后,达到阻尘部件7,由于阻尘部件7的多个阻尘组件9分别设置为位于布风部件3的多个流道Ⅰ6下方的结构,这样,阻尘组件7可以对随烟气气流而来的粉尘进行接收,避免粉尘进入受热管面12,进一步保护受热管面12不受粉尘损害,提高窑体整体寿命。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所述的窑体(1)设置在窑头(2)下方位置,窑体(1)为喇叭口状结构,窑体(1)的上部开口的截面直径尺寸小于下部开口截面直径尺寸,窑体(1)的下方位置设置受热面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体(1)内设置布风部件(3),布风部件(3)包括板件Ⅰ(4),板件Ⅰ(4)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布风组件(5),所述的布风组件(5)的截面为锥形结构,每两道布风组件(5)之间各设置一个穿透板件Ⅰ(4)的流道Ⅰ(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所述的窑体(1)设置在窑头(2)下方位
置,窑体(1)为喇叭口状结构,窑体(1)的上部开口的截面直径尺寸小于下部
开口截面直径尺寸,窑体(1)的下方位置设置受热面管(12),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窑体(1)内设置布风部件(3),布风部件(3)包括板件Ⅰ(4),板件Ⅰ(4)
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布风组件(5),所述的布风组件(5)的截面为锥形结
构,每两道布风组件(5)之间各设置一个穿透板件Ⅰ(4)的流道Ⅰ(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头余热锅炉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
体(1)内还设置阻尘部件(7),阻尘部件(7)包括板件Ⅱ(8),板件Ⅱ(8)
上设置多道按间隙布置的阻尘组件(9),所述的阻尘组件(9)的截面为凹槽结
构,每两道阻尘组件(9)之间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安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