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用育苗部件、育苗套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0302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1:18
本公开一个方面的嫁接用育苗部件具备至少1个育苗单元。至少1个育苗单元包括种子容纳部、茎容纳部以及茎保持部,所述种子容纳部构成为容纳植物的种子,并具有供植物发芽的空间;所述茎容纳部构成为容纳发芽并伸长的植物的茎;所述茎保持部构成为保持伸长的植物的茎。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种子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能够朝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外部开口。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茎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能够朝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外部开口。

Grafting seedling part, seedling breeding kit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grafted seedl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afted seedling part having at least 1 seedling growing units. At least 1 seedling unit including seed container, stem containing part and stem the holding unit and the seed accommodating portion formed for accommodating the seeds of plants, and has space for plant germination; the stem to accommodate part to accommodate the germination and elongation of plant stems; the stem keep part to maintain elongation the stems of plants.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seed holding portion of at least 1 seedling cells is configured to be able to open toward at least 1 external units of the seedling cell.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stem accommodating portion of at least 1 seedling cells is configured to be able to open toward at least 1 outside of the seedling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嫁接用育苗部件、育苗套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国际申请要求2015年2月13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第2015-026570号的优先权,所述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嫁接用育苗部件、育苗套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农业园艺领域中,为了避免连作障碍、提高质量以及产量、繁殖新品种等而广泛使用嫁接,嫁接是在农业园艺领域中极广泛施用的方法。无论是商业用途还是家庭使用,嫁接已经广泛普及,不过多为通过人的手实施嫁接。由于在嫁接的实施上需要一定程度的习练,因此有嫁接苗的质量存在偏差、生产速度缓慢等问题。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下列专利文献1公开了全自动嫁接装置。并且下列专利文献2~7公开了各种嫁接用部件。此外,由于以通过人的手实施作为前提,因此,嫁接仅适用于生长到用手能够处理的大小的植物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6-23880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2-12714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3-9993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327498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24269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8-280265号公报专利文献7: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829199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由于实施嫁接需要一定程度的习练,因此有嫁接苗的质量存在偏差、生产速度缓慢等问题。此外,上述专利文献1的全自动嫁接装置是大型装置,而且价格昂贵,因此不适合由小规模业务实体实施的嫁接苗的生产。此外,上述专利文献2~7的嫁接用部件中虽然包括例如具备容纳植物种子的种子容纳部和与该种子容纳部连通的茎容纳部的嫁接用部件,但是如果欲从茎容纳部向种子容纳部投入植物的种子,则需要使茎容纳部的内径大于种子容纳部的内径。因此,无法充分保持容纳在茎容纳部的植物的茎,从而在嫁接时难以对植物的茎进行定位。其结果使嫁接成功率降低,并使嫁接的操作性变差。此外。由于嫁接精度低,因此小植物的嫁接较困难。并且,通过手或大型装置能够处理的植物局限于植物体尺寸较大的植物。所以,嫁接在蔬菜类中仅适用于葫芦科、茄科等胚芽较大的植物。本公开一个方面希望无论作为嫁接对象的植物体的尺寸或生长阶段如何,都能够简便地生产嫁接苗,且能够实现提高嫁接苗的生产率和质量以及降低成本。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公开一个方面的嫁接用育苗部件具备至少1个育苗单元。至少1个育苗单元包括种子容纳部、茎容纳部以及茎保持部,所述种子容纳部构成为容纳植物的种子,并具有供植物发芽的空间;所述茎容纳部构成为容纳发芽并伸长的植物的茎;所述茎保持部构成为保持伸长的植物的茎。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种子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能够朝种子容纳部的外部开口。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茎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能够朝茎容纳部的外部开口。上述嫁接用育苗部件具备至少1个育苗单元。至少1个育苗单元为包括种子容纳部、茎容纳部以及茎保持部的简易的结构。因此,使用育苗部件便能够简便地准备供嫁接的植物体(嫁接用苗)。特别是,至少1个育苗单元具备茎保持部,由此可简便地准备呈由茎保持部对茎进行保持的状态的嫁接用苗。并且,例如由第1育苗部件培育第1植物,由第2育苗部件培育第2植物。接下来,将由第1育苗部件中的育苗单元的茎保持部所保持的第1植物的茎切断,并将由第2育苗部件中的育苗单元的茎保持部所保持的第2植物的茎切断。然后对第1育苗部件中的第1植物的茎的切面和第2育苗部件中的第2植物的茎的切面进行接合。这样,通过简便又机械化的操作便能够以良好的精度进行嫁接。因此,无论任何人都能够以良好的精度简便生产均一的嫁接苗,从而能够实现嫁接苗的生产率和质量的提高。此外,以简易的结构便能够准备育苗部件(至少1个育苗单元)。因此,能够大量准备育苗部件。由此,能够利用育苗部件大量生产嫁接苗。此外,易于配合作为嫁接对象的植物体而对育苗部件的尺寸进行调整,因此,从小植物到大植物无论其尺寸如何,并且从发芽后不久的幼苗到已生长的植物体无论生长阶段如何,都能容易地进行嫁接。此外,通过使用育苗部件既易于进行育苗准备,又可以实现育苗场地的省空间化。而且还能够缩短植物的培育周期。由此能够实现降低培育成本。此外,如果以秧苗(特别是徒手无法处理程度的小尺寸秧苗)作为对象,则能够通过缩短培育时间来实现降低培育成本,并能够因嫁接苗的尺寸小而实现运输成本的降低。此外,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种子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能够朝种子容纳部的外部开口。因此,从种子容纳部的开口部分便可容易地将植物的种子投入种子容纳部内。由此,无需从茎容纳部投入植物的种子,因此能够配合植物茎的直径来设定茎容纳部的内径。此外,例如能够从种子容纳部的开口部分对种子容纳部(具体为容纳在种子容纳部内的植物的种子)供给植物发芽以及培育所需的植物生长培养基等,从而能够容易且顺利地进行植物的培育。此外,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茎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能够朝茎容纳部的外部开口。因此,例如能够从茎容纳部的开口部分对茎容纳部(具体为容纳在茎容纳部内的植物的茎)供给植物发芽以及培育所需的植物生长培养基等,从而能够容易且顺利地进行植物的培育。此外,能够使植物的茎伸长,并能够使子叶、初生叶等在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外部展开,从而能够容易且顺利地进行植物的培育。此外,与使用颗粒较大的土等情形相比,通过使用例如琼脂培养基等植物生长培养基等,能够使育苗部件大幅度小型化,并且能够易于准备所要求的形状的育苗部件。并且,通过使用小型育苗部件,能够以微米级对嫁接用苗(例如植物的茎的切面)进行定位(确定坐标),因此能够以良好的精度进行嫁接。由此,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容易地实施以往较困难的小型秧苗的嫁接。此外,例如能够由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茎保持部直接保持发芽并伸长的植物的茎,因此能够在子叶、初生叶等从茎容纳部的开口部分向至少1个育苗单元外部显露后立即进行嫁接。由此,能够对发芽后的秧苗立即进行嫁接。本公开另一个方面的嫁接用育苗套件具备多个上述嫁接用育苗部件。上述嫁接用育苗套件具备多个上述嫁接用育苗部件。因此如上所述,能够简便地进行嫁接。此外,无论任何人都可以简便地生产均一的嫁接苗,从而能够实现提高嫁接苗的质量。并且能够实现降低培育成本和运输成本。本公开又一方面的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第1育苗部件以及第2育苗部件,所述第1育苗部件以及所述第2育苗部件各自为上述嫁接用育苗部件;将第1植物的种子容纳于第1育苗部件中的育苗单元的种子容纳部,使第1植物的种子在育苗单元的种子容纳部内发芽,并使第1植物的茎在育苗单元的茎容纳部内伸长;由第1育苗部件中的育苗单元的茎保持部保持第1植物的茎;将由第1育苗部件中的育苗单元的茎保持部所保持的第1植物的茎切断;将第2植物的种子容纳于第2育苗部件中的育苗单元的种子容纳部,使第2植物的种子在育苗单元的种子容纳部内发芽,并使第2植物的茎在育苗单元的茎容纳部内伸长;由第2育苗部件中的育苗单元的茎保持部保持第2植物的茎;将由第2育苗部件中的育苗单元的茎保持部所保持的第2植物的茎切断;以及对由第1育苗部件中的育苗单元的茎保持部所保持的第1植物的茎的切面和由第2育苗部件中的育苗单元的茎保持部所保持的第2植物的茎的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嫁接用育苗部件、育苗套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嫁接用育苗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至少1个育苗单元,该至少1个育苗单元包括种子容纳部、茎容纳部、以及茎保持部,所述种子容纳部构成为容纳植物的种子,并具有供所述植物发芽的空间;所述茎容纳部构成为容纳发芽并伸长的所述植物的茎;所述茎保持部构成为保持伸长的所述植物的茎,所述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所述种子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能够朝所述种子容纳部的外部开口,所述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所述茎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能够朝所述茎容纳部的外部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13 JP 2015-0265701.一种嫁接用育苗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至少1个育苗单元,该至少1个育苗单元包括种子容纳部、茎容纳部、以及茎保持部,所述种子容纳部构成为容纳植物的种子,并具有供所述植物发芽的空间;所述茎容纳部构成为容纳发芽并伸长的所述植物的茎;所述茎保持部构成为保持伸长的所述植物的茎,所述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所述种子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能够朝所述种子容纳部的外部开口,所述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所述茎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能够朝所述茎容纳部的外部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用育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育苗单元的茎保持部具有可动性,并构成为在与伸长的所述植物的茎接触的状态下保持所述植物的茎。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嫁接用育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育苗单元为板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1项所述的嫁接用育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育苗单元包含可弹性变形的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1项所述的嫁接用育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育苗单元包括多个育苗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嫁接用育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育苗单元形成为一体。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嫁接用育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育苗单元在规定的方向上排列配置,以使得该多个育苗单元各自的所述茎容纳部朝向同一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嫁接用育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育苗单元以使该多个育苗单元各自的所述茎容纳部以相同的间隔排列的方式而配置。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1项所述的嫁接用育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部件用于秧苗的嫁接。10.一种嫁接用育苗套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嫁接用育苗部件,该嫁接用育苗部件为权利要求1~9中任1项所述的嫁接用育苗部件。11.一种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准备第1育苗部件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田口理孝柳泽直树新田英之池松朱夏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