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方法、通信终端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0267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方法,第一通信终端根据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向第二通信终端发起通信请求;第二通信终端显示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的通信请求,采集并上传尝试接收通信请求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至云存储系统;云存储系统接收第二通信终端上传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将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与存储的指定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公开了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通信终端及系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通信接收方身份进行识别,从而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Communication receiver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munication receiv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ccording to the designated recipient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request to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eco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request to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itiates the acquisition and upload the actual attempt received communication request to the identity of the actual cloud storage system; the cloud storage system receives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pload identity matches the intended recipient identification and the current actual storage the receiver's identity, and the matching results are sent to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h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receives second matching results of cloud storage system to send, to deal with the communication request according to the matching result.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communication receiver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a system thereof. The invention can identify the ident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receiver, thereby ensuring the security and privacy of the commun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方法、通信终端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方法、通信终端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通信终端如手机、电话机等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并使得人们相互之间的通信更加方便、快速。为了适应保护个人的隐私问题的需要,一些具有数字识别、图形识别、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通信终端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且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上述大部分智能通信终端的识别功能都是针对通信终端的开锁而设置的,而一部分则是针对通信终端的机主而设置的。如申请号为201310071787.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过指纹识别技术选择手机接听人的模块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信终端预先将机主的指纹信息进行存储;来电时,判断是否私密联系人来电;如果不是私密联系人来电直接进入到来电接听界面;如果是私密联系人来电时,启动指纹识别服务,通过当前接听人的指纹信息与存储的指纹信息的比较结果,来判断当前接听人是否是机主,如果是,进入到来电接听界面;如果不是则当前接听人无法接听该来电。这种通过指纹识别技术选择接听人的方法能够保证机主的私密性,同时操作简单方便。在实际应用中,类似这种通过指纹识别技术选择通信接收方的方法可能存在以下问题:通信发起方无法指定通信接收方并识别通信接收方身份,从而无法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方法、通信终端及系统,通过指定通信接收方并识别通信接收方身份,从而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方法,包括:第一通信终端根据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向第二通信终端发起通信请求;第二通信终端显示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的通信请求,采集并上传尝试接收通信请求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至云存储系统;云存储系统接收第二通信终端上传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将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与存储的指定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处理。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根据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向第二通信终端发起通信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三通信终端采集并上传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至云存储系统;云存储系统接收并存储第三通信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通信终端向云存储系统发送包含有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的确认指令;云存储系统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确认指令,确认指定接收方。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向云存储系统发送包含有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的确认指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通信终端向云存储系统发送包含有接收方的已知个人信息的查询指令;云存储系统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查询指令,将查询指令中包含的接收方的已知个人信息与存储的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比对,并发送反馈指令至第一通信终端;第一通信终端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反馈指令,获取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还提供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云存储系统、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用于根据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向第二通信终端发起通信请求;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用于显示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的通信请求,采集并上传尝试接收通信请求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至云存储系统;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处理;所述云存储系统,用于接收第二通信终端上传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将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与存储的指定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上述方案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三通信终端,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并上传至云存储系统;所述云存储系统,还用于接收并存储第三通信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还用于向云存储系统发送包含有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的确认指令;所述云存储系统,还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确认指令,确认指定接收方。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还用于向云存储系统发送包含有接收方的已知个人信息的查询指令;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反馈指令,获取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所述云存储系统,还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查询指令,将查询指令中包含的接收方的已知个人信息与存储的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比对,并发送反馈指令至第一通信终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方法,包括:显示通信请求,采集并上传尝试接收通信请求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至云存储系统;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通信请求;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尝试接收通信请求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并将所述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发送至传输模块;传输模块,用于接收采集模块发送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并将所述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上传至云存储系统;以及,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匹配结果,并将所述匹配结果发送至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传输模块发送的匹配结果,并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方法,包括: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将所述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与存储的指定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发送至通信终端。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并存储通信终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包含有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的确认指令,确认指定接收方;和/或,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包含有接收方的已知个人信息的查询指令,将查询指令中包含的接收方的已知个人信息与存储的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比对,并发送反馈指令至通信终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还提供一种云存储系统,所述云存储系统包括:接收模块、存储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反馈模块;其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并将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定接收方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将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与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指定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发送至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处理模块发送的匹配结果,并将匹配结果发送至所述通信终端。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发送至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接收并存储接收模块发送的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包含有接收方的已知个人信息的查询指令,并将所述查询指令发送至第二处理模块;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包含有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的确认指令,确认指定接收方;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方法、通信终端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终端根据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向第二通信终端发起通信请求;第二通信终端显示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的通信请求,采集并上传尝试接收通信请求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至云存储系统;云存储系统接收第二通信终端上传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将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与存储的指定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终端根据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向第二通信终端发起通信请求;第二通信终端显示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的通信请求,采集并上传尝试接收通信请求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至云存储系统;云存储系统接收第二通信终端上传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将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与存储的指定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第二通信终端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根据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向第二通信终端发起通信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三通信终端采集并上传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至云存储系统;云存储系统接收并存储第三通信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通信终端向云存储系统发送包含有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的确认指令;云存储系统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确认指令,确认指定接收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向云存储系统发送包含有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的确认指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通信终端向云存储系统发送包含有接收方的已知个人信息的查询指令;云存储系统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查询指令,将查询指令中包含的接收方的已知个人信息与存储的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比对,并发送反馈指令至第一通信终端;第一通信终端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反馈指令,获取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5.一种通信接收方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云存储系统、第一通信终端和第二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用于根据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向第二通信终端发起通信请求;所述第二通信终端,用于显示第一通信终端发起的通信请求,采集并上传尝试接收通信请求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至云存储系统;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处理;所述云存储系统,用于接收第二通信终端上传的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将当前实际接收方的身份标识与存储的指定接收方的身份标识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发送至第二通信终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三通信终端,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并上传至云存储系统;所述云存储系统,还用于接收并存储第三通信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身份标识所有人的个人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还用于向云存储系统发送包含有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的确认指令;所述云存储系统,还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确认指令,确认指定接收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还用于向云存储系统发送包含有接收方的已知个人信息的查询指令;接收云存储系统发送的反馈指令,获取指定接收方的个人信息;所述云存储系统,还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终端发送的查询指令,将查询指令中包含的接收方的已知个人信息与存储的用户的个人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汪恒江刘立森邵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