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雾化栽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0095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雾化栽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栽培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通过根系内部温湿度传感器、根系内部二氧化碳传感器、根系外部温湿度传感器、根系外部二氧化碳传感器、数字光强度传感器、PH传感器、投入式液位变送器采集信号,经过无线收发器发给第二控制器,在第二控制器通过多输入模糊控制给出控制决策控制风扇、电热丝、液压电磁阀、雾化喷头相应的动作,实现无线传输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一般栽培系统智能程度低及精度低和实时性差的缺点,管理难度大的缺点,实现了基于小型智能在线实用雾化栽培系统。

Intelligent atomizing cultiv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atomizing cultivation system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a cultivator, a first controller and a second controller. The first controller through the root intern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s, carbon dioxide sensors, internal root root root extern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s, external carbon dioxide sensor and digital light intensity sensor, PH sensor, input type liquid level transmitter signal acquisition, through the wireless transceiver to the second controller, the multi input fuzzy control are control decision control fan, electric wire, hydraulic solenoid valve, nozzle the corresponding action in the second controller, wireless transmission control.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defects of low intelligence, low precision and poor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the general cultivation system, and is difficult to manag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a practical on-line atomizing cultivation system based on small intellig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雾化栽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智能雾化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雾化栽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传统土壤栽培中,尤其是设施栽培下,由于作物连作导致土壤中土传病虫害的大量发生,盐分积聚,养分失衡等已成为农业可持续生产中的难题,而雾化栽培可根本上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的问题。加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人增地减”的矛盾将愈加严重。在传统的土壤栽培中,肥料平均利用率仅有30%-40%;而雾化栽培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在相应智能控制下可大幅提高养分利用率,雾化栽培摆脱了土壤的约束,采用立柱式雾培,可提高土壤利用率。为了更好地实现雾化栽培,必须结合控制系统进行科学的栽培,在根系内部温湿度传感器、根系外部温湿度传感器、营养液PH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根系内部二氧化碳传感器、根系外部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下,根据与相应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对比,合理地科学地进行调节植物生长环境,为了实现在线智能无土栽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在线植株根系检测及雾化栽培系统,本专利技术不仅克服土壤栽培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雾化栽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雾化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所述栽培器包括双层营养液池、培养皿和定植杯(16),所述营养液池上层为贮液室(6)、下层为雾化室(2),所述贮液室(6)和雾化室(2)通过液位自动开关(3)连接,所述雾化室(2)通过主气管(17)与培养皿相通,所述各个培养皿上面有日光灯(13),所述日光灯(13)通过继电器与第一控制器相连,所述培养皿中设置有与第一控制器相连的光照强度传感器(14),所述培养皿中设置多个定植杯(16),主气管(17)上连接多个延伸至定植杯(16)中的弥雾管(12);所述雾化室(2)内设置有喷头(1)、液位传感器(21),所述喷头(1)与第一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雾化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所述栽培器包括双层营养液池、培养皿和定植杯(16),所述营养液池上层为贮液室(6)、下层为雾化室(2),所述贮液室(6)和雾化室(2)通过液位自动开关(3)连接,所述雾化室(2)通过主气管(17)与培养皿相通,所述各个培养皿上面有日光灯(13),所述日光灯(13)通过继电器与第一控制器相连,所述培养皿中设置有与第一控制器相连的光照强度传感器(14),所述培养皿中设置多个定植杯(16),主气管(17)上连接多个延伸至定植杯(16)中的弥雾管(12);所述雾化室(2)内设置有喷头(1)、液位传感器(21),所述喷头(1)与第一控制器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21)位于雾化室(2)内的侧壁上、并通过一个继电器与第二控制器相连;雾化室(2)内设置由电热丝(20)、风扇(19)构成的送雾器,所述风扇(19)和电热丝(20)分别通过一个继电器与第二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电热丝(20)和风扇(19)的工作;所述贮液室(6)上设置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与第二控制器相连的液压电磁阀(18),所述液压电磁阀(18)通过一个继电器与第二控制器相连,贮液室(6)内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相连的PH传感器(5)、投入式液位变送器(7);在定植杯(16)外培养皿内设置了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相连的根系外部温湿度传感器(10)、根系外部二氧化碳传感器(9),所述定植杯(16)根系处设置了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相连的根系内部温湿度传感器(11)、根系内部二氧化碳传感器(8),所述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之间采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根系外部温湿度传感器(10)、根系外部二氧化碳传感器(9)采集植株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根系内部温湿度传感器(11)、根系内部二氧化碳传感器(8)采集培养皿植株根系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二氧化碳含量,通过PH传感器(5)采集营养液的PH值,通过液位传感器(21)检测营养液(4)的液位,通过光照强度传感器(14)采集光照强度;与第一控制器相连的光照强度传感器(14)实时检测光照强度,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送给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收到的数据以及内置的评判对比算法向液压电磁阀(18)发出工作指令,控制液压电磁阀(18)工作状态,根据液位传感器(21)采集的雾化室(2)内的液位信号控制营养液(4)的添加,同时通过根系内部及根系外部温湿度传感器(10)、根系内部和根系外部的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进行算法加权处理来量化植株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控制相应喷头(1)雾化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雾化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器中培养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培养皿上下层叠设置、且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雾化栽培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培养皿间及培养皿与贮液室(6)之间设置有相互贯通的回流管(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雾化栽培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喷头(1)内部是由控制器上的IO口分别控制4个雾化片,形成4个雾化强度等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雾化栽培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民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