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038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闭式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冷却风机、布水器、填料以及蓄水池,冷却塔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进出风口,蓄水池的底部设有磁力板以及排水管道,磁力板紧贴并铺满所述蓄水池的底壁,排水管道的顶部高于蓄水池的底壁15‑25cm,蓄水池的侧壁两侧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排水管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吸附金属碎渣,排水口不易堵塞,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方便用户使用等优点。

Closed cooling tow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losed type cooling tower, which comprises a cooling tower body, cooling tower body from top to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fan, water distributor, filler, reservoir, side wall cooling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ir inlet and outlet, the reservoir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magnetic plate and a drainage pipe, and covered with a magnetic board close to the bottom wall the reservoir bottom wall, top drainage pip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15 reservoir 25cm, side wall on both sides of the reservoir is provided with drain outlet communicated through connecting pipes and drainage pipes.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dsorb metal slag, and the drainage port is not easy to plug,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and convenient user us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式冷却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闭式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通过蒸发作用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废热的一种设备。基本原理是:干燥(低焓值)的空气经过风机的抽动后,自进风网处进入冷却塔内;饱和蒸汽分压力大的高温水分子向压力低的空气流动,湿热(高焓值)的水自播水系统洒入塔内。当水滴和空气接触时,一方面由于空气与水接触的直接传热,另一方面由于水蒸汽表面和空气之间存在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蒸发现象,即通过与不饱和干空气热传递带走水的显热,部分水蒸发将水中的潜热带走,从而达到给冷却水降温的目地。由于冷却塔长期的使用,内壁产生汽蚀,也会产生很多的金属废渣。传统的冷却塔,为保证冷却塔中的水绝大数能被输送走,常常将排水管设置在冷却塔的底部。所以,排水管常常将含有金属废渣的冷却水经过冷却塔输出,循环进入到换热装置后,换热装置会产生结垢,严重影响换热装置的传热效果与冷却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闭式冷却塔,解决冷却塔输出的冷却水含有金属碎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闭式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冷却风机、布水器、填料以及蓄水池,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进出风口,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有磁力板以及排水管道,所述磁力板紧贴并铺满所述蓄水池的底壁,所述排水管道的顶部高于所述蓄水池的底壁15-25cm,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两侧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的上端设有第一磁性筛网,所述第一磁性筛网用于吸附金属碎屑。优选的,所述排水口处设有用于吸附金属碎屑的第二磁性筛网。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的顶部高于所述蓄水池的底壁20cm。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专利技术中经填料冷却后的冷却水排入蓄水池中,冷却水在蓄水池中由于重力以及蓄水池底壁的磁力板的作用下沉降,再从排水管道排出,由于排水管道上端部高于蓄水池的底壁,因此,沉降的碎渣不容易带入排水管道中,此外,在蓄水池的侧壁开设排水口,通过连通管道连接排水管道,当排水管道顶部发生堵塞时,还可通过连通管道将冷却水排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闭式冷却塔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可有效吸附金属碎渣,排水口不易堵塞,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方便用户使用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闭式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专利技术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上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闭式冷却塔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闭式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闭式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10,冷却塔本体10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冷却风机20、布水器30、填料40以及蓄水池60,冷却塔本体10的侧壁上设有进出风口5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蓄水池60的底部设有磁力板70,磁力板70紧贴并铺满蓄水池60的底壁,以吸附冷却水中夹杂的金属碎屑,此外,还可在蓄水池60的侧壁铺设磁力板以吸附金属碎屑,从而减少冷却水中的金属碎屑,本实施例中的磁力板70优选为磁性材料制成。同时,在蓄水池60的底部设置排水管道100,排水管道100的顶部高于蓄水池60的底壁15-25cm,优选为20cm,从而避免沉淀在蓄水池60底部的金属碎屑进入排水管道100中,进一步的,还可在排水管道100的上端设有第一磁性筛网80,第一磁性筛网80用于吸附金属碎屑。由于排水管道100上端部高于蓄水池60的底壁,因此,沉降的碎渣不容易带入排水管道100中。为防止排水管道100上端部受到金属碎屑堵塞,可在蓄水池60的侧壁两侧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连接管道90与排水管道100连通。较佳的,还可排水口处设有用于吸附金属碎屑的第二磁性筛网110。在蓄水池60的侧壁开设排水口,通过连通管道90连接排水管道100,当排水管道100顶部发生堵塞时,还可通过连通管道90将冷却水排出。为了使碎渣更好的沉降再蓄水池中,蓄水池的底壁与蓄水池的侧壁之间具有预设角度的夹角,夹角的角度为70-95°,使蓄水池的底壁呈锥形结构,沉淀的金属碎屑则淀积在夹角中,远离排水管道。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专利技术中经填料冷却后的冷却水排入蓄水池60中,冷却水在蓄水池60中由于重力以及蓄水池底壁的磁力板70的作用下沉降,再从排水管道100排出,由于排水管道100上端部高于蓄水池60的底壁,因此,沉降的碎渣不容易带入排水管道100中,此外,在蓄水池60的侧壁开设排水口,通过连通管道90连接排水管道100,当排水管道100顶部发生堵塞时,还可通过连通管道90将冷却水排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可有效吸附金属碎渣,排水口不易堵塞,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方便用户使用等优点。虽然本专利技术主要描述了以上实施例,但是只是作为实例来加以描述,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做出多种变型和应用而不脱离实施例的实质特性。例如,对实施例详示的每个部件都可以修改和运行,与所述变型和应用相关的差异可认为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实施例,其含义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地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说明书中出现于各处的这些术语不一定都涉及同一实施例。此外,当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都认为其落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其他实施例就可以实现的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闭式冷却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冷却风机、布水器、填料以及蓄水池,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进出风口,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有磁力板以及排水管道,所述磁力板紧贴并铺满所述蓄水池的底壁,所述排水管道的顶部高于所述蓄水池的底壁15‑25cm,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两侧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冷却风机、布水器、填料以及蓄水池,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进出风口,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有磁力板以及排水管道,所述磁力板紧贴并铺满所述蓄水池的底壁,所述排水管道的顶部高于所述蓄水池的底壁15-25cm,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两侧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士祯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洋冷却设备仪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