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95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桁架板,包括钢筋桁架和底模,所述钢筋桁架包括腹杆组、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所述腹杆组沿底模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相邻所述腹杆组的腹杆钢筋开口处两端相固连,所述上弦钢筋沿底模长度方向设置且固连于所有腹杆组尖端,所述下弦钢筋设有两根且沿底模长度方向设置,两根所述下弦钢筋分别固连于所有腹杆组开口处两端,所述下弦钢筋两侧设有扣件,所述扣件相对下弦钢筋一侧开设有用于卡设下弦钢筋的圆弧卡槽,所述扣件上设有用于固连扣件和底模的固定螺栓。可经过工厂统一加工,加工完毕后现场可直接进行铺设,减少了现场焊接,从而提高了施工速度。

Truss boar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uss plate, including steel truss and the bottom die, the steel truss including abdominal rod group, winding steel and reinforced the bottom chord, brace group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bottom die, at both ends of the adjacent brace reinforced bar group abdominal open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the bar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mould is arranged and fixed on the rod tip all the abdominal group, lower bar is provided with two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die, the two lower chord bars are respectively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pening of all web member group at both ends of the bottom chord bar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astener, the fastener relative lower side bar the card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bottom chord bar with the slot, the fastener is used for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astener and the bottom die fixed bolt. After the factory unified processing, after processing, the site can be directly laid down, reducing on-site welding, thereby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桁架板。
技术介绍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建筑行业带入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时代,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一理念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真正为我国房屋(住宅)钢结构相应体系创新及产业化提供了重大机遇。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组合楼板的技术也在不断变革与发展,钢筋桁架楼承板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同时,市场对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设计、施工技术与功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目前国内住宅工业化、装配化的发展大趋势,以及国家对绿色节能、减排降耗等环保政策的要求及支持,也对原有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现场根据底模尺寸,现场焊接钢筋桁架,然后再把钢筋桁架焊接到底模上,采用了大量的焊接,施工速度慢,施工效率较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桁架板,可经过工厂统一加工,加工完毕后现场可直接进行铺设,减少了现场焊接,从而提高了施工速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桁架板,包括钢筋桁架和底模,所述钢筋桁架包括腹杆组、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所述腹杆组包括呈倒V型设置的腹杆钢筋,所述腹杆钢筋设有两根且两根所述腹杆钢筋的尖端相固连,两根所述腹杆钢筋下端均朝外呈倾斜设置,所述腹杆组沿底模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相邻所述腹杆组的腹杆钢筋开口处两端相固连,所述上弦钢筋沿底模长度方向设置且固连于所有腹杆组尖端,所述下弦钢筋设有两根且沿底模长度方向设置,两根所述下弦钢筋分别固连于所有腹杆组开口处两端,所述下弦钢筋两侧设有扣件,所述扣件相对下弦钢筋一侧开设有用于卡设下弦钢筋的圆弧卡槽,所述扣件上设有用于固连扣件和底模的固定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时,直接将桁架板统一吊装至钢梁上,将桁架板紧密铺设在钢梁上,使底模上端面和钢梁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然后点焊钢梁和底模即可,不需再现场制作钢筋桁架,提高了施工效率。大量减少木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的运用,减小了成本。且由于焊接量的减少,改善了现场施工环境并降低安全隐患。且采用该桁架板浇注的楼板双向刚度相近,有利于建筑物抗震。在运输过程中,先将底模和扣件分离,从而使底模可叠放且不会被挤压变形,防止了后续铺设中由于底模变形影响楼板的平整性。在运输到施工场地后,再通过固定螺栓将其固连即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桁架两端均沿竖直方向设有支座竖向钢筋,所述支座竖向钢筋一端固于上弦钢筋一端,且另一端抵接于底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座竖向钢筋对上弦钢筋有一个支撑作用,使上弦钢筋和底模之间的距离一定,防止由于混凝土浇注时对上弦钢筋和腹杆组的压力导致其发生挠度变形。从而使钢筋桁架可稳定对混凝土提供支撑力,使浇注后的楼板结构更稳定。且由于上弦钢筋高度一定,故钢筋桁架的高度一定,使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得到保证。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桁架两端沿水平方向均设有支座水平钢筋,所述支座水平钢筋位于下弦钢筋下方,所述支座水平钢筋两端分别固连于两根下弦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座水平钢筋对下弦钢筋有一个支撑和连接力,使两根下弦钢筋之间保持平行状态,减小了其弯曲变形的可能性,从而使钢筋桁架可稳定对混凝土提供支撑力,使浇注后的楼板结构更稳定。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腹杆钢筋两端沿底模上端面向外弯折形成抵接杆,所述抵接杆抵接于底模,相邻所述腹杆组的抵接杆朝外一端呈固连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了腹杆组和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腹杆组可提供给腹杆组沿竖直方向更大的支撑力,使浇注后的楼板结构更稳定,有利于建筑物抗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模相邻两侧侧边固连有第一扣合部,所述底模另两侧侧边固连有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背对底模一端朝外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扣合部呈匚字型设置形成用于卡合第一扣合部的卡槽,所述第二扣合部朝内呈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时,将相邻底模的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扣合,使其稳定连接在一起,减小了桁架板侧向失稳,向一侧滑移的概率,使浇筑后的楼板更加稳定。且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增大了两块底模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混凝土泄露的可能性。且在施工时可在地面将桁架板扣合固定,拼接成片,然后将上弦钢筋点焊在一起,通过吊装设备整体吊装,将其铺设在钢梁上,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螺栓先穿设过底模再螺纹连接于扣件,所述支座竖向钢筋上沿其径向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出底模,且所述连接杆底面和底模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底模时,在最两侧底模的支座竖向钢筋上螺纹连接上连接杆,然后将连接杆下端面抵接于钢梁上端面,将其和钢梁焊接固定即可,不需焊接底模和钢梁。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可通过拧下固定螺栓,将底模拆卸,对底模进行回收利用。且底模拆除后,扣件可作为吊顶吊挂件,免去后期的膨胀螺栓施工,提高效率,并起到保护楼板的作用。在混凝土硬化前,楼板强度和刚度即钢筋桁架的强度和刚度,模板自重、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全部由钢筋桁架承受。混凝土结硬是在钢筋桁架变形下进行的,所以不存在拆模后楼板自重使板底混凝土产生拉力现象,即使拆卸掉底模后,楼板依旧有较好的刚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件背对圆弧卡槽一侧外壁开设有若干接触槽,所述接触槽沿扣件竖直面开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增大了混凝土和扣件的接触面积,可扣件可在底模拆卸后稳定的埋设在混凝土内,方便其后续作为吊顶吊挂件使用,不会由于吊顶对其的拉力而脱离楼板。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模为铝模板或木模板,所述底模相对钢筋桁架一侧涂布有脱模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钢筋桁架楼板的底部镀锌板替换成可重复利用的铝木建筑模板,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且解决了底部镀锌钢板年久生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人工快速铺设、机械整体吊装,大量减少木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大量减少人工,改善现场施工环境及降低安全隐患;2、方便了底模的拆卸,可对其进行重复利用;3、使楼板具有较好的刚度,抗震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钢筋桁架;2、底模;3、腹杆组;4、上弦钢筋;5、下弦钢筋;6、腹杆钢筋;7、支座竖向钢筋;8、抵接杆;9、支座水平钢筋;10、扣件;11、圆弧卡槽;12、固定螺栓;13、第一扣合部;14、第二扣合部;15、卡槽;16、脱模剂层;17、连接杆;18、接触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桁架板,钢筋桁架1和底模2。钢筋桁架1位于底模2上方。钢筋桁架1包括腹杆组3、上弦钢筋4和下弦钢筋5。腹杆组3沿底模2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如图1所示,腹杆组3包括腹杆钢筋6,腹杆钢筋6呈倒V型设置,腹杆钢筋6设有两根,且两根腹杆钢筋6的尖端相固连。上弦钢筋4沿底模2长度方向设置,且固连于所有腹杆组3尖端。钢筋桁架1两端均沿竖直方向设有支座竖向钢筋7,支座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桁架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桁架板,其特征是:包括钢筋桁架(1)和底模(2),所述钢筋桁架(1)包括腹杆组(3)、上弦钢筋(4)和下弦钢筋(5),所述腹杆组(3)包括呈倒V型设置的腹杆钢筋(6),所述腹杆钢筋(6)设有两根且两根所述腹杆钢筋(6)的尖端相固连,两根所述腹杆钢筋(6)下端均朝外呈倾斜设置,所述腹杆组(3)沿底模(2)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相邻所述腹杆组(3)的腹杆钢筋(6)开口处两端相固连,所述上弦钢筋(4)沿底模(2)长度方向设置且固连于所有腹杆组(3)尖端,所述下弦钢筋(5)设有两根且沿底模(2)长度方向设置,两根所述下弦钢筋(5)分别固连于所有腹杆组(3)开口处两端,所述下弦钢筋(5)两侧设有扣件(10),所述扣件(10)相对下弦钢筋(5)一侧开设有用于卡设下弦钢筋(5)的圆弧卡槽(11),所述扣件(10)上设有用于固连扣件(10)和底模(2)的固定螺栓(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板,其特征是:包括钢筋桁架(1)和底模(2),所述钢筋桁架(1)包括腹杆组(3)、上弦钢筋(4)和下弦钢筋(5),所述腹杆组(3)包括呈倒V型设置的腹杆钢筋(6),所述腹杆钢筋(6)设有两根且两根所述腹杆钢筋(6)的尖端相固连,两根所述腹杆钢筋(6)下端均朝外呈倾斜设置,所述腹杆组(3)沿底模(2)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相邻所述腹杆组(3)的腹杆钢筋(6)开口处两端相固连,所述上弦钢筋(4)沿底模(2)长度方向设置且固连于所有腹杆组(3)尖端,所述下弦钢筋(5)设有两根且沿底模(2)长度方向设置,两根所述下弦钢筋(5)分别固连于所有腹杆组(3)开口处两端,所述下弦钢筋(5)两侧设有扣件(10),所述扣件(10)相对下弦钢筋(5)一侧开设有用于卡设下弦钢筋(5)的圆弧卡槽(11),所述扣件(10)上设有用于固连扣件(10)和底模(2)的固定螺栓(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架板,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桁架(1)两端均沿竖直方向设有支座竖向钢筋(7),所述支座竖向钢筋(7)一端固于上弦钢筋(4)一端,且另一端抵接于底模(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桁架板,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桁架(1)两端沿水平方向均设有支座水平钢筋(9),所述支座水平钢筋(9)位于下弦钢筋(5)下方,所述支座水平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隽黄岭晖王宝君沈建明陈敏佳陈捷陈国建胡斐斐王丽琴麻李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之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联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