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粒水力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9668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5:54
固粒水力输送系统,包括输料管、补水管、主水泵和固粒加装斗,以输料管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输料管后端与主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固粒加装斗的下端通过连接管与输料管的左侧上部或右侧上部连接,补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固粒加装斗与主水泵之间的输料管上,补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固粒加装斗上部,补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易于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性强,输送效率高、不易堵塞,并且避免了固粒对主水泵和增强水泵的磨损影响,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Solid particl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Solid particle hydraulic conveying system, including conveying pipe, water pipe, main pump and solid particles with bucket, to lose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eed pipe before and after the feeding direction,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main pump outlet pipe connection, solid particles with bucket is connected with a feeding tube to the left or right side of the upper connecting pipe through the upper at the end, water supply pipe connected to the solid particle is added between the bucket and the main pump delivery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water pipe is addi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ucket on the upper part of solid particles, water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valve.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design, easy operation, high automation, strong control,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easy to plug, and avoid the solid particles on the main pump and pump wear, strong practicability, eas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粒水力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力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固粒水力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管道水力输送仅仅在研究阶段,水力输送要求高浓度、低能耗,一般的直流管道往往需要大流速才能输送高浓度的物料,因而造成高能耗;连续工作中固粒的加装也是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长距离的管道水力输送由于水压逐渐减小,这样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输送效率高、输送顺畅不易堵塞的固粒水力输送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固粒水力输送系统,包括输料管、补水管、主水泵和固粒加装斗,以输料管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输料管后端与主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固粒加装斗的下端通过连接管与输料管的左侧上部或右侧上部连接,补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固粒加装斗与主水泵之间的输料管上,补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固粒加装斗上部,补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固粒加装斗为长方体形状且上下通透的容器,连接管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连接管和固粒加装斗在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连接管自上而下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连接管与固粒加装斗一体制成,连接管外侧表面与输料管的外壁相切。在输料管的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水力增强装置,水力增强装置包括增强水泵和增强水管,增强水管的出口与输料管连接,增强水管的出口位于增强水管的进口的前方,增强水管的进口与增强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增强水管的中心线与输料管的中心线呈15-30°的夹角。输料管的内壁设置有光滑镀锌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粒专门由固粒加装斗向下落入到输料管内,主水泵设置在输料管的后端,这样可使固粒不通过主水泵,防止对主水泵的磨损。主水泵将高压水由输料管向后输送,固粒由固粒加装斗上部加入,自由沉降到固粒加装斗下部;通过输料管上部侧面开口落入输料管,固粒和输料管的管壁间的空隙水流流速大,固粒悬浮在输料管中,并由固粒前后的压力差作用下向前输送。补水管的设置,可通过操控调节阀来控制向固粒加装斗内补水,使固粒加装斗内的水位保持一定高度,使固粒在固粒加装斗内缓慢均匀下落。在输料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水力增强装置,这样可以避免水力较小时发生堵塞,从而使输料管内的固粒保持悬浮状态沿输料管向前输送。在输料管的内壁设置光滑镀锌层,这样不仅降低水流与输料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水力损耗,而且避免输料管锈蚀,延长输料管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易于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性强,输送效率高、不易堵塞,并且避免了固粒对主水泵和增强水泵的磨损影响,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光合制氢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固粒水力输送系统,包括输料管1、补水管2、主水泵3和固粒加装斗4,以输料管1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输料管1后端与主水泵3的出水口连接,固粒加装斗4的下端通过连接管5与输料管1的左侧上部或右侧上部连接,补水管2的一端连接在固粒加装斗4与主水泵3之间的输料管1上,补水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固粒加装斗4上部,补水管2上设置有调节阀6。固粒加装斗4为长方体形状且上下通透的容器,连接管5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连接管5和固粒加装斗4在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连接管5自上而下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连接管5与固粒加装斗4一体制成,连接管5外侧表面与输料管1的外壁相切。在输料管1的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水力增强装置,水力增强装置包括增强水泵7和增强水管8,增强水管8的出口与输料管1连接,增强水管8的出口位于增强水管8的进口的前方,增强水管8的进口与增强水泵7的出水口连接,增强水管8的中心线与输料管1的中心线呈15-30°的夹角。输料管1的内壁设置有光滑镀锌层。固粒9专门由固粒加装斗4向下落入到输料管1内,主水泵3设置在输料管1的后端,这样可使固粒9不通过主水泵3,防止对主水泵3的磨损。主水泵3将高压水由输料管1向后输送,固粒9由固粒加装斗4上部加入,自由沉降到固粒加装斗4下部;通过输料管1上部侧面开口落入输料管1,固粒9和输料管1的管壁间的空隙水流流速大,固粒9悬浮在输料管1中,并由固粒9前后的压力差作用下向前输送。补水管2的设置,可通过操控调节阀6来控制向固粒加装斗4内补水,使固粒加装斗4内的水位保持一定高度,使固粒9在固粒加装斗4内缓慢均匀下落。在输料管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水力增强装置,这样可以避免水力较小时发生堵塞,从而使输料管1内的固粒9保持悬浮状态沿输料管1向前输送。在输料管1的内壁设置光滑镀锌层,这样不仅降低水流与输料管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水力损耗,而且避免输料管1锈蚀,延长输料管1使用寿命。本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固粒水力输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固粒水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管、补水管、主水泵和固粒加装斗,以输料管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输料管后端与主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固粒加装斗的下端通过连接管与输料管的左侧上部或右侧上部连接,补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固粒加装斗与主水泵之间的输料管上,补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固粒加装斗上部,补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

【技术特征摘要】
1.固粒水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管、补水管、主水泵和固粒加装斗,以输料管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输料管后端与主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固粒加装斗的下端通过连接管与输料管的左侧上部或右侧上部连接,补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固粒加装斗与主水泵之间的输料管上,补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固粒加装斗上部,补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粒水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固粒加装斗为长方体形状且上下通透的容器,连接管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连接管和固粒加装斗在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连接管自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仙娥张羽米晓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