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门及其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9365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门及其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其设于防水门的立柱内且包括牵引柱、推抵柱、枢接件、连接件、顶盖及控制螺栓。其中,通过设于牵引柱顶部的连接件、顶盖及控制螺栓,以对位于立柱内的牵引柱进行升降调控,配合以枢接件枢接牵引柱与推抵柱,进而牵引推抵柱随牵引柱的升降操作而内缩退离挡板或外推抵压迫紧于挡板表面。藉此,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联动式迫紧装置,能够解决了现有防水门采用逐个螺锁所导致的工序繁重且密封性容易因施工品质不佳而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具有操作容易且能保证防水门的立柱与挡板之间的密封性等技术效果。

Waterproof door and column linkage type pressing devic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terproof door and an upright post linkage type tightening devic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upright column of the waterproof door, and comprises a traction column, a push pin, a pivot piece, a connecting piece, a top cover and a control bolt.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cover the top of the column through a traction control bolt, to the drawing column column within the lift control, with the pivoting piece is pivoted and pushed to the traction column column, and then push the traction column with the lifting operation of traction and retreat from the column in the baffle or against oppression tight extrapola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ffle. Thus, forced through the linkage lock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existing the waterproof door used by screw lock to process heavy and sealing due to poor 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unstable, with easy operation and can ensure the sealing effect between the column and the technology of waterproof baffle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门及其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水门
,具体来说涉及通过设于立柱的联动式迫紧装置对防水门挡板进行压紧的技术。
技术介绍
防水门是一种通过在基础结构上设置双数立柱,并在成对立柱之间形成的对应插槽中插入多块竖立设置的挡板所构成的挡水装置;其中,为了保证挡水效果,上下挡板之间以及挡板与立柱之间应该被紧固结合,以避免构件之间存在缝隙而渗水。现有防水门一般通过在立柱的插槽内设置防水胶条,并在插入挡板后,从挡板相反于防水胶条的另一侧自立柱外部锁入紧固螺栓,使挡板压紧于防水胶条,使挡板与立柱之间紧固结合以起到密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防水门是经由多块挡板组合构成,少则两块,多则七块或更多,为了保证挡板与立板之间的密封性,每块挡板至少需要在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紧固螺栓,且实务经验较佳是分别设置两个紧固螺栓;再者,采用防水门挡水时,通常需要设置多组。此即意味着,前述挡板与立柱之间的密封紧固方式,需要设置相当多的紧固螺栓,从而存在相当繁重的螺锁工序,不仅施工费时,同时由于螺栓锁设数量大而容易发生漏锁或施工品质不佳而松脱等状况,减少挡板与立柱之间的紧固效果,影响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其设于防水门的立柱内且包括牵引柱、推抵柱、枢接件、连接件、顶盖及控制螺栓。其中,通过设于牵引柱顶部的连接件、顶盖及控制螺栓,以对位于立柱内的牵引柱进行升降调控,配合以枢接件枢接牵引柱与推抵柱,进而牵引推抵柱随牵引柱的升降操作而内缩退离挡板或外推抵压迫紧于挡板表面。藉此,通过本技术的联动式迫紧装置,能够解决了现有防水门采用逐个螺锁所导致的工序繁重且密封性容易因施工品质不佳而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具有操作容易且能保证防水门的立柱与挡板之间的密封性等技术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水门及其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其中,所述迫紧装置包括:牵引柱,是横截面为E形的柱体结构,所述牵引柱成形有一立壁、与所述立壁呈L形连接的二侧壁以及位于所述二侧壁之间且与所述立壁呈T形连接的组接壁;所述二侧壁之间通过所述组接壁隔设形成二安装空间;推抵柱,是横截面为U形的柱体结构,成形有二侧壁;所述推抵柱的二侧壁插置于所述牵引柱的二安装空间内;枢接件,是横截面为U形连接构件,成形有二枢板,所述二枢板上设有一第一枢点及第二枢点;所述枢接件的二枢板插置于所述牵引柱的二安装空间内,所述枢接件通过其第一枢点与所述牵引柱的组接壁枢接,并通过其第二枢点与所述推抵柱的二侧壁枢接;连接件,固设于所述牵引柱的顶部;顶盖,固设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顶盖对应所述牵引柱顶部开设有一螺孔;控制螺栓,与所述顶盖的螺孔螺接,且末端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本技术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成形有顶板以及连接于所述顶板两侧并向下延伸的二侧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控制螺栓的末端成形为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置所述连接件的穿孔,所述连接轴的末端通过设置C形扣与所述连接件的顶板可转动地连接。本技术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盖对应所述牵引柱的位置设有增厚部,所述增厚部贯设有所述螺孔。本技术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增厚部凸出于顶盖两侧表面,形成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的凸出厚度相近或相同。本技术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牵引柱的二侧壁外表面上分别设有滑轮。本技术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抵柱具有立壁连接所述二侧壁,所述立壁与所述推抵柱相反的外侧面上通过嵌固设置及/或胶结设置防水胶条。本技术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枢接件与所述牵引柱之间,是通过一第一螺栓贯穿所述枢接件的枢板与所述牵引柱的组接壁并与其中一枢板螺接,进而枢接形成所述第一枢点;所述枢接件与所述推抵柱之间,是通过偶数且至少二个第二螺栓贯穿所述推抵柱的二侧壁并与所述枢接件的二枢板螺接,进而枢接形成所述第二枢点。本技术另提供一种防水门,其包括立柱、插置于立柱之间的挡板以及如前所述的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其中:所述立柱内部成形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的槽口朝向防水门挡板;所述牵引柱设于所述滑移槽内;通过拧紧或拧松所述控制螺栓以调控所述牵引柱在滑移槽内升降;在所述牵引柱逐渐上升时,连动所述枢接件牵引所述推抵柱逐渐内缩至所述牵引柱的安装空间内,以逐渐退离所述挡板;在所述牵引柱逐渐下降时,连动所述枢接件牵引所述推抵柱逐渐外推出所述牵引柱的安装空间,以逐渐压紧所述挡板。本技术防水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立柱成形有挡板插槽,所述挡板插槽的槽口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滑移槽及一嵌槽,所述嵌槽内设有防水胶条;所述推抵柱的二侧壁之间具有立壁连接,所述立壁与所述推抵柱相反的外侧面上通设有防水胶条;令所述立柱的防水胶条与所述推抵柱的防水胶条位于所述挡板的相对两侧面;所述推抵柱外推出所述牵引柱的安装空间时,所述二防水胶条、抵压迫紧于所述挡板表面。本技术防水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立柱的滑移槽与其槽口连接的槽壁上设有滑道;所述牵引柱的二侧壁外表面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容置于所述滑道内;所述牵引柱通过所述滑轮与滑道的配合,于所述立柱内上下滑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水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联动式迫紧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联动式迫紧装置局部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牵引柱、推抵柱设于立柱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联动式迫紧装置于推抵柱外推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联动式迫紧装置于推抵柱内缩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联动式迫紧装置于推抵柱外推时的侧视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联动式迫紧装置于推抵柱内缩时的侧视动作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顶盖的结构俯视(左上图)、侧视(右图)及正视(左下图)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立柱10;滑移槽11;滑道12;挡板插槽13;嵌槽14;防水胶条15;牵引柱20;立壁21;侧壁22;组接壁23;滑轮24;推抵柱30;立壁31;侧壁32;防水胶条33;枢接件40;枢板41;第一枢点42;第二枢点43;第一螺栓44;第二螺栓45;连接件50;顶板51;侧板52;穿孔53;顶盖60;增厚部61;第一凸部611;第二凸部612;螺孔62;控制螺栓70;连接轴71;C形扣72;挡板80。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门及其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防水门包括立柱10、插置于立柱10之间的挡板80以及联动式迫紧装置;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联动式迫紧装置包括牵引柱20、推抵柱30、枢接件40、连接件50、顶盖60及控制螺栓70。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牵引柱20是横截面为E形的柱体结构,所述牵引柱20成形有一立壁21、与所述立壁21呈L形连接的二侧壁22以及位于所述二侧壁22之间且与所述立壁21呈T形连接的组接壁23;所述二侧壁22之间通过所述组接壁23隔设形成二安装空间。如图2、图3所示,所述推抵柱30是横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水门及其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其设于防水门立柱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迫紧装置包括:牵引柱,是横截面为E形的柱体结构,所述牵引柱成形有一立壁、与所述立壁呈L形连接的二侧壁以及位于所述二侧壁之间且与所述立壁呈T形连接的组接壁;所述二侧壁之间通过所述组接壁隔设形成二安装空间;推抵柱,是横截面为U形的柱体结构,成形有二侧壁;所述推抵柱的二侧壁插置于所述牵引柱的二安装空间内;枢接件,是横截面为U形连接构件,成形有二枢板,所述二枢板上设有一第一枢点及第二枢点;所述枢接件的二枢板插置于所述牵引柱的二安装空间内,所述枢接件通过其第一枢点与所述牵引柱的组接壁枢接,并通过其第二枢点与所述推抵柱的二侧壁枢接;连接件,固设于所述牵引柱的顶部;顶盖,固设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顶盖对应所述牵引柱顶部开设有一螺孔;控制螺栓,与所述顶盖的螺孔螺接,且末端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其设于防水门立柱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迫紧装置包括:牵引柱,是横截面为E形的柱体结构,所述牵引柱成形有一立壁、与所述立壁呈L形连接的二侧壁以及位于所述二侧壁之间且与所述立壁呈T形连接的组接壁;所述二侧壁之间通过所述组接壁隔设形成二安装空间;推抵柱,是横截面为U形的柱体结构,成形有二侧壁;所述推抵柱的二侧壁插置于所述牵引柱的二安装空间内;枢接件,是横截面为U形连接构件,成形有二枢板,所述二枢板上设有一第一枢点及第二枢点;所述枢接件的二枢板插置于所述牵引柱的二安装空间内,所述枢接件通过其第一枢点与所述牵引柱的组接壁枢接,并通过其第二枢点与所述推抵柱的二侧壁枢接;连接件,固设于所述牵引柱的顶部;顶盖,固设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顶盖对应所述牵引柱顶部开设有一螺孔;控制螺栓,与所述顶盖的螺孔螺接,且末端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成形有顶板以及连接于所述顶板两侧并向下延伸的二侧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二侧板与所述牵引柱的二侧壁固接;所述控制螺栓的末端成形为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置所述连接件的穿孔,所述连接轴的末端通过设置C形扣与所述连接件的顶板可转动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对应所述牵引柱的位置设有增厚部,所述增厚部贯设有所述螺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部凸出于顶盖两侧表面,形成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的凸出厚度相近或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门立柱联动式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柱的二侧壁外表面上分别设有滑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门立柱联动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宜邹朝恩常海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达铁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