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袖子开衩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2999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3:47
一种袖子开衩处理工艺,属于服装加工技术领域。步骤:根据袖口开衩的大小,预留相等的大袖面料的袖口折边量和小袖面料的袖口折边量,将大袖面料的袖口和小袖面料的袖口的折边正面对正面辑袖面缝份至开衩部上端的1.5~2.5cm止;翻烫大袖面料的袖口及小袖面料的袖口,使两者平服;将大袖面料的袖口和小袖面料的袖口比齐,按袖面缝份合袖缝,在距离开衩部上端的1.5~2.5cm处横向踩线以缝制袖衩上端口并在袖衩上端口打剪口;劈烫袖缝,完成袖面;合袖里料,完成袖里;将袖里套设至袖面并对准大小袖的袖缝,将袖面与袖里缝合;翻袖口,熨烫整理袖衩。袖衩接合处线迹平直,能大幅降低袖衩制作工艺的难度,易于推广机械化操作。

A sleeve slit treatment process

A sleeve slit treatment proces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garm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Step: according to the cuff slit size cuff hem hem cuff volume equal amount of reserved large cuff fabric and small sleeve fabric, the fabric sleeve cuffs and small sleeve fabric cuffs hem cuff seam face to face a series of slits upper to 1.5 ~ 2.5cm; double hot sleeve fabric the small sleeve cuffs and fabric cuffs, make them smooth; large fabric sleeve cuffs and small sleeve cuff fabric bizima cuff seam, according to the closing sleeve seam, at a distance of slits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1.5 ~ 2.5cm transverse to the sleeve placket sewing step on the line port and port in the sleeve placket on the cut; split sleeve joint sleeve, sleeve and surface finish; material, complete the sleeve; the sleeve is sheathed in the sleeve to the surface and size of the alignment sleeve sleeve seam, the sleeve and sleeve suture; cuff placket, ironing finishing. Placket joint stitch flat placke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fabrication, easy to promote mechanized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袖子开衩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袖子开衩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除了对服装的外观质量及舒适度有要求之外,对服装的一些细节部位的工艺品质也有了关注。西服在缝制时可分为前片、后片、袖子以及袖衩等多个部分,不同部分的缝制方式均不相同。目前袖衩的缝制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艺步骤:做大袖的袖衩角;缝合袖里外侧缝;缝合衩外侧缝;封缝衩角。所述袖衩制作时分里料和面料,里料和面料接合时,工艺技术难度大,制作繁琐,并且出错率高,布料浪费大,不易推广为机械化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袖子开衩处理工艺,步骤简单,能简化袖衩的制作过程,提高袖衩成品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袖子开衩处理工艺,所述袖子包括大袖面料、小袖面料以及袖里料,该袖子开衩处理工艺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袖口开衩的大小,预留相等的大袖面料的袖口折边量和小袖面料的袖口折边量,将大袖面料的袖口和小袖面料的袖口的折边正面对正面辑袖面缝份至开衩部上端的1.5~2.5cm止;S2)翻烫大袖面料的袖口及小袖面料的袖口,使两者平服;S3)将大袖面料的袖口和小袖面料的袖口比齐,按袖面缝份合袖缝,在距离开衩部上端的1.5~2.5cm处横向踩线以缝制袖衩上端口并在袖衩上端口打剪口;S4)劈烫袖缝,完成袖面;S5)合袖里料,完成袖里;S6)将袖里套设至袖面并对准大小袖的袖缝,将袖面与袖里缝合;S7)翻袖口,熨烫整理袖衩。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原袖衩部位里料和面料的接合由面料与面料的接合所代替,接合处线迹平直,不会使袖衩部位发生糅合;能大幅降低袖衩制作工艺的难度,减少制作时间且出错率低;易于推广机械化操作,适合投入流水线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大袖面料和小袖面料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1)的作业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2)的作业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3)的作业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4)的作业示意图。图6为图4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5)的作业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6)的作业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S7)的作业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品示意图。图中:1.大袖面料;2.小袖面料;3.袖里料;4.袖面缝份;5.开衩部上端;6.剪口;7.接合缝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袖子开衩处理工艺,请参阅图1,所述袖子包括大袖面料1、小袖面料2以及袖里料3。请参阅图2~图10,所述袖子开衩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袖口开衩的大小,预留相等的大袖面料1的袖口折边量和小袖面料2的袖口折边量,将大袖面料1的袖口和小袖面料2的袖口的折边正面对正面辑1cm袖面缝份4至开衩部上端5的1.5~2.5cmcm止,此处优选为2cm,图1中的双点划线表示折边,图2中的单点划线表示布片边缘;S2)翻烫大袖面料1的袖口及小袖面料2的袖口,使两者平服;S3)将大袖面料1的袖口和小袖面料2的袖口比齐,按缝份4合袖缝且在距离开衩部上端5的2cm处横向踩线以缝制袖衩上端口,在袖衩上端口打剪口6;S4)劈烫袖缝,完成袖面;S5)合袖里料3,完成袖里;S6)将袖里套设至袖面并对准大小袖的袖缝,将袖面与袖里按1cm接合缝份7缝制;S7)翻袖口,熨烫整理袖衩。通过上述步骤,原袖衩部位里料和面料的接合由面料与面料的接合所代替,这样能使接合处的线迹保持平直,不会使袖衩部位发生糅合;同时能大幅降低袖衩制作工艺的难度,减少制作时间且出错率低;此外还易于推广机械化操作,适合投入流水线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袖子开衩处理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袖子开衩处理工艺,所述袖子包括大袖面料(1)、小袖面料(2)以及袖里料(3),该袖子开衩处理工艺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袖口开衩的大小,预留相等的大袖面料(1)的袖口折边量和小袖面料(2)的袖口折边量,将大袖面料(1)的袖口和小袖面料(2)的袖口的折边正面对正面辑袖面缝份(4)至开衩部上端(5)的1.5~2.5cm止;S2)翻烫大袖面料(1)的袖口及小袖面料(2)的袖口,使两者平服;S3)将大袖面料(1)的袖口和小袖面料(2)的袖口比齐,按袖面缝份(4)合袖缝,在距离开衩部上端(5)的1.5~2.5cm处横向踩线以缝制袖衩上端口并在袖衩上端口打剪口(6);S4)劈烫袖缝,完成袖面;S5)合袖里料(3),完成袖里;S6)将袖里套设至袖面并对准大小袖的袖缝,将袖面与袖里缝合;S7)翻袖口,熨烫整理袖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袖子开衩处理工艺,所述袖子包括大袖面料(1)、小袖面料(2)以及袖里料(3),该袖子开衩处理工艺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袖口开衩的大小,预留相等的大袖面料(1)的袖口折边量和小袖面料(2)的袖口折边量,将大袖面料(1)的袖口和小袖面料(2)的袖口的折边正面对正面辑袖面缝份(4)至开衩部上端(5)的1.5~2.5cm止;S2)翻烫大袖面料(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华邓春元王佩国郝瑞闽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