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接组件及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127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卡接组件及鞍座,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护边与底板连接不稳固技术问题。涉及卡接组件,包括鞍座底板和鞍座护边,鞍座底板外侧面设有凹槽,鞍座底板设有边沿结构,边沿结构上设有扣合孔;鞍座护边为槽结构,槽结构的首尾相连,槽结构槽边边缘设有扣合结构;扣合结构与扣合孔均倾斜设置。还涉及鞍座,包括皮革层、发泡层和上述卡接组件结构,还包括鞍梁;凹槽为前插结构,凹槽远离鞍座头部一侧设有用于与鞍梁前端插接的安装孔;凹槽靠近鞍座头部一侧设有与鞍座头部固定连接的筋板;鞍座底板壁厚均匀。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卡接组件及鞍座,结构简单,能够增强鞍座护边与鞍座底板的连接强度,提高鞍座的使用寿命。

Clamping component and sadd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lamping component and a saddle, relat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unsta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dge and the bottom plate in the prior art. Relates to the clamping components, including saddle and saddle bottom edge, the outer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saddl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addle structure edge, edge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fastening holes; the saddle edge groove structure, the groove structure of end to end groove side edge is provided with groove structure, buckling structure; buckling structure and fastening hole tilt settings. To saddle, including leather layer, foam layer and the clamping assembly structure also includes a saddle beam; inserting groove structure for front, away from the saddle groov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head mounting hole for inserting the front beam and saddle groov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head near the saddle; the connecting rib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saddle saddle head; uniform. By adopting the clamping component and the saddl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of the saddle protection edge and the saddle bottom plate can be enhanced,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addle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接组件及鞍座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或电动车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卡接组件及鞍座。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由于经济因素、交通状况以及其他各项因素的制约,大多数的人们在出行中选择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自行车也由于它的轻便、价格低廉等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我国也因此被称为自行车大国。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自行车是人类专利技术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自行车类产品的研发及技术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鞍座是安装在自行车座管上,用来提供坐姿支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然而目前,在自行车或电动车领域内,其中鞍座的底板和护边之间的连接结构不稳固,经常出现晃动的现象,会导致护边不能保护底板的边缘,导致底板边缘或边缘的皮革层发生磕碰,减少了鞍座的使用寿命,不利于鞍座的售出,同时现有鞍座的结构强度单纯依靠鞍梁的结构来实现的,但经设计研究,鞍座的结构强度还与底板的结构组成有关系,因此,设计新型鞍座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接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鞍座底板与护边连接结构不稳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鞍座底板与护边连接结构不稳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卡接组件,包括鞍座底板和鞍座护边,所述鞍座底板外侧面的头部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凹槽,所述鞍座底板的边缘设置有边沿结构,所述边沿结构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扣合孔;所述鞍座护边为环绕设置的槽结构,所述槽结构的首尾相连,所述槽结构的槽边边缘设置有扣合结构,所述扣合结构沿所述槽结构的开口方向向外延伸;所述扣合结构与所述扣合孔均倾斜设置,并且所述扣合结构与所述扣合孔卡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扣合孔为倾斜设置的通孔;相对应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倾斜设置的凸起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的端面设置有单侧钩状结构或单侧箭头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为平行四边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扣合孔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鞍座,由上及下依次设置皮革层、发泡层、鞍座底板和鞍座护边,所述鞍座底板和鞍座护边的结构为上述的卡接组件的结构,还包括鞍梁;所述凹槽为前插结构,所述凹槽远离鞍座头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鞍梁的前端插接的安装孔;所述凹槽靠近鞍座头部的一侧设置有与鞍座头部固定连接的筋板;所述鞍座底板的壁厚均匀。需要说明的是,鞍座底板与鞍座护边均采用硬塑材料注塑成型,当鞍座护边的扣合结构与鞍座底板的扣合孔相互扣合后,鞍座底板的外边缘与鞍座护边的内槽面之间留有一定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容纳鞍座的皮革层和发泡层,其中,发泡层与鞍座底板的外侧面之间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还需要说明的是,鞍座底板的外侧面凹槽处依然填充有发泡层,使得鞍座的发泡层与鞍座底板之间紧实填充,避免鞍座内部出现空白的承接空间,并且鞍梁设置有两个,两个鞍梁分别与两个凹槽固定连接,分别通过安装罩和螺栓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鞍座底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组过渡筋结构,所述过渡筋结构为由鞍座底板的内底面向鞍梁一侧凸起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尾部设置有两个支撑平台结构,所述支撑平台结构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螺栓通过的过孔。进一步地,所述鞍座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扣合结构的高度范围为5mm-9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技术的卡接组件,主要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鞍座底板与鞍座护边的连接方式不稳固,导致鞍座护边容易脱离鞍座底板,导致鞍座边缘受损,采用鞍座底板外侧面的头部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凹槽,鞍座底板的边缘设置有边沿结构,边沿结构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扣合孔;鞍座护边为环绕设置的槽结构,槽结构的首尾相连,槽结构的槽边边缘设置有扣合结构,扣合结构沿槽结构的开口方向向外延伸;扣合结构与扣合孔均倾斜设置,并且扣合结构与扣合孔卡合连接;采用上述的倾斜设置的扣合结构与扣合孔卡合连接,能够确保鞍座底板与鞍座护边的稳固连接,提高鞍座的使用寿命。采用本技术的鞍座,采用上述卡合连接的鞍座底板与鞍座护边,并且,凹槽为前插结构,凹槽远离鞍座头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鞍梁的前端插接的安装孔;凹槽靠近鞍座头部的一侧设置有与鞍座头部固定连接的筋板;鞍座底板的壁厚均匀,这样鞍梁穿过安装孔使用螺母拧紧,鞍座使用时,安装孔处会承受鞍梁相对鞍座向上的承压力,由于凹槽的槽面是相对鞍座向下设置的,并且安装孔与鞍座底板内侧面间的间距作为承压力的力矩,能够使得鞍座有一个承压的缓冲过程,提高鞍座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上述倾斜设置的扣合结构与扣合孔卡合连接的作用下,能够确保鞍座底板与鞍座护边的稳固连接,提高鞍座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和2的鞍座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和2的鞍座底板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和2的鞍座护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鞍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鞍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图4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皮革层;2-发泡层;3-鞍座底板;4-鞍座护边;5-鞍梁;6-螺栓;7-安装罩;8-外侧边;9-内侧边;31-前插结构;32-过渡筋结构;33-支撑平台结构;34-插接孔;41-槽边;42-斜插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卡接组件及鞍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鞍座底板和鞍座护边,所述鞍座底板外侧面的头部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凹槽,所述鞍座底板的边缘设置有边沿结构,所述边沿结构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扣合孔;所述鞍座护边为环绕设置的槽结构,所述槽结构的首尾相连,所述槽结构的槽边边缘设置有扣合结构,所述扣合结构沿所述槽结构的开口方向向外延伸;所述扣合结构与所述扣合孔均倾斜设置,并且所述扣合结构与所述扣合孔卡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鞍座底板和鞍座护边,所述鞍座底板外侧面的头部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凹槽,所述鞍座底板的边缘设置有边沿结构,所述边沿结构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扣合孔;所述鞍座护边为环绕设置的槽结构,所述槽结构的首尾相连,所述槽结构的槽边边缘设置有扣合结构,所述扣合结构沿所述槽结构的开口方向向外延伸;所述扣合结构与所述扣合孔均倾斜设置,并且所述扣合结构与所述扣合孔卡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孔为倾斜设置的通孔;相对应的,所述扣合结构为倾斜设置的凸起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端面设置有单侧钩状结构或单侧箭头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卡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平行四边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孔为倾斜设置的平行四边形结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征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嘉思特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