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烯-1聚合物膜及其层压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99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丁烯-1聚合物膜及其层压膜;所说聚合物膜由含有(按重量计)100份丁烯-1聚合物和200份以下烯烃聚合物的组合物制成,而丁烯-1聚合物之熔融指数为0.1-20克/10分、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为3-12、差示扫描热分析测得最高熔点为60—140℃;所说聚合物膜的拉伸弹性模数为500-8000千克/厘米+[2]、撕裂强度(TD或MD方向)小于10千克/厘米而且撕裂强度比(MD/TD或TD/MD)大于4;所说的层压膜是在上述丁烯-1聚合物膜的至少一侧表面上层压一层聚烯烃树脂形成的。(*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丁烯-1聚合物膜及其层压膜;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易撕裂性优良的丁烯-1聚合物膜及其层压膜。过去,使用合成树脂膜作液体调味品袋和汤料袋等之用。但是,以前的膜难于撕裂。使用这种以前的膜盛装液体、糊状之类包装物,为了打开这种包装,一旦要撕裂这种膜就要用很大力气,包装内容物从撕裂口朝所不希望的方向大量溅出,有内容物沾在衣服上等缺点。因此,对于只用很小的力就能被撕裂的像刀切般的那种合成树脂膜的易撕裂性,提出了日益高涨的要求。作为满足上述要求的方案,有人提出用特定的高密度聚乙烯膜模塑成的膜制成具有易撕裂性的盖子标签(特开昭61-107378)但是,这种膜由于爱门道夫撕裂强度非常低(小于2千克/厘米),所以用作液体调味品和汤料等密封袋强度不够。用于液体调味品和汤料等包装袋使用的膜的密封层,现在使用低密度聚乙烯和直链低密度聚乙烯。但是,这些树脂的定向性差,容易产生颈缩,所以具有在上述膜撕裂时中途难破裂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树脂膜,它不但能排除已有膜的难撕裂性,而且同时能够容易开始撕裂,在破裂途中也易断裂,能够像用刀切开那样撕裂,此外机械强度也足够高。为完成上述目的本申请中第一个专利技术是一种丁烯-1聚合物膜,它是由含有熔融指数处于0.1~20克/10分范围内、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处于3~12范围内、用差示扫描分析法测得的最高熔点在60~140℃范围内的100重量份丁烯-1聚合物和200重量份以下的烯烃聚合物的组合物制成的,其拉伸弹性模数处于500~8000千克/厘米2范围内、TD或MD方向上的撕裂强度小于10千克/厘米、而且MD方向的撕裂强度(MD)与TD方向的撕裂强度(TD)之比(MD/TD或TD/MD)大于4。本申请中的第二个专利技术是层压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在丁烯-1聚合物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层压上聚烯烃树脂而制成的;所说的丁烯-1聚合物膜是由含熔融指数处于0.1~20克/10分范围内、重均与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处于3~12范围内、经差示扫描热分析法测得的最高熔点处于60~140℃范围内的100重量份丁烯-1聚合物和200重量份以下的烯烃聚合物的组合物所制成的,其拉伸弹性模数处于500~8000千克/厘米2范围内,MD方向或TD方向上的撕裂强度小于10千克/厘米,而且MD方向撕裂强度(MD)与TD方向撕裂强度(TD)之比(MD/TD或TD/MD)(下面常常略记作撕裂强度比)大于4。-丁烯-1聚合物-本专利技术中的膜,是由丁烯-1聚合物与按需要配入的烯烃聚合物所形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的丁烯-1聚合物,可以是丁烯-1的均聚物,也可以是包含乙烯、丙烯、戊烯-1和己烯-1之类其它α-烯烃单元的丁烯-1共聚物或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中丁烯-1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处于0.1~20克/10分,最好在0.3~10克/10分范围内。丁烯-1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如果低于0.1克/10分,则模塑膜时厚度差变大。而高于20克/10分时,丁烯-1聚合物的定向性变坏,TD方向与MD方向之撕裂强度比变小,难于撕裂。本专利技术中丁烯-1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处于3~12,最好处于3~9范围内。丁烯-1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小于3时,模塑膜时表面产生波纹,而高于12时膜耐冲击性等机械强度降低。本专利技术中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测得的最高熔点(DSC最高熔点)处于60~140℃范围内。当将经干燥处理的丁烯-1聚合物以10℃/分的升温速度从0℃升至200℃的方法测定吸热峰时,在最高温侧出现的峰是丁烯-1聚合物的最高熔点,把在最低温测的峰或肩部规定为最低熔点。丁烯-1聚合物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测得的最高熔点不足60℃时,膜的粘着性变大,成品价值差,反之若高于140℃则热封温度变高,制袋时的生产性降低。在本专利技术中的上述丁烯-1聚合物里,最好是含有乙烯重复单元和丁烯-1重复单元的丁烯-1共聚物。通过包含乙烯重复单元主要可以降低共聚物的结晶性。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丁烯-1共聚物,按1∶99~15∶85摩尔比含有这种乙烯单元和丁烯-1单元。丁烯-1共聚物中含有乙烯单元的摩尔比若低于上述范围,则由于共聚物的结晶度并不降低,所以模塑膜的透明度降低。另外,若乙烯单元的摩尔比高于上述范围,则共聚物变得不均匀,容易发粘。本专利技术中最好使上述摩尔比处于1∶99~10∶90范围内。由于规定这个范围则可以得到能制造出质量均一而且透明度高的成形膜之共聚物。上述优选的丁烯-1共聚物的熔融指数,如上所述处于0.1~20克/10分范围内。上述优选的丁烯-1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即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如上所述处于3~12,范围内。对上述优选的丁烯-1共聚物用差示扫描热分析装置进行分析时,可以得到表示最低熔点和最高熔点的二种吸热峰;其中,最高熔点通常处于70~120℃范围内。而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最低熔点,是在10℃/分升温速度下将经干燥处理过的上述丁烯-1共聚物从0℃升温至200℃测定吸热峰时,由最低温度侧出现的峰或肩来决定。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丁烯-1共聚物中,由使用这种差示扫描热分析装置测得的最高熔点与最低熔点间的差值(熔点最高值与最低值间的温度差),最好处于2~40℃范围内。此温度差对于加工特性以及将膜成形物重叠进行热压粘合时的温度(热封温度)具有特别影响。也就是说,若上述温度差小于2℃,则热封温度增高,模塑成膜时的热封性变差;反之,若温度差高于40℃,则丁烯-1共聚物具有粘稠性,模塑性下降。特别当最高熔点低于70℃时,常温下共聚物往往发粘,通常不能用作成形物原料。另外,当最高熔点高于120℃时,热封温度增高,常常不能进行良好的热封。此外,用上述的差示扫描热分析法测得的本专利技术优选丁烯-1共聚物的熔化热(利用连结由差示扫描热分析得到的峰或肩之基线的直线决定),处于2~25卡/克范围内。熔化热低于2卡/克时共聚物往往容易发粘,反之高于25卡/克时膜成形物的透明度往往变差。测定本专利技术优选丁烯-1共聚物的13C核磁共振谱,利用“高分子”(Macromolecules),15,353,(1982)中记载的方法对其测定结果进行各三单元组鉴定,用这种方法和下式可以测定丁烯-1共聚物主链上乙烯的嵌段度(X)X=I/E式中I是共聚物中乙烯链的嵌段聚合比,通常用下式表示I= (IEEE)/(IBBE+IEBE+IBEB)而E是共聚物中乙烯的百分含量,通常由下式表示E(摩尔%)= (IEEE/2+IEBE+IBEE)/(IBBB+IBBE+IEBE+IEEE/2+IBEE+IBEB) ×100但是在上式中,例如IEEE表示丁烯-1共聚物中乙烯单元-乙烯单元-乙烯单元存在的摩尔数,以下就IBBE、IEBE和IBEB等来说,也同样表示在着眼于共聚物中三个重复单元的情况下,将其作为一个单元时该单元的种类。所说优选丁烯-1共聚物中乙烯的嵌段度(X),必须小于0.015,此值越低越好,最好为0。也就是说,当着眼于共聚物中三个重复单元时,三个重复单元均是乙烯单元的单元越增加,共聚物的结晶性也就越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丁烯-1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100重量份丁烯-1聚合物和200重量份以下的烯烃聚合物的组合物制成的;所说的丁烯-1聚合物之熔融指数处于0.1~20克/10分范围内,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处于3~12范围内,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测得的最高熔点处于60~140℃范围内;所说的聚合物膜之拉伸弹性模数处于500~8000千克/厘米↑[2]范围内,撒裂强度在TD方向或MD方向上小于10千克/厘米,而且MD方向上撕裂强度(MD)与TD方向上撕裂强度(TD)之比(MD/TD或TD/MD)大于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胁隆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