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8951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水循环系统,该泥水循环系统包括泥水池和滤水池,所述泥水池和滤水池之间设置有过滤通道,所述泥水池内设置有用于通入废弃泥水混合液的导料管和用于将泥水池内的泥水回流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上有第一水泵,所述循环管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底面沿管路设置有多个斜口,所述滤水池内设置有清水管,所述清水管与内套管连通,所述清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导料管、循环管、清水管、泥水池和滤水池形成一个多级的水流循环,从而使得两个管道始终处于流动状态,有效的避免常规单管输送的过程中泥沙的滞留沉积的状况,使得管道输送泥沙能长期保证输送通畅。

Slurry circul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urry circulation system, the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comprises a mud tank and filter, a filter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water tank and filter mud pool, the mud pool is arranged in the guide material to pass into the mixed liquid waste slurry pipe and slurry for mud pool circulating reflux tube, the circular pipe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pump, the top of the loop tube inner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casing, the inner casing of the bottom surface along the pipelin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oblique mouth, the filter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pipe, the water pipe and the inner casing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pipe. The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pump; a feeding pipe, a circulating pipe, water pipe, mud tank and filter to form a multistage circulating water, so that the two pipeline is always in the state of flow, effectively avoid the process of conventional single pipe transportation in the mud The deposition of sand makes it possible to transport sediment for a lo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泥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厂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泥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车间排出的混凝土废弃物和污水往往含有大量的水泥浆、骨料和骨料带入的杂质、外加剂等,这些混合物的PH值一般可达15左右,随意排放易污染环境。尤其是,从混凝土的砂石中分离出的污水,流动性较小,难处理。在实际的污水处理中,通常采用地坑式沉淀池盛装,待沉淀池储水至一定量时,污水被罐车移走,整个处理过程费时费力;并且这种处理方式对材料和水资源都有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水循环系统,达到了循环利用混凝土车间泥水废弃物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泥水循环系统,包括泥水池和滤水池,所述泥水池和滤水池之间设置有过滤通道,所述泥水池内设置有用于通入废弃泥水混合液的导料管和用于将泥水池内的泥水回流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上有第一水泵,所述循环管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底面沿管路设置有多个斜口,所述滤水池内设置有清水管,所述清水管与内套管连通,所述清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泥水池内设置有搅拌机。采用上述结构,泥水混合废液从导料管排入泥水池,泥水混合液在进入泥水池的同时通过搅拌机对泥水混合液进行再一次的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而部分的水通过过滤通道的过滤进入滤水池;泥水池中混合均匀的泥水混合液通过循环管再次进行循环利用;在循环管输送的同时,滤水池中泥沙含量较少的水通过清水管输入内套管,而后不断的通过斜口冲入循环管,对循环管产生水射流冲击,阻止泥沙在管内堆积;此外,导料管与循环管形成一个水流循环,从而使得两个管道始终处于流动状态,有效的避免常规单管输送的过程中泥沙的滞留沉积的状况,使得管道输送泥沙能长期保证输送通畅。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泥水池上设置有安装架,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设置在安装架的下方,所述搅拌桨的转轴与安装架旋转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搅拌桨转动,所述搅拌桨包括同轴的内桨和外桨,所述外桨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外桨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外桨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通水道。采用上述结构,相对来说,混凝凝土收集池内泥水混合液的泥沙会处于较下层,在搅拌桨对池内的泥水进行搅拌的时候,处于上层的泥沙含量较少的水从进水口进入,而后经由通水道在底部排出,从而对收集池底部的浆液产生水射流冲击,使得搅拌桨对水的搅动能一直延伸到搅拌桨的底部从而对底部的能泥沙施加以个扰动,使其能够充分的混合在水中,缓解或避免搅拌桨底部的泥沙堆积状况。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桨包括横架和竖桨,所述横架为上下两个,且与竖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竖桨固定在上下两个横架之间。采用上述结构,横架在带动竖桨转动的同时也保持了竖桨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第二滤网。采用上述结构,进水口的处于上部,上部的水仍然含有一定量的泥沙,利用滤网隔离可以阻止泥沙进入通水道,从而保证了通水道通常,保持扰动效果;在出水口,由于在搅拌桨停止转动的时候,泥沙混合液会通过出水口与通水道内的水进行交换,通过第二滤网的作用可以避免底部的泥沙进入通水道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漏斗状的进水杯,所述进水杯的漏斗状的小口与进水口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增大进水口的进水口径,使得通水道能以较高的效率灌入水,从而使得底部的水射流效果更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水杯的开口切向于搅拌桨的转动方向。采用上述结构,切向为直接的入水方向,可以以更高的效率入水。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桨和内桨之间设置有双旋带式搅拌桨。采用上述结构,形成半径较大的搅动,混合效果更好,混合半径更大。进一步优选为:每个所述斜口的中央固定有发生片,所述发生片的直径与内套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发生片的中心开有连通内套管内部管道的补偿孔。采用上述结构,斜口和发生片之间形成了类似喷嘴的结构,内套管的水在内套管上流动的时候,因不时受到发生片的阻挡和撞击,使得大部分水自内套管通过斜口到输送管产生俯冲作用,尤其是泥水混合液的稠度较大,相对于内套管内水的快速传输,循环管内会相对内套管形成类似于淤积的现象,局部压阻增加,此时泥水混合液的中上部的混合液因堵塞而欲改走内套管,此时就和喷嘴处的俯冲流体产生撞击,形成更强的紊流,从而使得泥水混合液在传输过程中始终处于混乱的湍流状态,不易附着在管壁上。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斜口的切口深度直至内套管的中心。采用上述结构,切口深度决定流体撞击后产生的紊流强度,切口大小及其深度太小会使得流体俯冲角度偏向垂直,且流体量小,无法起到合适的冲击作用;切口大小及其深度太大会导致压差不够,产生的冲击流体不够强,甚至产生污水挤入内套管的情况;而切口深度在直至稳流管中心则很好平衡了这两点,使得产生的俯冲干扰流体角度适宜和强度较高,极好的疏松堆积的泥沙,消除堵塞。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斜口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三滤网采用上述结构,阻止泥水混合液中的泥沙进入内套管而对内套管产生堵塞。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导料管、循环管、清水管、泥水池和滤水池形成一个多级的水流循环,从而使得两个管道始终处于流动状态,有效的避免常规单管输送的过程中泥沙的滞留沉积的状况,使得管道输送泥沙能长期保证输送通畅。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泥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循环管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一的循环管内水流向的结构示意图,箭头方向表示水流方向;图5是实施例一的搅拌机的整体结构图;图6是实施例一的搅拌机以外桨中心为截面的剖视图;图7是实施例一的图5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循环管;2、内套管;3、清水管;4、导料管;6、搅拌机;11、第一水泵;21、发生片;22、补偿孔;23、第三滤网;31、第二水泵;51、泥水池;52、滤水池;53、过滤通道;60、搅拌桨;61、安装架;62、驱动电机;63、横架;64、竖桨;641、进水口;642、通水道;643、出水口;644、第一滤网;645、第二滤网;65、进水杯;66、双旋带式搅拌桨;67、内桨;68、外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泥水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泥水池51和滤水池52,泥水池51和滤水池52之间设置有过滤通道53,过滤通道53的开口上设置有第四滤网54;泥水池51内设置有用于通入废弃泥水混合液的导料管4和用于将泥水池51内的泥水回流的循环管1,循环管1上设置上有第一水泵11,循环管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内套管2;参照图2和3,内套管2的底面沿管路设置有多个斜口23,且斜口23的切口深度直至内套管2的中心,并在开口处设置有第三滤网24;每个斜口23的中央固定有发生片21,发生片21的直径与内套管2的内径相同,发生片21的中心开有连通内套管2内部管道的补偿孔22,以此形成类似于喷水加压的效果;参照图1,滤水池52内设置有清水管3,清水管3与内套管2连通,清水管3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泥水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水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泥水池(51)和滤水池(52),所述泥水池(51)和滤水池(52)之间设置有过滤通道(53),所述泥水池(51)内设置有用于通入废弃泥水混合液的导料管(4)和用于将泥水池(51)内的泥水回流的循环管(1),所述循环管(1)上设置上有第一水泵(11),所述循环管(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内套管(2),所述内套管(2)的底面沿管路设置有多个斜口(23),所述滤水池(52)内设置有清水管(3),所述清水管(3)与内套管(2)连通,所述清水管(3)上设置有第二水泵(31),所述泥水池(51)内设置有搅拌机(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水循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泥水池(51)和滤水池(52),所述泥水池(51)和滤水池(52)之间设置有过滤通道(53),所述泥水池(51)内设置有用于通入废弃泥水混合液的导料管(4)和用于将泥水池(51)内的泥水回流的循环管(1),所述循环管(1)上设置上有第一水泵(11),所述循环管(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内套管(2),所述内套管(2)的底面沿管路设置有多个斜口(23),所述滤水池(52)内设置有清水管(3),所述清水管(3)与内套管(2)连通,所述清水管(3)上设置有第二水泵(31),所述泥水池(51)内设置有搅拌机(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搅拌机(6)包括设置在泥水池(51)上设置有安装架(61),所述安装架(6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62)和搅拌桨(60),所述搅拌桨(60)设置在安装架(61)的下方,所述搅拌桨(60)的转轴与安装架(61)旋转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搅拌桨(60)转动,所述搅拌桨(60)包括同轴的内桨(67)和外桨(68),所述外桨(68)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641),所述外桨(68)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643),所述外桨(68)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进水口(641)和出水口(643)的通水道(6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陈吉章俊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新世纪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