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惠馨专利>正文

分散式醒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493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4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散式醒酒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分散腔、混合腔和混流腔。分散腔内设有分散柱。分散柱包括一个分散头和一个基座。基座插入混合腔内,基座与混合腔内壁之间形成下酒通道。酒液在该分散式醒酒器中进行两次醒酒过程,加快了酒液中单宁类物质的氧化速度,提高了醒酒的效果。分散头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了酒液直接冲入混流腔不能及时与空气混合导致醒酒效果下降。而且,该分散式醒酒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非常利于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istributed Decan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persing type decanter, comprising a dispersed cavity, a mixing cavity and a mixed flow cavity which are communicated in turn. Dispersing columns are arranged in the dispersion cavity. The dispersion column includes a dispersion head and a base. The base is inserted into the mixing chamber, the wine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mixing chamber. Liquor in the decentralized decanter in the two sober process, to accelerate the oxidation of tannins in the wine,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sober. The dispersing head can also act as a buffer, and the wine liquor is directly mixed into the mixed flow cavity, and the mixture can not be mixed with air in time to reduce the sober effect. Moreover, the dispersing decant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manufacture, and is favor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醒酒器,尤其涉及一种分散式醒酒器
技术介绍
葡萄酒在开瓶后经过空气的接触,会绽放出原本应有的芳香和味道,这个过程称为醒酒。品尝优质红葡萄酒,传统的方法是将新开启的红酒倒入大肚蒸馏瓶中,需要大约30分钟不停晃动和停放,令红酒与空气中氧气充分接触,使丹宁酸氧化,达到去除酸涩及长期停放产生的其他杂味,使酒中原有郁香散发出来方可饮用。传统醒酒操作耗时长,操作复杂,效果难以完美,同时醒酒瓶的笨重与体积,往往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人们发现将大量的空气与流动的葡萄酒混合,可以缩短醒酒所需的时间。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多种采取单杯醒酒方式的醒酒器,通过大大加快红酒的流动速度,使之与空气充分混合,从而令其分子结构内部压力迅速释放,长期高压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丹宁酸快速氧化,使红酒味道浓郁香滑柔和。这些醒酒器缩短了醒酒的过程,留住了葡萄酒滑润芳香的醇正口感,提高了酒的原有价值。这类醒酒器的缺点在于酒液与气泡的接触时间过短,达不到很好的醒酒效果,影响了葡萄酒的口感和品质。申请号为201210171980.2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具有涡轮装置的醒酒器,储酒腔中的酒液通过下液道流向涡轮装置,使涡轮装置发生快速转动。涡轮装置推动从进气口抽入的空气送入混合腔。由此,在混合腔中与酒液混合空气更多,可以加快酒液中单宁类物质的氧化速度,达到提高醒酒效果的目的。但是这种醒酒器制造难度大,尤其是涡轮装置很难制造,不利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散式醒酒器,醒酒效果好且利于批量生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分散式醒酒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分散腔、混合腔和混流腔,所述的分散腔内设有分散柱,所述的分散柱包括一个分散头和一个基座,所述的基座插入所述的混合腔内,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混合腔内壁之间形成下酒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合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基座横截面为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多边形。进一步地,所述混流腔呈喇叭口状且入口端的口径小于出口端的口径。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限流杯,所述的限流杯套在所述的分散腔内,所述的限流杯设有限流孔。进一步地,该装置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所述上杯体套设于所述下杯体上,所述的分散腔设在所述的上杯体内,所述的分散腔底部设有贯通的下酒孔,所述的混合腔和所述的混流腔设在所述的下杯体内,所述的混合腔上部设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与所述的上杯体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所述的进气通道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杯体上端固定有螺纹管,所述的螺纹管具有内螺纹,所述的上杯体下端设有与所述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管外套设有装饰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散头可以将流到其上的酒液进行分散,然后从分散头的四周流下。酒液从分散头流下的过程中,形成一层很薄的液膜。由此酒液与分散腔内的空气充分搅拌和混合,进行初步醒酒的过程。经过初步醒酒的酒液沿下酒通道流入混合腔,再流入混流腔。当酒液由混合腔流入混流腔时,由于文丘里现象,导致混合腔内产生负压。空气被负压吸入混合腔与酒液混合,开始第二次醒酒过程。经过两次混合的酒液,最后从混流腔下口流出,完成整个醒酒过程。酒液在该分散式醒酒器中进行两次醒酒过程,加快了酒液中单宁类物质的氧化速度,提高了醒酒的效果。分散头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了酒液直接冲入混流腔不能及时与空气混合导致醒酒效果下降。而且,该分散式醒酒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非常利于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本技术的分散式醒酒器的剖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分散式醒酒器的下酒通道部分的截面图。图3为另一种本技术的分散式醒酒器的立体图。图4图3中D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图3所示的分散式醒酒器的俯视图。图6为图5所示的分散式醒酒器沿C-C的剖视图。图7为图3所示的分散式醒酒器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图1至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一种本技术的分散式醒酒器。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分散腔1、混合腔2和混流腔3。分散腔1内设有分散柱4,分散柱4包括一个分散头41和一个基座42。分散头41呈伞状。基座42插入混合腔2内,基座42与混合腔2内壁之间形成下酒通道21。混合腔2横截面为圆形。混流腔3呈喇叭口状且入口端的口径小于出口端的口径。该装置还包括一个限流杯5,限流杯5套在分散腔1内。限流杯5设有限流孔51。在本实施例中基座42横截面为六边形。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基座42的横截面还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散头41可以将流到其上的酒液进行分散,然后从分散头41的四周流下。酒液从分散头41流下的过程中,形成一层很薄的液膜。由此酒液与分散腔1内的空气充分搅拌和混合,进行初步醒酒的过程。经过初步醒酒的酒液沿下酒通道21流入混合腔2,再流入混流腔3。当酒液由混合腔2流入混流腔3时,由于文丘里现象,导致混合腔2内产生负压。空气被负压吸入混合腔2与酒液混合,开始第二次醒酒过程。经过两次混合的酒液,最后从混流腔3下口流出,完成整个醒酒过程。酒液在该分散式醒酒器中进行两次醒酒过程,加快了酒液中单宁类物质的氧化速度,提高了醒酒的效果。分散头41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了酒液直接冲入混流腔不能及时与空气混合导致醒酒效果下降。而且,该分散式醒酒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非常利于批量生产。实施例2图3至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另一种本技术的分散式醒酒器。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上杯体A和下杯体B。上杯体A套设于下杯体B上。分散腔1设在上杯体A内,分散腔1底部设有贯通的下酒孔11,混合腔2和混流腔3设在下杯体B内。混合腔B上部设有容纳腔6,容纳腔6与上杯体A之间形成进气通道61,进气通道61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71。下杯体B上端固定有螺纹管7。螺纹管7具有内螺纹,上杯体A下端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螺纹管7外套设有装饰管8。在醒酒时,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口71进入进气通道61,再进入混合腔2与酒液混合。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散式醒酒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分散腔、混合腔和混流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腔内设有分散柱,所述的分散柱包括一个分散头和一个基座,所述的基座插入所述的混合腔内,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混合腔内壁之间形成下酒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分散式醒酒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分散腔、混合腔和混流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腔内设有分散柱,所述的分散柱包括一个分散头和一个基座,所述的基座插入所述的混合腔内,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混合腔内壁之间形成下酒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基座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流腔呈喇叭口状且入口端的口径小于出口端的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限流杯,所述的限流杯套在所述的分散腔内,所述的限流杯设有限流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惠馨
申请(专利权)人:马惠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