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448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4 09:32
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它涉及一种透声压力容器,以解决透声压力装置为筒形,导致透声压力容器承压低,透声性能差的问题。下法兰与筒体通过连接元件连接,下法兰与下端盖通过纤维缠绕连接,筒体下端的球形下封头装配在支座上,筒身的内壁直径D2与球形上封头的开口直径D1之比大于0.7,上端盖设置在上法兰的上方,且凸缘设置在定位凸台上,上端盖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插块孔,两个插块孔以上端盖的中心对称设置,插块孔位于凸缘的上方,插块座与插块孔过渡配合,插块与插块座螺纹连接,上端盖上设有压力装置接口、电缆引出口和进水口,压力监控装置安装在压力装置接口处,下端盖上设有出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模拟深海环境。

Large opening acoustic pressure vess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arge opening through sound pressure vessel, relating to an acoustic pressure container,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ound transmission pressure device is cylinder shaped, and the pressure of the acoustic pressure vessel is low and the sound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is poor. The lower flange and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elem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flange, and the lower end cover are connected by fiber winding, spherical cylinder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head assembly on the support, the diameter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er body D2 and spherical head opening diameter of D1 is larger than 0.7, the upper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upper flange, and the flange is provided in the positioning boss, the upper end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two plug holes, two holes above the inserting block the center of the end cover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bove the inserting block holes in the flange, inserted block matched with the inserting block holes transition, inserting block and inserting block thread conn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cover. The pressure device interface, cable outlet and inlet, pressure monitoring device installed in the pressure device interface, the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simulating deep-sea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声压力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
技术介绍
透声压力容器能够实验水池中模拟深海环境,将换能器或水听器放置在里面,然后进行加压,检测换能器或水听器承受静压能力和在静压下的声学参数。现有透声压力装置为筒形,筒身上端与上端盖通过螺栓连接,筒身下端与下端盖通过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导致容器内部承压低,压力达不到3MPa,为了增加承压能力需将筒身壁厚设计为至少20mm,筒身壁厚的增加导致能够进出的声学设备小,透声性能差;同时螺栓连接方式使得上端盖开启需要逐个螺栓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透声压力装置为筒形,导致透声压力容器承压低,透声性能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包括筒体、上法兰、上端盖、下法兰、下端盖、支座、压力监控装置、两个插块座和两个插块,筒体的下端为球形下封头,筒体下端的开口处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下法兰和下端盖,下法兰与筒体通过纤维缠绕连接,下法兰与下端盖通过连接元件连接,筒体下端的球形下封头装配在支座上,筒体的上端为球形上封头,筒身的内壁直径D2与球形上封头的开口直径D1之比大于0.7,上法兰的内壁设有定位凸台,上端盖的外壁设有与定位凸台搭接的凸缘,上端盖设置在上法兰的上方,且凸缘设置在定位凸台上,上端盖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插块孔,两个插块孔以上端盖的中心对称设置,插块孔位于凸缘的上方,每个插块孔对应一个插块座和一个插块,插块座设置在插块孔的里侧端,插块座与插块孔过渡配合,插块与插块座螺纹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压力装置接口、电缆引出口和进水口,压力监控装置安装在压力装置接口处,下端盖上设有出水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将容器上端开口直径D1与筒身的内壁直径D2设计为大于0.7,使得透声压力容器能够进出的声学设备更大,筒壁更薄,透声性能更好。二、本专利技术的上端盖和上法兰设计为插块快速开启结构,使得上端盖能迅速开启、安全牢固、密封可靠,操作简单。三、本专利技术上端盖设置压力装置接口,并将压力监控装置安装于此,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压力监视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筒体1、上法兰2、上端盖3、下法兰4、下端盖5、支座6、压力监控装置9、两个插块座7和两个插块8,筒体1的下端为球形下封头,筒体1下端的开口处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下法兰4和下端盖5,下法兰4与筒体1通过纤维缠绕连接,下法兰4与下端盖5通过连接元件连接,筒体1下端的球形下封头装配在支座6上,筒体1的上端为球形上封头1-1,筒身的内壁直径D2与球形上封头1-1的开口直径D1之比大于0.7,上法兰2的内壁设有定位凸台2-1,上端盖3的外壁设有与定位凸台2-1搭接的凸缘3-1,上端盖3设置在上法兰2的上方,且凸缘3-1设置在定位凸台2-1上,上端盖3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插块孔3-2,两个插块孔3-2以上端盖3的中心对称设置,插块孔3-2位于凸缘3-1的上方,每个插块孔3-2对应一个插块座7和一个插块8,插块座7设置在插块孔3-2的里侧端,插块座7与插块孔3-2过渡配合,插块8与插块座7螺纹连接,所述上端盖3上设有压力装置接口3-3、电缆引出口3-4和进水口,压力监控装置9安装在压力装置接口3-3处,下端盖5上设有出水口5-1。筒体1为带封头的容器形状。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1为碳纤维环氧缠绕制成。碳纤维环氧缠绕制成的容器可满足耐压和透声的要求。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1的壁厚为3mm~18mm。这个厚度能够满足容器承压能力。相比现有技术的厚度20mm小了很多,减少了影响透声性能容器筒身的壁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1的壁厚为5mm。这个厚度能够满足容器承压能力。相比现有技术的厚度20mm小了很多,减少了影响透声性能容器筒身的壁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1的壁厚为10mm。这个厚度能够满足容器承压能力。相比现有技术的厚度20mm小了很多,减少了影响透声性能容器筒身的壁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1的上端开口直径D1≤1500mm。上端开口为进出要测试的声学设备所用,开口越大,所能放入的声学设备越大。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1的上端开口直径D1≤1000mm。上端开口为进出要测试的声学设备所用,开口越大,所能放入的声学设备越大。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1的工作段高度H≤1500mm。这样设计为保证放置在这个高度之间的测试设备测量有效,工作段高度内复合材料满足透声性能要求。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筒体1的工作段高度H≤1000mm。这样设计为保证放置在这个高度之间的被测试设备测量有效,工作段高度内复合材料满足透声性能要求。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上法兰2、下法兰4、上端盖3、下端盖5和支座6的材质均为不锈钢。这种材质能承受较高强度的腐蚀环境。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七或八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包括筒体(1)、上法兰(2)、上端盖(3)、下法兰(4)、下端盖(5)、支座(6)和压力监控装置(9),筒体(1)的下端为球形下封头,筒体(1)下端的开口处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下法兰(4)和下端盖(5),下法兰(4)与筒体(1)通过连接元件连接,下法兰(4)与下端盖(5)通过纤维缠绕连接,筒体(1)下端的球形下封头装配在支座(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包括两个插块座(7)和两个插块(8),筒体(1)的上端为球形上封头(1‑1),筒身的内壁直径D2与球形上封头(1‑1)的开口直径D1之比大于0.7,上法兰(2)的内壁设有定位凸台(2‑1),上端盖(3)的外壁设有与定位凸台(2‑1)搭接的凸缘(3‑1),上端盖(3)设置在上法兰(2)的上方,且凸缘(3‑1)设置在定位凸台(2‑1)上,上端盖(3)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插块孔(3‑2),两个插块孔(3‑2)以上端盖(3)的中心对称设置,插块孔(3‑2)位于凸缘(3‑1)的上方,每个插块孔(3‑2)对应一个插块座(7)和一个插块(8),插块座(7)设置在插块孔(3‑2)的里侧端,插块座(7)与插块孔(3‑2)过渡配合,插块(8)与插块座(7)螺纹连接,所述上端盖(3)上设有压力装置接口(3‑3)、电缆引出口(3‑4)和进水口,压力监控装置(9)安装在压力装置接口(3‑3)处,下端盖(5)上设有出水口(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开口透声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包括筒体(1)、上法兰(2)、上端盖(3)、
下法兰(4)、下端盖(5)、支座(6)和压力监控装置(9),筒体(1)的下端为球形下封头,
筒体(1)下端的开口处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下法兰(4)和下端盖(5),下法兰(4)与筒体
(1)通过连接元件连接,下法兰(4)与下端盖(5)通过纤维缠绕连接,筒体(1)下端
的球形下封头装配在支座(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包括两个插块座(7)和两个
插块(8),筒体(1)的上端为球形上封头(1-1),筒身的内壁直径D2与球形上封头(1-1)
的开口直径D1之比大于0.7,上法兰(2)的内壁设有定位凸台(2-1),上端盖(3)的外壁设
有与定位凸台(2-1)搭接的凸缘(3-1),上端盖(3)设置在上法兰(2)的上方,且凸缘(3-1)
设置在定位凸台(2-1)上,上端盖(3)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插块孔(3-2),两个插块孔(3-2)
以上端盖(3)的中心对称设置,插块孔(3-2)位于凸缘(3-1)的上方,每个插块孔(3-2)
对应一个插块座(7)和一个插块(8),插块座(7)设置在插块孔(3-2)的里侧端,插块
座(7)与插块孔(3-2)过渡配合,插块(8)与插块座(7)螺纹连接,所述上端盖(3)
上设有压力装置接口(3-3)、电缆引出口(3-4)和进水口,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传礼姜广祥陈家正杨丽萍吴伟萍费春东王洪运信观江伊翠云贾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