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喇叭振动膜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4950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10:39
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喇叭振动膜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与前模配合使用的后模,前模开设有浇口,后模设置有用于成型液态硅胶层的模仁,前模正对模仁的位置设置有镶件,合模时,镶件与模仁抵接;前模和后模之间设置有供液态硅胶流动的进胶流道和出胶流道,进胶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主进胶流道和斜面进胶流道,出胶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斜面出胶流道和主出胶流道,每个模仁开设有一进胶口和一出胶口,斜面进胶流道的出胶口与模仁的进胶口连通,模仁的出胶口与斜面出胶流道的进胶口连通。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有效节省人力资源,流程简单,加工效率高且制得的喇叭振动膜音质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涉及振膜
,具体涉及一种喇叭振动膜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塑胶喇叭均采用传统的生产模式,需要材料:盆架塑胶模具、ABS原料、T铁、环形磁铁、华司;需要辅料:AB胶水、磁回定位规;需要设备:AB磁回胶机、注塑机;需要人员:4人;工作时先将ABS原料通过注塑机注塑喇叭盆架,然后通过胶水、螺钉铆合或注塑机注塑的方式将华司与喇叭盆架合在一起,接着AB胶机操作员将环形磁铁与T铁一面打上AB胶水,下一位操作员将打上AB胶水的环形磁铁与T铁组合在一起;接下来一位操作员将环形磁铁与T铁组合在一起的组合体与注塑带华司喇叭盆架再次组合,T铁铁柱穿过环形磁铁与华司中孔,并将定位规插入到华司中孔与T铁铁柱之间的空隙内,最后一位操作员再按生产工艺要求再度调整。塑胶喇叭传统的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设备、辅料及工人,浪费时间、流程繁杂、操作不良则易导致胶水凝固,不易修复、效率低下、影响喇叭音质及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喇叭振动膜注塑模具,结构简单,有效节省人力资源,流程简单,加工效率高且制得的喇叭振动膜音质好。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喇叭振动膜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与前模配合使用的后模,所述前模开设有浇口,所述后模设置有用于成型液态硅胶层的模仁,所述前模正对所述模仁的位置设置有镶件,合模时,镶件与模仁抵接;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设置有供液态硅胶流动的进胶流道和出胶流道,所述进胶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主进胶流道和斜面进胶流道,所述出胶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斜面出胶流道和主出胶流道,每个模仁开设有一进胶口和一出胶口,所述斜面进胶流道的出胶口与所述模仁的进胶口连通,所述模仁的出胶口与所述斜面出胶流道的进胶口连通。其中,所述主进胶流道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进胶流道和第二进胶流道,第一进胶流道设置于所述前模,第二进胶流道设置于所述后模;所述斜面进胶流道设置于所述前模,斜面进胶流道的进胶口与主进胶流道的出胶口连接。其中,所述斜面进胶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斜面流道和第一注胶流道,第一斜面流道与第一注胶流道的夹角为75-120°,第一斜面流道的进胶口与所述主进胶流道的出胶口连接,第一注胶流道的出胶口与所述模仁的进胶口连接,第一斜面流道的倾斜角度为5-20。。其中,所述斜面出胶流道设置于所述前模,斜面出胶流道的出胶口与主出胶流道的进胶口连接。其中,所述斜面出胶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出胶流道和第二斜面流道,第二出胶流道与第二斜面流道的夹角为75-120°,第二出胶流道的进胶口与所述模仁的出胶口连接,第二斜面流道的出胶口与所述主出胶流道的进胶口连接,第二斜面流道的倾斜角度为5-20。。其中,所述模仁的外侧面设置有将模仁密封挤压封胶的行位机构。其中,所述行位机构包括多个挤压行位,每个挤压行位包括座体,座体的内侧设置有挤压面,座体的底部设置有顶出机构,挤压面与模仁的侧壁密封贴合。其中,所述模仁呈矩形,所述行位机构包括四个挤压行位,四个挤压行位的四个挤压面分别与模仁的四个侧壁密封贴合。其中,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和驱动顶针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顶针与所述座体配合安装。其中,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有用于注射液态硅胶的冷咀,注射液态硅胶的压力为lO-llObar。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专利技术的模仁设置有一进胶口和一出胶口,液态硅胶在模仁内一进一出,利用斜面进胶通道进胶和斜面出胶流道出胶,有利于实现潜水进胶,水口自动脱离产品,减免后期人工剪水口。(2)专利技术的流道采用斜面插穿封胶,达到流道无毛边的效果及确保走胶平衡;流道插穿封胶,确保流道不溢胶。(3)专利技术采用行位机构协助封胶,达到改善溢胶及确保产品尺寸公差要求,封胶效果好。(4)为了保证产品美观,在模仁的四周有行位机构而表面不能进胶的情况下,专利技术灵活运用斜面进胶流道和斜面出胶流道的潜水进胶的结构,将流道直接引到行位机构上,通过行位机构上的斜面流道潜水到模仁侧面点胶口入胶,脱模时利用行位机构的座体的上大下小的结构,流道还没完全冷却硬化时强制拉出,不阻碍行位机构动作,使喇叭振动膜顺利脱模。(5)专利技术的行位机构后退采用顶出机构,行位顶出开模,达到缩小排位要求,排位紧凑,模具可以做到更紧凑,缩小模具尺寸。(6)由于液态硅胶层具有产品硅胶厚度均匀,材料具有高弹性,高抗撕裂、高拉伸强度的特性,伸长率为230%~630%,拉伸强度为7MPa~10MPa ;抗撕裂强度为29~40,使专利技术制得的喇叭振动膜具能拥有较好的瞬态、灵敏度、频响等素质,具有持久保持良好音质等优点,音频可达到570HZ,喇叭振动膜注塑模具平均寿命为3年,比传统膜使用寿命多2年。本结构方便、简单、可靠,不需要其它辅助动力,不需要人工剪削胶口,可实现生产自动化,保证产品外观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专利技术的前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专利技术的后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专利技术的进胶流道和出胶流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专利技术的冷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专利技术的喇叭振动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 1--前模11--浇口2--后模 21一一模仁3—一进胶流道31—一主进胶流道 311 第一进I父流道312 第二进I父流道32 斜面进I父流道 321--第一斜面流道322--第一注Jj父流道4--出胶流道 41--斜面出胶流道411--第二出胶流道412--第二斜面流道 42——主出胶流道51——挤压行位 511——座体512——挤压面6——顶针 7——冷咀8——喇叭振动膜81——塑胶壳体 82—一液态硅胶层83—一中间膜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喇叭振动膜注塑模具,包括前模1和与前模1配合使用的后模2,所述前模1开设有浇口 11,所述后模2设置有用于成型液态硅胶层82的模仁21,所述前模1正对所述模仁21的位置设置有镶件,合模时,镶件与模仁21抵接;所述前模1和所述后模2之间设置有供液态硅胶流动的进胶流道3和出胶流道4,所述进胶流道3包括相互连通的主进胶流道31和斜面进胶流道32,所述出胶流道4包括相互连通的斜面出胶流道41和主出胶流道42,每个模仁21开设有一进胶口和一出胶口,所述斜面进胶流道32的出胶口与所述模仁21的进胶口连通,所述模仁21的出胶口与所述斜面出胶流道41的进胶口连通。如图6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喇叭振动膜注塑模具加工成的喇叭振动膜8,包括塑胶壳体81、中间膜片83和由液态硅胶注射成型的液态硅胶层82,液态硅胶层82为中空结构,所述液态硅胶层82的内边缘与所述中间膜片83的外边缘连接,所述液态硅胶层82的外边缘与所述塑胶壳体81的内边缘连接。液态硅胶层82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连接的连接段、平直段、弯曲段和边缘段,所述连接段的内侧面与所述中间膜片83连接,所述边缘段的外侧面与所述塑胶壳体81连接。具体地,塑胶壳体81内腔和中间膜片83外轮廓均为带倒圆角的矩形,塑胶壳体81边长为7-8mm,优选为7.2mm,厚度为0.l-lOmm,中间膜片83边长为14_15mm,优选为14.47mm,厚度为0.1-0.5mm,液态硅胶层82的注塑厚度为0.1-0.15mm,由于喇叭振动膜8的体积小,结构精细,采用传统的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喇叭振动膜注塑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喇叭振动膜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与前模配合使用的后模,所述前模开设有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设置有用于成型液态硅胶层的模仁,所述前模正对所述模仁的位置设置有镶件,合模时,镶件与模仁抵接;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设置有供液态硅胶流动的进胶流道和出胶流道,所述进胶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主进胶流道和斜面进胶流道,所述出胶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斜面出胶流道和主出胶流道,每个模仁开设有一进胶口和一出胶口,所述斜面进胶流道的出胶口与所述模仁的进胶口连通,所述模仁的出胶口与所述斜面出胶流道的进胶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和平张国强叶友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方振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