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拉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14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拉马,固定花盘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四个绕圆周均布的腰型孔和另一组三个绕圆周均布的腰型孔,其中一组四个的腰型孔和另一组三个的腰型孔中有一个腰型孔为两组腰型孔共用,共用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A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一百八十度布置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B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正九十度布置的腰型孔,以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正一百二十度布置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C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负九十度布置的腰型孔,以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负一百二十度布置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D上;凸台A分别与凸台C、凸台D之间设置有环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适应各种尺寸要求,功能多,使用范围广,节约了维修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拉马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维修
,涉及一种多功能拉马。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拉马,是机械维修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其功能是拆卸紧固在轴上的皮带轮、链轮、轴承、轴套等,拉马由旋柄、螺旋顶杆和拉爪构成。在农用机械,特别是收割机的维修中,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一)、由于被拆卸零件的外圆尺寸各不相同,需要购买的拉马也不同,维修的工器具成本高,有些规格的拉马使用次数少,闲置时间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在对孔内轴承进行拆卸时,现有技术拉马的拉爪无法进行安装,也无法对孔内轴承进彳丁拆卸;(三)、当被拆卸零件存在圆弧状外观时,现有技术拉马的拉爪无法固定使用; (四)、当被拆卸零件存在不规则形状,需要偏心拉拔时,现有技术的拉马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拉马,包括拉马基本组件、拉马附件,被拆卸零件,被拆卸零件包括支重轮、原装支重轮、轴承、张紧轮、轴套、链轮、收割机前滚筒、收割机搅龙链轮壳、轮盘、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马基本组件由固定花盘、螺旋顶杆、拉杆、转换臂组成;拉马附件包括拉爪、挂链组件、球头转换丝杆、三角型卡环转换丝杆、转换衬垫、辅助衬垫;固定花盘中心设置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设置有螺旋顶杆,螺旋顶杆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六角头、轴槽段、小轴段、大轴段、螺纹段;固定花盘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四个绕圆周均布的腰型孔和另一组三个绕圆周均布的腰型孔,其中一组四个的腰型孔和另一组三个的腰型孔中有一个腰型孔为两组腰型孔共用,共用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A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一百八十度布置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B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正九十度布置的腰型孔,以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正一百二十度布置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C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负九十度布置的腰型孔,以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负一百二十度布置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D上;腰型孔内设置有拉杆,拉杆为全螺纹段;凸台A分别与凸台C、凸台D之间设置有环板连接,凸台B分别与凸台C、凸台D之间设置有环板连接;凸台A、凸台B、凸台C、凸台D及各个环板构成圆形,环板高度为凸台高度的0.2?I倍且环板高度中心与各个凸台高度中心在同一个平面上;转换臂为长方形结构,长方形结构长度方向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腰型孔、通孔、右腰型孔,左腰型孔和右腰型孔沿长方形结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转换衬垫为圆柱体结构,转换衬垫的一端中心设置有90°锥孔,转换衬垫的另一端中心设置有沉孔,沉孔直径大于螺旋顶杆的螺纹段大径;辅助衬垫为两段阶梯轴结构,阶梯轴的大端中心设置有90°锥孔;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支重轮,支重轮的中心设置有轴承孔,支重轮的侧板上设置有数个绕圆周均布的通孔;螺旋顶杆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的左侧,螺旋顶杆的螺纹段穿过支重轮的中心后固定;数根拉杆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腰型孔的左侧,数根拉杆的另一端用螺母固定在支重轮侧板的右侧。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轴承;螺旋顶杆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的左侧,螺旋顶杆的螺纹段穿过轴承的中心后固定;数根拉杆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腰型孔的左侧,数根拉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拉爪,拉爪设置在轴承的外圈,拉爪的钩面与轴承外圈的端面接触。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张紧轮,张紧轮为带中空结构的轮毂;挂链组件由挂钩及挂链组成;固定花盘的两处环板上设置有挂链组件的挂钩,挂链组件的挂链绕过张紧轮的轮辋后与挂钩连接;螺旋顶杆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的左侧,螺旋顶杆的螺纹段穿过张紧轮的轴心后固定。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轴承;拉杆一端均设置有球头转换丝杆,球头转换丝杆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球头转换丝杆的另一端为设有平行切削面的球头;螺旋顶杆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的左侧,螺旋顶杆的螺纹段穿过轴承中心后固定;数根拉杆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腰型孔的左侧,数根拉杆另一端的球头转换丝杆上设有平行切削面的球头均设置在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空隙,在使用时,将球头转换丝杆球头的两切削面沿着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空隙放入,球头转换丝杆旋转90°,将球头转换丝杆的球头圆柱面嵌在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空隙。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轴套;螺旋顶杆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的左侧,螺旋顶杆的螺纹段穿过轴套的中心后固定;数根拉杆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腰型孔的左侧,数根拉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拉爪,拉爪设置在轴套的外圈,拉爪的钩面与轴套的端面接触。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原装支重轮,原装支重轮的中心设置有轴头螺纹孔,原装支重轮的侧板上设置有数个绕圆周均布的通孔;螺旋顶杆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的左侧,螺旋顶杆的右端设置有转接顶杆,转接顶杆旋入原装支重轮的轴头螺纹孔;数根拉杆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腰型孔的左侧,数根拉杆的另一端用螺母固定在原装支重轮侧板的右侧。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链轮,拉杆一端均设置有三角型卡环转换丝杆,三角型卡环转换丝杆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三角型卡环转换丝杆的另一端为三角型卡环;螺旋顶杆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的顶面,螺旋顶杆的螺纹段穿过链轮中心后固定;数根拉杆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腰型孔的顶面,数根拉杆另一端的三角型卡环转换丝杆上三角型卡环分别设置在链轮的数个链齿上。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收割机前滚筒或收割机搅龙链轮壳,收割机前滚筒上设置有数个绕圆周均布的螺纹孔,收割机搅龙链轮壳上设置有数个绕圆周均布的螺栓;螺旋顶杆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的左侧,螺旋顶杆的螺纹段穿过轴套的中心后固定;数根拉杆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腰型孔的左侧,数根拉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转接丝杆,转接丝杆旋入收割机前滚筒的螺纹孔内或收割机搅龙链轮壳上的螺栓。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支重轮且支重轮的中心轴左端为螺孔或无中心孔时,螺旋顶杆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的左侧,螺旋顶杆的螺纹段顶端与支重轮的中心轴左端之间设置有转换衬垫或辅助衬垫;数根拉杆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腰型孔的左侧,四根拉杆的另一端用螺母固定在支重轮侧板的右侧。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凸轮或偏心轮且凸轮或偏心轮上的中心轴左端为螺孔或无中心孔时,螺旋顶杆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的左侧,螺旋顶杆的螺纹段与凸轮或偏心轮的中心轴左端之间设置有转换衬垫或辅助衬垫;在固定花盘的左侧设置有两个转换臂,三根拉杆中的两根拉杆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转换臂腰型孔的左侧,第三根拉杆的一端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腰型孔的左侧,三根拉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拉爪,拉爪设置在凸轮或偏心轮的外圈,拉爪的钩面与凸轮或偏心轮的右端面接触;三根拉杆的位置根据凸轮或偏心轮的外形分别在固定花盘的腰型孔、转换臂的腰型孔内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实现二爪、三爪、四爪拉马于一体,使用转换臂径向扩展,扩大了拔拉范围,适应各种尺寸要求,能实现偏心拔拉,能拆卸凸轮,功能多,使用范围广,节约了维修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使用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使用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使用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使用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七使用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九使用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十中转换衬垫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十中辅助衬垫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花盘和转换臂使用结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拉马,包括拉马基本组件、拉马附件,被拆卸零件,被拆卸零件包括支重轮(4)、原装支重轮、轴承(6)、张紧轮(8)、轴套、链轮(10)、收割机前滚筒、收割机搅龙链轮壳、偏心轮、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马基本组件由固定花盘(I)、螺旋顶杆(2)、拉杆(3)、转换臂(12)组成;拉马附件包括拉爪(5)、挂链组件(7)、球头转换丝杆(9)、三角型卡环转换丝杆(11)、转换衬垫(13)、辅助衬垫(14);固定花盘(I)中心设置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设置有螺旋顶杆(2),螺旋顶杆(2)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六角头、轴槽段、小轴段、大轴段、螺纹段;固定花盘(I)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四个绕圆周均布的腰型孔和另一组三个绕圆周均布的腰型孔,其中一组四个的腰型孔和另一组三个的腰型孔中有一个腰型孔为两组腰型孔共用,共用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A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一百八十度布置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B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正九十度布置的腰型孔,以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正一百二十度布置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C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负九十度布置的腰型孔,以及与共用的腰型孔成负一百二十度布置的腰型孔设置在凸台D上;腰型孔内设置有拉杆(3),拉杆(3)为全螺纹段;凸台A分别与凸台C、凸台D之间设置有环板连接,凸台B分别与凸台C、凸台D之间设置有环板连接;凸台A、凸台B、凸台C、凸台D及各个环板构成圆形,环板高度为凸台高度的0.2?I倍且环板高度中心与各个凸台高度中心在同一个平面上;转换臂(12)为长方形结构,长方形结构长度方向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左腰型孔、通孔、右腰型孔,左腰型孔和右腰型孔沿长方形结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转换衬垫(13)为圆柱体结构,转换衬垫(13)的一端中心设置有90°锥孔,转换衬垫(13)的另一端中心设置有沉孔,沉孔直径大于螺旋顶杆(2)的螺纹段大径;辅助衬垫(14)为两段阶梯轴结构,阶梯轴的大端中心设置有90°锥孔;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支重轮(4),支重轮(4)的中心设置有轴承孔,支重轮(4)的侧板上设置有数个绕圆周均布的通孔;螺旋顶杆(2)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I)的左侧,螺旋顶杆(2)的螺纹段穿过支重轮(4)的中心后固定;数根拉杆(3)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I)腰型孔的左侧,数根拉杆(3)的另一端用螺母固定在支重轮(4)侧板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拉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轴承(6);螺旋顶杆(2)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I)的左侧,螺旋顶杆(2)的螺纹段穿过轴承(6)的中心后固定;数根拉杆(3)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I)腰型孔的左侧,数根拉杆(3)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拉爪(5),拉爪(5)设置在轴承(6)的外圈,拉爪(5)的钩面与轴承(6)外圈的端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拉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张紧轮(8),张紧轮(8)为带中空结构的轮毂;挂链组件(7)由挂钩及挂链组成;固定花盘(I)的两处环板上设置有挂链组件(7)的挂钩,挂链组件(7)的挂链绕过张紧轮(8)的轮辋后与挂钩连接;螺旋顶杆(2)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I)的左侧,螺旋顶杆(2)的螺纹段穿过张紧轮(8)的轴心后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拉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拆卸零件为轴承(6);拉杆(3)—端均设置有球头转换丝杆(9),球头转换丝杆(9)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球头转换丝杆(9)的另一端为设有平行切削面的球头;螺旋顶杆(2)的大轴段设置在固定花盘(I)的左侧,螺旋顶杆(2)的螺纹段穿过轴承(6)中心后固定;数根拉杆(3)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固定花盘(I)腰型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敏朱宏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威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