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底面钻安装孔的定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986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系底面钻安装孔的定位架,包括底座、靠板和顶紧机构;靠板设置在底座的右侧,靠板的内侧中部设有与转向系壳体的动力输出端外侧面相匹配的内凹弧形面;靠板的内侧、且位于内凹弧形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螺栓,底座靠近后侧的左右两边以及底座靠近前侧的左边分别设置顶紧机构;顶紧机构包括支撑座和顶紧螺杆,顶紧螺杆设置在支撑座的顶部并与支撑座螺纹配合,顶紧螺杆的一端指向底座的中部。使用时,将该转向系壳体放置在底座上,动力输出端端面朝上,三个顶紧机构上的顶紧螺杆和定位螺栓顶着转向系壳体的外侧,将该定位架安装在钻床工作台上,便可对转向系壳体的安装孔进行钻孔,操作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ocating frame for drilling installation hole of bottom of steer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ring system of bottom drill positioning frame mounting hol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backup plate and a push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right side plate, concave arc-shaped surface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middle part and the shel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teering power output end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match; on board inside and is located in the concave arc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a bolt base near the rear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ase near the front and lef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ightening mechanism; tighten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ing seat and a fastening screw tightening screw is arranged in a supporting seat and the supporting seat with the top and middle end fastening screw thread. The base point. When in use, the steering housing is placed on the base, the power output end face, lateral tightening screw and a positioning bolt three tightening mechanism on top of a steering system of the shell, the position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table, can be used for drilling holes in the mounting hole of the shell steering system.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系加工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系底面钻安装孔的定位架
技术介绍
转向系壳体结构复杂,加工也非常复杂。特别是对转向系壳体动力输出端端面进行钻加工时,需对转向系壳体进行定位。现有技术中,对转向系壳体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均采用直接在钻床工作台上安装定位杆和压板,通过各种定位杆和压板压紧转向系壳体,而定位杆的底端固定在钻床工作台上的卡槽内,因每次都需在钻床工作台上安装定位杆和压板,操作复杂、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转向系底面钻安装孔的定位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转向系底面钻安装孔的定位架,包括底座、靠板和顶紧机构;所述底座的前侧设有与钻床工作台上的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靠板设置在底座的右侧,靠板的外侧面与底座的右侧边平行;所述靠板的内侧中部设有与转向系壳体的动力输出端外侧面相匹配的内凹弧形面;所述靠板的内侧、且位于内凹弧形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旋合在靠板的螺栓孔内,定位螺栓的一端指向底座的中部;所述底座靠近后侧的左右两边以及底座靠近前侧的左边分别设置顶紧机构;所述顶紧机构包括支撑座和顶紧螺杆;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顶紧螺杆设置在支撑座的顶部并与支撑座螺纹配合,所述顶紧螺杆的一端指向底座的中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该转向系壳体放置在底座上,转向系壳体的动力输出端端面朝上,转向系壳体的动力输出端外侧面靠着内凹弧形面,通过三个顶紧机构上的顶紧螺杆顶着动力输出端端面的外侧,靠板上的定位螺栓顶在转向系壳体上,将该转向系壳体固定在该定位架上,最后将该定位架安装在钻床工作台上,使钻床工作台上的卡块卡在底座的卡槽内,便可对转向系壳体的安装孔进行钻孔,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在转向系底面钻安装孔的定位架上安装转向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底座;2—靠板;3—卡槽;4—内凹弧形面;5—定位螺栓;6—支撑座;7—顶紧螺杆;8—转向系壳体;9—动力输出端端面;10—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所示,转向系底面钻安装孔的定位架,包括底座1、靠板2和顶紧机构。底座1的前侧设有与钻床工作台上的卡块相配合的卡槽3。靠板2主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底座1的右侧,靠板2的外侧面与底座1的右侧边平行。靠板2的内侧中部设有与转向系壳体的动力输出端外侧面相匹配的内凹弧形面4。靠板2的内侧、且位于内凹弧形面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螺栓5,定位螺栓5旋合在靠板2的螺栓孔内,定位螺栓5的一端指向底座1的中部。底座1靠近后侧的左右两边以及底座1靠近前侧的左边分别设置顶紧机构;顶紧机构包括支撑座6和顶紧螺杆7,支撑座6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顶紧螺杆7设置在支撑座6的顶部并与支撑座6螺纹配合,顶紧螺杆7的一端指向底座1的中部。使用该转向系底面钻安装孔的定位架时,如图1所示,首先将该转向系壳体8放置在底座1上,转向系壳体8的动力输出端端面9朝上,转向系壳体8的动力输出端外侧面靠着靠板2的内凹弧形面4,通过三个顶紧机构上的顶紧螺杆7顶着动力输出端端面9的外侧,靠板2上的定位螺栓5顶在转向系壳体8上,将该转向系壳体8固定在该定位架上,最后将该定位架安装在钻床工作台上,使钻床工作台上的卡块卡在底座的卡槽3内,便可对转向系壳体的安装孔10进行钻孔。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转向系底面钻安装孔的定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靠板(2)和顶紧机构;所述底座(1)的前侧设有与钻床工作台上的卡块相配合的卡槽(3);所述靠板(2)设置在底座(1)的右侧,靠板(2)的外侧面与底座(1)的右侧边平行;所述靠板(2)的内侧中部设有与转向系壳体的动力输出端外侧面相匹配的内凹弧形面(4);所述靠板(2)的内侧、且位于内凹弧形面(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螺栓(5),所述定位螺栓(5)旋合在靠板(2)的螺栓孔内,定位螺栓(5)的一端指向底座(1)的中部;所述底座(1)靠近后侧的左右两边以及底座(1)靠近前侧的左边分别设置顶紧机构;所述顶紧机构包括支撑座(6)和顶紧螺杆(7);所述支撑座(6)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顶紧螺杆(7)设置在支撑座(6)的顶部并与支撑座(6)螺纹配合,所述顶紧螺杆(7)的一端指向底座(1)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向系底面钻安装孔的定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靠板(2)和顶紧机构;
所述底座(1)的前侧设有与钻床工作台上的卡块相配合的卡槽(3);
所述靠板(2)设置在底座(1)的右侧,靠板(2)的外侧面与底座(1)的右侧边平行;所述靠板(2)的内侧中部设有与转向系壳体的动力输出端外侧面相匹配的内凹弧形面(4);所述靠板(2)的内侧、且位于内凹弧形面(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纪工汽车动力转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