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60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属于包装技术领域。所述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包括上述灌装装置、热合装置、薄膜导辊装置、拉膜装置;所述热合装置位于灌装装置上方;所述薄膜导辊装置位于灌装装置下方;所述拉膜装置位于薄膜导辊装置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成本低、寿命高、制造容易,较之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属于包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树脂锚固剂制袋成型机构,一般为弯管,其缺点是灌装阻力大、灌装管寿命低且制造困难。并且与之配套使用的成型器极难调整且易损,制袋成型不稳定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该装置具有成本低、寿命尚、制造容易等优点。本技术所述技术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成型装置,其包括成型支架、成型套管及成型板;所述成型支架与成型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成型套管与成型板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板为衣领形状;所述成型套管的内管壁与外管壁具有重叠部分,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其中,以X轴基准线为X坐标,Y轴基准线为Y轴坐标,成型套管的内管壁相对于X坐标与Y坐标的交叉点为圆心点,则成型套管2的内管壁可移动范围所对应的圆弧的圆心角在45°至120°之间;所述成型套管的外管壁过Y轴基准线后与X轴基准线平行。—种灌装装置,其包括成型装置、顶部连接板、连接杆、主料灌装管、辅料灌装管、底部连接板、固定块;所述顶部连接板下安装有连接杆和主料灌装管;所述辅料灌装管与主料灌装管平行;所述连接杆下端连接有底部连接板;所述主料灌装管外侧套有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由固定块安装在底部连接板上。进一步的,上述灌装装置,所述主料灌装管为直管。—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其包括上述成型装置。—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其包括上述灌装装置。一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其包括上述灌装装置、热合装置、薄膜导辊装置、拉膜装置;所述热合装置位于灌装装置上方;所述薄膜导辊装置位于灌装装置下方;所述拉膜装置位于薄膜导辊装置下方。进一步的,上述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所述热合装置包括热合头支架、热合头连杆、热合头、热合气缸、鱼眼接头、调节手柄;所述热合头支架下端通过轴销连接有热合头连杆,所述热合头连杆下部连接有热合头;所述热合头通过热合气缸驱动;所述热合气缸头部安装有鱼眼接头;所述调节手柄调节热合头的压紧力度。上述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所述薄膜疏导装置包括若干导辊、导辊支架、导辊底托;所述导辊支架固定在导辊底托上;所述导辊转动的固定在导辊支架上。上述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所述拉膜装置包括主板、减速机、电机、第一动力输出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二动力输出轴、同步带、同步带夹紧气缸;所述主板固定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由电机驱动;所述减速机的第一动力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啮合传动给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连接有第二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驱动同步带转动;所述同步带在同步带夹紧气缸的驱动下实现开合动作。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该装置具有灌装阻力低,制袋成型稳定、制造成本低、寿命高、制造容易等优点,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成型装置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成型装置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灌装装置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灌装装置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成型装置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成型装置横截面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其中各标号为:1、成型支架;2、成型套管;3、成型板;4、顶部连接板;5、连接杆;6、主料灌装管;7、辅料灌装管;8、底部连接板;9、固定块;10、热合头支架;11、热合头连杆;12、热合头;13、热合气缸;14、鱼眼接头;15、调节手柄;16、导辊;17、导辊支架;18、导辊底托;19、主板;20、减速机;21、电机;22、第一动力输出轴;23、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25、第二动力输出轴;26、同步带;27、同步带夹紧气缸;28、X轴基准线;29、Y轴基准线;30、内管壁;31、外管壁;32、内管壁可移动范围所对应的圆弧的圆心角。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成型装置Α,其包括成型支架1、成型套管2及成型板3;所述成型支架I与成型套管2固定连接;所述成型套管2与成型板3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板3为衣领形状;所述成型套管2的内管壁30与外管壁31具有重叠部分,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其中以X轴基准线28为X坐标,Y轴基准线29为Y轴坐标,成型套管2的内管壁30相对于X坐标28与Y坐标29的交叉点为圆心点,则成型套管2的内管壁30可移动范围所对应的圆弧的圆心角32在45°至120°之间;所述成型套管2的外管壁31过Y轴基准线29后与X轴基准线28平行。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型器极难调整且易损,制袋成型不稳定等缺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灌装装置B,其包括成型装置Α、顶部连接板4、连接杆5、主料灌装管6、辅料灌装管7、底部连接板8、固定块9;所述顶部连接板4下安装有连接杆5和主料灌装管6;所述辅料灌装管7与主料灌装管6平行;所述连接杆5下端连接有底部连接板8;所述主料灌装管6外侧套有成型装置A;所述成型装置A由固定块9安装在底部连接板8上;所述主料灌装管6为直管。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灌装阻力大、灌装管寿命低且制造困难。在此基础上,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其包括上述灌装装置B、热合装置C、薄膜导辊装置D、拉膜装置E;所述热合装置C位于灌装装置B上方;所述薄膜导辊装置D位于灌装装置B下方;所述拉膜装置E位于薄膜导辊装置D下方。所述热合装置C包括热合头支架10、热合头连杆11、热合头12、热合气缸13、鱼眼接头14、调节手柄15;所述热合头支架10下端通过轴销连接有热合头连杆11,所述热合头连杆11下部连接有热合头12;所述热合头12通过热合气缸13驱动;所述热合气缸13头部安装有鱼眼接头14;所述调节手柄15调节热合头12的压紧力度。所述薄膜疏导装置D包括若干导棍16、导棍支架17、导棍底托18;所述导棍支架17固定在导辊底托18上;所述导辊16转动的固定在导辊支架17上。其中,导辊1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所述拉膜装置E包括主板19、减速机20、电机21、第一动力输出轴22、主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第二动力输出轴25、同步带26、同步带夹紧气缸27;所述主板19固定有减速机20;所述减速机20由电机21驱动;所述减速机20的第一动力输出轴22连接有主动齿轮23;所述主动齿轮23通过啮合传动给从动齿轮24;所述从动齿轮24上连接有第二动力输出轴25;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25驱动同步带22转动;所述同步带22在同步带夹紧气缸27的驱动下实现开合动作。通过本技术所述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制成的袋的横截面简图如图8所不O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包括成型装置(A)、灌装装置(B)、热合装置(C)、薄膜导辊装置(D)、拉膜装置(E);所述热合装置(C)位于灌装装置(B)上方;所述薄膜导辊装置(D)位于灌装装置(B)下方;所述拉膜装置(E)位于薄膜导辊装置(D)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A)包括成型支架(1)、成型套管(2)及成型板(3);所述成型支架(I)与成型套管(2)固定连接;所述成型套管(2)与成型板(3)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板(3)为衣领形状;所述成型套管(2)的内管壁(30)与外管壁(31)具有重叠部分,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其中,以X轴基准线(28)为X坐标,Y轴基准线(29)为Y轴坐标,成型套管(2)的内管壁(30)相对于X坐标(28)与Y坐标(29)的交叉点为圆心点,则成型套管(2)的内管壁(30)可移动范围所对应的圆弧的圆心角(32)在45°至120°之间;所述成型套管(2)的外管壁(31)过Y轴基准线(29)后与X轴基准线(28)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种黏稠物料制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装置(B)包括顶部连接板(4)、连接杆(5)、主料灌装管(6)、辅料灌装管(7)、底部连接板(8)、固定块(9);所述顶部连接板(4)下安装有连接杆(5)和主料灌装管(6);所述辅料灌装管(7)与主料灌装管(6)平行;所述连接杆(5)下端连接有底部连接板(8);所述主料灌装管(6)外侧套有成型装置(A);所述成型装置(A)由固定块(9)安装在底部连接板(8)上。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刚王利臣李志辉卢学彬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加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