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碳纤维原丝运行产生静电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752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碳纤维原丝运行产生静电的装置,包括座体,该座体上设有供碳纤维原丝通过的通道,座体上还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通道连通的雾化液进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消除碳纤维原丝上的静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碳纤维原丝运行产生静电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除碳纤维原丝运行产生静电的 目.0
技术介绍
碳纤维原丝在纱架运行过程中,由于纤维经过导丝的陶瓷棒、被动辊、分丝篦等摩擦后会产生静电无法消除,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绕辊现象,影响纤维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碳纤维原丝运行产生静电的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消除碳纤维原丝运行产生静电的装置,包括座体,该座体上设有供碳纤维原丝通过的通道,座体上还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通道连通的雾化液进入口。所述座体由上板、下板以及侧板组成,上板与下板间隔布置以形成所述通道,上板与下板通过侧板连接。在座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通道进口以及出口处的棒或辊。位于所述通道进口以及出口处的棒或辊为一对。采用了上述方案,碳纤维原丝束从通道的入口进入,经过通道后从通道的出口输出,在经过通道时,由于雾化液进入口会通入雾化的水汽,这些水汽作用在碳纤维原丝束的表面,被碳纤维原丝束迅速吸附吸收,经过通道后,从通道入口处进入的带静电飘散的丝束,经过处理从出口出来后,能很好的集束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消除碳纤维原丝运行产生静电的装置,包括座体,该座体上设有供碳纤维原丝通过的通道3,该通道3的高度D为5-10mm,宽度LI为300—500mm,长度L2为800-1000mm,优选地,通道3的高度D为7mm,宽度LI为400mm,长度L2为900mm,通过的碳纤维原丝束可为36束以内。座体上还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通道连通的雾化液进入口4。所述座体由上板1、下板2以及侧板(侧板在图中未示出)组成,上板I与下板2间隔布置以形成所述通道3,上板I与下板2通过侧板连接,所述雾化液进入口 4设置在上板上,且雾化液进入口 4的数量优选为3个,并沿着通道3进口至出口的方向间隔布置。在座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通道进口以及出口处的棒或辊5,优选地,位于所述通道进口以及出口处的棒或辊5为一对,在上板I和下板2上均安装一个棒或辊5,棒或辊5优先采用陶瓷制成。对于上述实施例,座体的构成是通过三个零件组装而成,然而,座体也可以采用整体的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直接在座体上开设出通道3,并且在座体端面上开设出与所述通道3连通的雾化液进入口 4。碳纤维原丝束6从通道3的入口进入,经过通道3后从通道3的出口输出,在经过通道3时,由于雾化液进入口 4会通入雾化的水汽,这些水汽作用在碳纤维原丝束6的表面,被碳纤维原丝束6迅速吸附吸收,经过通道3后,从通道3入口处进入的带静电飘散的丝束,从出口出来后,很好的集束在一起。通道3入口和出口的上方和下方均有用棒或辊5作为限位,防止碳纤维原丝6摩擦该装置的内部造成毛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碳纤维原丝运行产生静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该座体上设有供炭纤维原丝通过的通道,座体上还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通道连通的雾化液进入口,所述座体由上板、下板以及侧板组成,上板与下板间隔布置以形成所述通道,上板与下板通过侧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碳纤维原丝运行产生静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岗朱立刚汪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