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式多热源串联并网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7388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平行式多热源串联并网供热装置,其包括一次回水管线、一次供水管线和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热源,每一个热源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一次回水管线连通,每一个热源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一次供水管线连通,每一个热源的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设有能够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均压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整个一次管网作为一个大的热量存储容器,各个热源负责为该容器的热媒加热,输送热量,在热源的出水管和进水管之间安装均压管,多于的回水和供水混合后进入一次管网供水;克服了传统热源不能连网的弊端,整个系统内的热源可随时调节,即可以调峰、应急,还能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行式多热源串联并网供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供热装置
,是一种平行式多热源串联并网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城镇由于冬季气温低,在冬季普遍采用集中供暖。在最初建设时为避免 锅炉房出现大马拉小车、导致能耗浪费现象出现,所设计热源的装机容量基本上以现建筑 面积加预留规划余量为主。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有锅炉房的负荷已不能满 足需求,只能新建锅炉房。受场地、地域及环保等方面的限制,一般选择在原址旁新建装机 容量大的锅炉房,或在其输送能力不足的地方建设,用于扩容负荷供暖,而老锅炉房仍旧使 用。由于原有锅炉房的循环系统压力和新建锅炉房的循环系统压力不匹配,这些新、老锅炉 房基本上各自独立运行,相互间不联网,无调峰、备用功能,形成多个热源一起供热的局面。 由于各热源不能并网运行,无法调节,老热源因供热面积大,其热负荷无法满足供热需求, 而新热源尽管近在咫尺却因大马拉小车,热负荷未得到充分利用,热源资源、人力资源及能 耗浪费较大,即使联网也是用于在某个锅炉房发生事故时,为避免管网冻裂而临时加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行式多热源串联并网供热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平行式多热源串联并网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回水管线、一次供水管 线和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热源,每一个热源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一次回水管线连通,每 一个热源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一次供水管线连通,每一个热源的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设 有能够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均压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式多热源串联并网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式多热源 串联并网供热装置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第一热源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一次回 水管线连通,第一热源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与一次供水管线连通,第一进水管和第一 出水管之间设有第一均压管,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热源循环栗;第二热源的进水口通过 第二进水管与一次回水管线连通,第二热源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与一次供水管线连 通,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设有第二均压管,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热源循环栗。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式多热源串联并网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式多热源 串联并网供热装置包括第一热源、第二热源和第三热源,第一热源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 管与一次回水管线连通,第一热源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与一次供水管线连通,第一进 水管和第一出水管之间设有第一均压管,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热源循环栗;第二热源的 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与一次回水管线连通,第二热源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与一次供 水管线连通,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设有第二均压管,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热源 循环栗;第三热源的进水口通过第三进水管与一次回水管线连通,第三热源的出水口通过 第三出水管与一次供水管线连通,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出水管之间设有第三均压管,第三进 水管上设有第三热源循环栗。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式多热源串联并网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式多热源 串联并网供热装置包括第一热源、第二热源、第三热源和第四热源,第一热源的进水口通过 第一进水管与一次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微毛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北方天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