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橡胶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29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硅橡胶扁电缆,包括护套层、多根导线和两根抗拉芯;护套层包覆在导线和抗拉芯外围,导线包括软铜导体、硅橡胶绝缘层、聚酯膜层、镀锡丝编织屏蔽层和无纺布隔离层,硅橡胶绝缘层包覆在软铜导体外围,聚酯膜层包覆在硅橡胶绝缘层外围,镀锡丝编织屏蔽层包覆在聚酯膜层外围,无纺布隔离层包覆在镀锡丝编织屏蔽层外围,抗拉芯轴线与软铜导体位于同一平面,导线位于两根抗拉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有效的改善了电缆的综合性能,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橡胶扁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硅橡胶扁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目前电缆的结构较为固定,导致电缆抗拉、耐腐蚀和阻燃等综合性能较差,只适用于固定敷设的环境中,因此市场急需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硅橡胶扁电缆。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硅橡胶扁电缆,包括护套层、多根导线和两根抗拉芯;护套层包覆在导线和抗拉芯外围,导线包括软铜导体、硅橡胶绝缘层、聚酯膜层、镀锡丝编织屏蔽层和无纺布隔离层,硅橡胶绝缘层包覆在软铜导体外围,聚酯膜层包覆在硅橡胶绝缘层外围,镀锡丝编织屏蔽层包覆在聚酯膜层外围,无纺布隔离层包覆在镀锡丝编织屏蔽层外围,抗拉芯轴线与软铜导体位于同一平面,导线位于两根抗拉芯之间。优选地,镀锡丝编织屏蔽层的编制密度不低于8%。优选地,抗拉芯由多根无磁不锈钢钢丝绞合形成。优选地,护套层材质为陶瓷化聚烯烃。优选地,硅橡胶绝缘层厚度为0.5-1.5mm。本技术通过抗拉芯有效的提高抗拉性,通过硅橡胶绝缘层、聚酯膜层、镀锡丝编织屏蔽层和无纺布隔离层有效提高了电缆耐腐蚀和阻燃等性能,有效的提高该硅橡胶扁电缆的综合性能,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技术结构简单,有效的改善了电缆的综合性能,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硅橡胶扁电缆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硅橡胶扁电缆,包括护套层1、多根导线和两根抗拉芯3;护套层I包覆在导线和抗拉芯3外围,导线包括软铜导体21、硅橡胶绝缘层22、聚酯膜层23、镀锡丝编织屏蔽层24和无纺布隔离层25,硅橡胶绝缘层22包覆在软铜导体21外围,聚酯膜层23包覆在硅橡胶绝缘层22外围,镀锡丝编织屏蔽层24包覆在聚酯膜层23外围,无纺布隔离层25包覆在镀锡丝编织屏蔽层24外围,抗拉芯3轴线与软铜导体21位于同一平面,导线位于两根抗拉芯3之间。本实施方式中,镀锡丝编织屏蔽层24的编制密度不低于85%,抗拉芯3由多根无磁不锈钢钢丝绞合形成,护套层I材质为陶瓷化聚烯烃,硅橡胶绝缘层22厚度为0.5、0.6、0.7、0.8、0.9、1.0、1.1、1.2、1.3、1.4或1.5臟。本技术通过抗拉芯3有效的提高抗拉性,通过硅橡胶绝缘层22、聚酯膜层23、镀锡丝编织屏蔽层24和无纺布隔离层25有效提高了电缆耐腐蚀和阻燃等性能,有效的提高该硅橡胶扁电缆的综合性能,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橡胶扁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层(1)、多根导线和两根抗拉芯(3);护套层(I)包覆在导线和抗拉芯(3)外围,导线包括软铜导体(21)、硅橡胶绝缘层(22)、聚酯膜层(23)、镀锡丝编织屏蔽层(24)和无纺布隔离层(25),硅橡胶绝缘层(22)包覆在软铜导体(21)外围,聚酯膜层(23)包覆在硅橡胶绝缘层(22)外围,镀锡丝编织屏蔽层(24)包覆在聚酯膜层(23)外围,无纺布隔离层(25)包覆在镀锡丝编织屏蔽层(24)外围,抗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敏张家文巫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