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礼平专利>正文

子盘一体围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21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子盘一体围棋,它克服现有棋子棋盘一体围棋恢复盘面费时及棋子转动定位不精确的缺点,它采用球缺体作为棋子单元体,球缺体平面与装在框架上的棋面板一起构成棋盘,转动穿在轴上的球缺体就可在棋盘上显示出具有立体感的棋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子盘一体围棋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娱乐和竞技运动的子盘一体围棋。在中国专利-86208082上公布了一种不用围棋子就可以对奕的围棋棋盘,它由361个等边三角形棱柱体穿在棋盘架上的19根穿轴构成,三角形棱拄体的三个正方平面上分别标有黑子、白子和棋盘线图案,三角形梭柱体内为空腔,空腔内有一装在轴上的用于固定三角形棱柱体的固定装置。该围棋装置虽然具有省去了围棋子就可以对奕的优点,但却有如下缺点:(I)用平面旗子颜色标记代替棋子缺少立体逼真感。(2)在对奕完成后恢复盘面状态时,需逐个棱柱体翻动费时且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围棋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逼真立体感、对奕及恢复盘面方便的子盘一体围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一体围棋,由框架、装在上的19根带有19个等距小孔的空腔穿轴和穿在19根空腔穿轴上的361个棋子单元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框架上面装有带有361个圆孔的棋面板,圆孔大小与球缺体平面大小一致,球缺形的棋子单元体平面上画有棋盘线,与棋面板上所画线条可共同构成围棋棋盘盘面。球缺体余下三分之二球体上均等份分别对称标示出代表围棋黑、白棋子的圆形标记,棋子单元体下部为衬垫及底板。球缺体穿孔内设计有环形凹槽,凹槽上有三等份等距的三个半球形凹点,19根空腔穿轴内设计有带有半球型凸点的19个U型弹片,半球型凸点在棋子单元体绕轴转动中,通过轴上的19个小孔可与棋子单元体内的三个半球型凹点咬合。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棋子单元体设计为球缺体,旋转显示为棋子时具有立体感,恢复为棋盘面时则不仅方便而且省时且逼真一致。2通过中空内部设计有弹性半球型凸点的穿轴与内部设计有环形凹槽及半球型凹点的棋子单元体的配合使用,在棋子单元体作绕轴运动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准确定位显示具有立体感的黑子、白子或平面时的棋盘状态。本技术的附图图画说明如下:图1是恢复为围棋盘面后的子盘一体围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子盘一体围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球缺形棋子单元体立体示意图。图4是棋子单元体穿孔内部环形凹槽及其上半球形凹点的示意图图5未装棋子单元体的19根空腔穿轴在框架上的俯视图。图6是装有U型弹片及半球型凸点的用来串穿棋子单元体的穿轴局部剖示图。图7是棋子单元体球缺平面的九种盘线示意图。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在图1中框架I上装有棋面板3、棋面板上有361个圆形锥孔,孔中下部对应有棋子单元体2,孔的中心与棋盘线结点重合,当棋子单元体旋转至平面朝上,球缺平面上的线条与棋面板上的线条可共同构成围棋棋盘,当棋子单元体旋转至球面朝上,则可显示为凸起具有立体感的围棋黑子或白子。在图2中框架I上装有19根内空的穿轴4,每根穿轴上串穿有19个球缺形棋子单元体2,棋子单元体下部为衬垫5,3为棋面板。在图3中球缺形棋子单元体有一穿孔8穿过球缺体中心,球缺体平面上绘有棋盘线6,余下三分之二球体等份,对称分别标记有代表围棋的黑子7和白子9,球缺体平面盘线6与棋面板上线条可共同构成围棋棋盘。在图4中棋子单元体穿孔内有环形凹槽19和可用来显示定位球缺体状态的半球型凹点20。在图5中19根中空且带有19个小圆孔的穿轴4平行等间距安装于框架I上。在图6中带有半球型凸点21的U型弹片22等距对应安装于内空并开有19个小孔的穿轴4内部。在图7中有九种球缺体平面棋盘线图,10、12、16、18为棋盘四角棋盘线,11、13、15、17为棋盘四边棋盘线,14为棋盘中部棋子单元体棋盘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盘一体围棋,由框架(I),平行安装在框架上的19根中空的穿轴(4),和穿在19根穿轴上的361个棋子单元体(2)组成,其特征在于:框架上部装有一个带有361个圆孔的棋面板(3),棋子单元体为球缺体,其上有穿孔(8),穿孔内有环形凹槽(19)和其上三等份分布的半球型凹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礼平
申请(专利权)人:左礼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