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720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边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连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用于承载板体的承载部,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驱动部,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并与所述驱动部间传动连接的传动部,相邻于所述传动部而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转动支撑部,以及滑动设于所述转动支撑部上的联动部,所述联动部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并在所述联动部的另一端固连有压刀;在所述驱动部的输出动力下,所述联动部因承接所述传动部的驱使,而使所述压刀具有向所述承载部压入,以对板体进行包边的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包边装置可适用于空间范围狭小处的包边作业,而有着较好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包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使用机器人辊边技术对汽车车门门盖玻璃槽处进行加工时,因门盖玻璃槽处的空间范围狭小,机器人带动辊边工具无法完成内外板的包边工作,为此通常是通过人工敲打的方式使外板包住内板,或者是将机器人辊边无法抵达的位置处改为不包边。采用人工敲打的包边方式,存在效率低,包边状态不稳定的情况,而采用不包边的方式,也会对汽车的整体品质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包边装置,以可用于空间范围狭小位置处的包边工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包边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连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用于承载板体的承载部,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驱动部,还包括:传动部,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并与所述驱动部间传动连接;转动支撑部,相邻于所述传动部而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联动部,滑动设于所述转动支撑部上,所述联动部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并在所述联动部的另一端固连有压刀;在所述驱动部的输出动力下,所述联动部因承接所述传动部的驱使,而使所述压刀具有向所述承载部压入,以对板体进行包边的运动。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与联动部铰接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为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动部铰接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为气缸。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对所述传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的转动进行限位,以使所述压刀制动于所述承载部上的限位部。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固连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限位块,以及形成于所述传动部上的可与所述限位块相抵接的抵接面。进一步的,在所述限位块及抵接面至少其一上设有缓冲块。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对所述传动部因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驱使、而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转动极限位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支撑部为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支撑轴,所述联动部为滑动设于所述支撑轴上的联动块,在所述联动块上设有沿所述联动块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所述支撑轴滑动嵌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联动块的一端与传动部相铰接,所述压刀固连于所述联动块的另一端。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轴上套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嵌装于所述滑槽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I)本技术所述的包边装置,在驱动部驱使下,经传动部及联动部的传动,可使压刀压入承载部上,以能够进行包边工作,而且由于只有压刀与置于承载部上的板体接触而进行包边,以可适用于空间范围狭小处的包边作业,而有着较好的使用性能。(2)传动部与联动部铰接相连,可使传动部及联动部间动力传递可靠,并均具有较好的运动灵活性。(3)驱动部采用直线动力输出装置,可便于驱动部的结构布置及设备选型。(4)设置限位部以对压刀的包边动作进行制动,可保证包边工作的顺利进行。(5)设置检测单元可便于对驱动部的控制,以保证包边工作的持续进行。(6)联动部采用具有滑槽的联动块,可便于装置结构的设计及制造组装。(7)设置滑块可使联动块的运动更为平顺。【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包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包边装置各构件间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气缸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联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刀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感应板的结构不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支架,2-气缸,3-气缸连接座,4-传动部,5-联动块,6_压刀,7_承载块,8_感应器,9-感应板,I O-安装座,11 -限位块,12-滑块,13-支撑轴,21 -气缸杆,31 -连接板,3 2-通孔,33-转动板,34-转动板连接孔,41-传动部连接孔,42-气缸杆连接孔,43-传动部铰接孔,44-缓冲块固定孔,45-感应板固定孔,51-滑槽,52-联动块铰接孔,53-连接槽,54-压刀固定孔,61-压刀安装孔,91-感应板安装孔,111-侧板,112-气缸安装座连接孔,113-传动部安装孔,114-支撑轴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边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固连于固定支架上的用于承载板体的承载部,以及设于固定支架上的驱动部,还包括转动设于固定支架上,并与驱动部传动连接的传动部,相邻于传动部转动设于固定支架上的转动支撑部,以及滑动设于转动支撑部上的联动部,联动部的一端与传动部传动连接,并在联动部的另一端固连有压刀。在驱动部的输出动力下,联动部因承接传动部的驱使,而使压刀具有向所述承载部压入,以对板体进行包边的运动。本包边装置在驱动部作用下,经传动部及联动部的传动,可使压刀压入承载部上,以能够进行包边工作,而且由于只有压刀与置于承载部上的板体接触进行包边,从而可适用于空间范围狭小处的包边作业。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包边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其中驱动部为转动设置于固定支架I上的气缸2,气缸2的气缸杆21与传动部4相铰接,以进行动力传递。转动支撑部为设置于固定支架I上的支撑轴13,而联动部则为滑动设置于支撑轴13上的联动块5,联动块5的一端与传动部4铰接相连,压刀6即连接设置在联动块5的另一端。设置于固定支架I上的承载部则为固连于固定支架I上的承载块7。本实施例中在具体结构上,固定支架I的结构如图3中所示,其包括并排布置的两个侧板111,两侧板111之间相固连,前述的传动部4、气缸2及联动块5等即设置于两侧板111之间。在侧板111上设置有气缸安装座连接孔112,以用于气缸2的转动安装,在侧板111上还分别设置有传动部安装孔113及支撑轴安装孔114,传动部安装孔113用于传动部4的转动安装,支撑轴安装孔114则用于支撑轴13在固定支架I上的设置。本实施例中气缸2即通过如图4中所示的气缸连接座3设置于固定支架I上,该气缸连接座3具体包括连接板31,连接板31用于和气缸2连接,在连接板31上设置有供气缸杆21穿过的通孔32。气缸连接座3还包括固连于连接板31两相对侧的转动板33,在转动板33上设置有转动板连接孔34,气缸连接座3即经由穿设于转动板连接孔34以及固定支架I上的气缸安装座连接孔112内的安装轴转动设置在固定支架I上。本实施例中传动部4的具体结构如图5中所示,传动部4整体呈“人”字形结构,在传动部4上靠近其中部的位置设置有传动部连接孔41,传动部4即通过穿设于传动部连接孔41及固定支架I上的传动部安装孔113中的安装轴设置在固定支架I上。在传动部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和气缸杆21相铰接的气缸杆连接孔42,相邻于气缸杆连接孔42,在传动部4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和联动块5铰接的传动部铰接孔43,而于气缸杆连接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边装置,包括固定支架(I),固连于所述固定支架(I)上的用于承载板体的承载部,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支架(I)上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动部(4),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支架(I)上,并与所述驱动部间传动连接; 转动支撑部,相邻于所述传动部而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支架(I)上; 联动部,滑动设于所述转动支撑部上,所述联动部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部(4)传动连接,并在所述联动部的另一端固连有压刀(6); 在所述驱动部的输出动力下,所述联动部因承接所述传动部(4)的驱使,而使所述压刀(6)具有向所述承载部压入,以对板体进行包边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4)与联动部铰接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I)上的直线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动部(4)铰接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动力输出装置为气缸(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支架(I)上设有对所述传动部(4)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I)的转动进行限位,以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朋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